结果呢,还真是。他的书单里,来来回回总能看到几类:科学与技术、全球健康、气候变化、商业管理,还有一些关于人类历史和思维方式的。种类不算少,但主线挺清楚的——都是那些硬邦杠的、需要你动脑筋去啃的东西。
我印象特别深的,就得数尤瓦尔·赫拉利的几本了,《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今日简史》。我去,那阵子简直是现象级啊,好像不读这几本,你就被时代抛弃了一样。盖茨也是推得不遗余力。我当时好奇啊,心想真有那么神?就也跟着看了。怎么说呢,《人类简史》就像是给你脑子来了一次格式化,然后重新安装了一套操作系统。它从人类祖先在非洲大草原上蹦跶开始讲,一路讲到认知革命、农业革命、科学革命。那些关于“虚构故事”如何把人类凝聚在一起的说法,简直是醍醐灌顶!你看我们现在,国家、公司、宗教,哪个不是靠着一套看不见摸不着但所有人都相信的东西在运转?就好像突然有人点破了魔术的秘密。读完那感觉,嗯,有点儿通透,也有点儿虚无。

然后是《未来简史》,这个更厉害,直接把你拽到未来去了。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数据主义……听着就挺悬乎的。读的时候,有时候觉得挺兴奋,哇,未来人类可能变成超人?有时候又觉得脊背发凉,如果我们的大脑、我们的情感都能被算法预测和控制,那我们还是我们吗?我们的“自由意志”是个什么鬼?那书里关于“算法帝国”的描述,妈呀,想想都觉得可怕。盖茨为啥喜欢这本?可能他作为科技巨头,更能感受到这些技术浪潮的冲击力和潜在风险吧。他推荐,或许也是想让更多人警醒,去思考技术的双刃剑。
再说说《事实》(Factfulness)这本,汉斯·罗斯林的。这本书盖茨真是逢人就推,在他的博客里出现的频率高得吓人。他觉得这本书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为什么?因为它对抗的是我们根深蒂固的偏见和误解。我们总觉得世界越来越糟,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冲突越来越多。但这书呢,用大量扎实的数据告诉你,嘿,醒醒!很多指标,比如极端贫困率、儿童死亡率、受教育程度,其实都在变好!当然,不是说世界就完美了,问题依然一大堆,但至少,别光凭感觉,看看真实的数据再说。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像个被宠坏的小孩,老是喜欢往坏处想,然后被一个温和但坚定的长辈拿着证据教育:“你看,不是你想的那样。”这本书最大的意义在于,它教你一种思维方式——基于事实去理解世界,而不是基于感觉或媒体煽情。这对于身处信息爆炸时代、又很容易被各种观点带着跑的我们来说,真是太重要了。
还有一本《如何避免气候灾难》(How to Avoid a Climate Disaster),这本是盖茨自己写的。他花了不少时间精力去研究气候变化这个问题,然后写了这本书。你可能会想,一个搞软件的,跑去写气候?但人家厉害就在这儿,他不是光喊口号,而是从一个工程师、一个系统思考者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他掰开了揉碎了讲,零碳是怎么回事,绿色溢价是什么鬼,哪些领域需要重点创新,政府、企业、个人能做些啥。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像是在听一个非常认真的、准备了PPT的专家讲课,条理清晰,数据翔实。虽然有些技术细节对我来说有点费劲,但它让人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光靠少吃肉、少开车就行的,那只是杯水车薪。更重要的是能源转型、技术突破、全球合作。这本书让我对这个宏大又紧迫的问题,有了一个更具象、更行动导向的理解。它不贩卖焦虑,而是给出一条条可能的出路。
当然,盖茨的书单里也有一些比较“软”的,比如小说什么的,这说明他也不是个完全不食人间烟火的机器。不过总的来说,他推荐的大多数书,都是那种需要你集中注意力、需要你思考、甚至会挑战你原有认知的东西。
话说回来,我们为什么那么热衷于看这些大佬的书单呢?一部分是好奇,想知道这些厉害人物的思想源泉在哪里。一部分是功利,觉得读了他们看的书,自己也能变得聪明、成功一点点。还有一部分,可能就是从众心理作祟吧,大家都说好,那肯定差不了。
但我觉得,看大佬的书单,最有价值的,不是照单全收,也不是指望读几本书就能一夜开窍。而是通过他的选择,去看到一个不同于自己的世界,去了解一个顶级大脑的思考轨迹。他关注的问题,他分析问题的方式,他推荐的书里蕴含的知识结构和价值取向,这些才是真正的宝藏。
当然了,他的视角肯定带着他自己的局限性和商业逻辑,他推荐的书,很多都跟他的事业、他的基金会关注的领域高度相关。他是个技术乐观主义者,所以他推荐的书里,技术和创新总是扮演着重要角色。这没啥问题,我们读者要做的,就是保持独立思考,不被轻易带偏。把他的书单当作一个起点,一个参考系,然后以此为基础,去探索更广阔的阅读世界。
说到底,阅读这事儿,还是得找到自己的节奏和兴趣点。盖茨的书单,就像是他在给你展示他书架上的几本书,告诉你:“嘿,这些东西挺有意思的,你可以看看。”至于你看了之后有啥感受,能不能从里面掏出点儿属于你自己的东西,那可就全看自己了。有时候,一本你根本没听过的小书,反倒更能触动你,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灵感。
所以下次再看到“比尔盖茨年度书单”上了热搜,别光是点个赞或者转发一下就完事儿了。去翻翻看,挑一两本感兴趣的,哪怕只是看个目录,或者导读,说不定就能在你的脑子里,播下一颗不一样的种子呢。那感觉,挺好。
本文由用户 好好学习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5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