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讲,这世上压根就没有什么读了就能让你原地飞升、分数暴涨几十点的秘籍。真有那玩意儿,还能轮得到你我?早被抢破头了。每年高考季,总有些帖子、文章煞有介事地列出一大堆书单,搞得跟武林秘籍似的,好像你买齐了就能打通任督二脉。
别信。都是扯淡。

真正的关键,从来不是你书架上塞了多少本花花绿绿的教辅,而是你真正“吃”进去了几本。今天我就不给你列什么“必买清单”,那没劲。我跟你聊聊,在高考那段暗无天日的日子里,哪些书,能真正成为你的武器,而不是压垮你的又一块砖头。
一、你的“命根子”:教材
我知道,说这个你肯定想翻白眼。教材?那不是最基础、最“弱智”的东西吗?老师上课讲一遍,自己再看一遍,不就完事儿了?
大错特错。
我敢打赌,90%以上自认为学得不错的同学,都没把教材真正啃透。你以为你懂了,随便从课本里拎出一个犄角旮旯的注释或者一个实验的细节步骤,问你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你八成会卡壳。
高考是什么?高考的本质,就是“万变不离其宗”。那个“宗”,就是教材。所有让你眼花缭乱的难题、怪题、偏题,都是从教材里那些最不起眼的定义、公式、定理、概念里“长”出来的。你连根都没看明白,就急着去看那些枝繁叶茂的所谓“神级教辅”,不是本末倒置是什么?
所以,我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推荐,就是把你手头的所有教材,给我翻烂。不是读,是嚼。把每一个字都嚼碎了咽下去。书上每一张图,每一个案例,每一段小字注释,都值得你花时间去琢磨。尤其是理科,物理的推导过程,化学的反应机理,生物的实验设计……你得像个侦探一样,去审视每一个细节。
那种感觉,就像一个武林高手,厌倦了江湖上那些花里胡哨的剑法,返璞归真,开始一招一式地扎马步,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最朴素也最强大的力量。等你把教材真正吃透了,再去看那些教辅难题,你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哦,原来这玩意儿考的是那个知识点啊!”
二、沙场点兵的利器:高质量教辅
好了,我知道光说教材你们不爱听。那咱们就聊聊教辅。但记住,教辅是“器”,是工具,不是“道”,不是心法。
说到教辅,《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这座大山是绕不过去的。简称“五三”。这玩意儿,简直就是高考教辅界的“巨无霸”,是题海战术的终极体现。它的好,在于全。知识点梳理得跟家谱似的,各种题型应有尽有,真题、模拟题量大管饱。
但用“五三”是有讲究的。你别傻乎乎地从第一页做到最后一页,那会死人的。把它当成一本字典来用。比如,你今天复习“圆锥曲线”,就把“五三”里对应的章节找出来,先看知识点梳理,然后挑着做里面的典型例题和高考真题。做错了,就对着解析死磕,搞明白错在哪儿,是概念不清,还是计算失误,还是思路压根就跑偏了。《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不是让你来刷成就感的,是让你来找自己软肋的。
除了“五三”这种大而全的,我还强烈推荐一些专题类的教辅。比如数学的《龙门专题》,或者一些针对“压轴题”的专项突破。这种书的好处是精。它能帮你把某一类让你头疼的题型,比如导数大题、解析几何,进行庖丁解牛式的拆解,把套路、模型、思想方法给你讲得明明白白。这对于想从中上游冲到顶尖水平的同学来说,是捅破那层窗户纸的关键。
三、滋养灵魂的“闲书”:超越分数的视野
这一部分,可能你的老师和家长都不会同意,但这是我个人认为,对一个人的成长而言,最有价值的部分。
高考那一年,人是会被压得喘不过气的。你的世界里只剩下分数、排名、做不完的卷子。时间长了,人会变得麻木,甚至枯萎。你需要一些东西,来给你的精神世界透透气。
1. 语文,不只是做阅读理解
语文想考高分,光靠刷题,没用。那点微末的技巧,决定不了你的上限。真正拉开差距的,是你的语感、你的阅读积累和你的思想深度。
别再去背那些所谓的“高考满分作文档案”了,太油腻。我劝你,每天抽出半个小时,去读点真正的好东西。不是《读者》《青年文摘》那种“心灵鸡汤”,那玩意儿只会把你的思维模板化。
去读鲁迅。他的文字像手术刀,精准、冷峻,能让你看到文字的力量。去读余华的《活着》。当你为一道数学题抓耳挠腮、觉得人生无望时,看看福贵是怎么在一次次灭顶之灾中活下来的,你那点破事儿,瞬间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去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看看他是如何在一个残破的身体里,思考生与死这么宏大的命题。
这些书,不会直接告诉你某个文言文虚词怎么解释,某个病句怎么修改。但它们会潜移默化地提升你的审美,磨砺你的思想,让你的文字有血有肉,而不是一堆华丽辞藻堆砌的空壳。这才是语文学习的内功。
2. 英语,不止是背单词
同样的道理,英语也一样。抱着单词书从A背到Z?效率太低了。我推荐你去看点英文原版的东西。不用太难,可以从一些简单的读物开始,比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语言极其精炼,但意蕴深远。或者,去看看《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这类顶级期刊的文章。
一开始肯定痛苦,查单词查到手软。但坚持下来,你会发现,你的阅读速度、语感,甚至是写作时遣词造句的能力,都会有质的飞跃。这是一种降维打击。当你习惯了原汁原味的、鲜活的英语,再回头去看高考那点阅读理解,会觉得索然无味,太简单了。
3. 稳住你的心态,比什么都重要
最后,我想推荐一类书,它不属于任何一个学科,但它关乎你在高考这场战役中的生死存亡。那就是能帮你调节心态的书。
可以是任何让你感到平静和力量的书。一本讲哲学的入门读物,一本高僧大德的传记,甚至是一本讲断舍离的生活方式的书。
高考是一场漫长的、消磨心志的战争。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的精神内耗。焦虑、恐慌、自我怀疑,这些情绪每天都在吞噬你的能量。你需要一个精神支点,在你快要崩盘的时候,拉你一把。这些书,就是你的定海神针。它们告诉你,人生很长,高考很重要,但它不是全部。你要做的,是全力以赴,然后,接受一切结果。
所以,你看,哪有什么唯一的书单?
教材是你的根基,让你站得稳。高质量教辅是你的兵器,让你杀得狠。而那些看似“无用”的闲书,是你的内力,是你的铠甲,让你在千军万马中,依然能守住本心,不被压力和焦虑压垮。
书是死的,人是活的。找到最适合你的那几本,然后,像一头饿狼一样,扑上去,把它们啃得干干净净。这,比你收藏再多“神书清单”,都有用得多。
本文由用户 大王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6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