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国语书籍嘛,这可真是个大话题,得看你喜欢啥子口味。不是我吹,咱们中国人自己写出来的东西,那才叫一个有滋有味,讲究!不像有些翻译过来的,总觉得少了点儿什么,少了那股子“人味儿”。
我个人呢,对那些能让我“走进去”的书特别有感觉。就是那种,读完之后,感觉自己也跟着书里的人经历了一遭,喜怒哀乐都跟着起伏,仿佛那书中的世界也成了我的半个家。

小说方面,要说经典,那必须得提《活着》。余华这老先生,真是把人活成啥样儿都给你写出来了。福贵这一辈子,坎坷得跟什么似的,生离死别,饥寒交迫,但是他就是“活着”,就这么咬着牙,把日子往下过。我第一次读的时候,简直是眼泪止不住,觉得这日子真是太难了,又觉得人真他妈的坚韧。他写得那种朴实,那种不加修饰的残酷,直击人心。读完你不会觉得鸡汤,只会觉得,嗯,活着,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还有《平凡的世界》,路遥先生的这部巨著,我觉得是很多人精神上的启蒙。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一个务农,一个当知青,他们在那个年代,在那个贫瘠的土地上,努力地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那种对知识的渴望,对爱情的懵懂,对未来的憧憬,还有面对现实的无奈,都写得太真实了。尤其是我特别喜欢看孙少平,他那种在苦日子里依然不放弃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去煤矿工作,去县城看书,那种内心的充实和骄傲,让人动容。我每次读到他写对知识的渴望,都会想起自己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觉得这书啊,就跟自己的老朋友似的。
要说写历史的,我个人的偏爱是那种有“温度”的。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园》,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历史书,但里面有很多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个人解读和反思,他那种特立独行的思考方式,加上他那股子“酷劲儿”,读起来特别带劲。他谈论历史,不是那种枯燥的年代和事件堆砌,而是从一个独立思考者的角度,去解剖那些历史现象背后的人性,对“常识”提出质疑。每次读他的东西,我总觉得自己的脑子被点醒了,好像能看到一些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还有《万历十五年》,黄仁宇先生的这部作品,可以说是把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讲得生动有趣。他不是那种大刀阔斧地讲皇帝如何如何,而是从万历皇帝这一个人,延伸到整个明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甚至到社会风气。他用一种“大历史”的视角,告诉你很多小人物的决定,小事件的发生,是如何汇聚成一股洪流,最终改变了历史的走向。我喜欢他那种抽丝剥茧的感觉,好像在听一个老先生给你讲故事,慢慢地,把历史的脉络都给你捋顺了。
如果喜欢散文,那汪曾祺先生的书绝对是首选。他的文风,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平和”“冲淡”。但是在这平和之中,藏着他对生活最细腻的体察。他写美食,写花草,写故人,写往事,都透着一股子恬淡的趣味。他笔下的世界,仿佛总是带着阳光,带着一丝淡淡的香气,让人读了心里暖洋洋的。我尤其喜欢他写关于吃的东西,比如他写“故乡的野菜”,读着就能闻到那股子泥土的清香。这种对生活细节的热爱和品味,在我看来,才是真正的“大家”。
还有林语堂先生,他的《吾国吾民》也是一部了解中国文化和国民性的绝佳读物。他用一种幽默而深刻的方式,剖析中国人的生活哲学,民族性格。他写中国人对于“闲”的追求,对于“情”的看重,对于“中庸”的理解,都写得特别到位。读他的书,你会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位睿智的长者旁边,听他用一种轻松诙谐的语调,给你娓娓道来关于我们自己的一切。
年轻人可能更喜欢一些贴近生活,更有青春气息的作品。比如说,韩寒早期的一些杂文,虽然现在看来可能有些稚嫩,但那种反叛精神,那种对社会现象的犀利吐槽,当年也是戳中了无数年轻人的心。他写的那些关于教育、关于社会不公的东西,虽然方式有点“莽”,但那种敢于说出自己想法的勇气,还是值得肯定的。
还有一些青春文学,比如饶雪漫的作品,虽然有人说她们的文风有点“矫情”,但是对于一些青少年来说,她们笔下那种关于成长、关于友谊、关于初恋的描绘,确实能够引起共鸣。那种青涩的爱恋,那种年少的迷茫,那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感,都被她们捕捉得挺灵敏的。
当然,还有很多很多的好书。比如写武侠的,金庸先生的作品那是永远的经典。《射雕英雄传》里郭靖那种憨厚耿直,《笑傲江湖》里令狐冲那种洒脱不羁,每一个人物都活灵活现,每一段故事都荡气回肠。我每次读金庸,都觉得热血沸腾,仿佛自己也成了江湖的一份子。
要说科幻,刘慈欣的《三体》绝对是里程碑式的作品。那里面构建的宏大宇宙观,对人类命运的思考,那种硬核的科学逻辑,加上惊心动魄的情节,让人读了之后久久不能平静。尤其是“黑暗森林”法则,简直是让人不寒而栗,又觉得无比的深刻。
其实,推荐书籍这件事,就像是在给朋友介绍自己的私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心,都有自己特别喜欢的。我上面说的这些,也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浅薄的体会。最重要的还是你自己去读,去感受。
找一本封面你看着顺眼的,标题你觉得有点意思的,先翻开看看,如果它能让你沉浸其中,让你忘记了时间,让你读着读着嘴角会不自觉地上扬,或者让你忍不住皱起眉头,那它就是一本好书,它就值得你去读。
别怕书的篇幅长,也别怕它有些地方你看不懂。慢慢来,就像和一个人交朋友,需要时间去了解,去磨合。总会有那么一本书,能触碰到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你觉得,嗯,这世界,原来还可以这样看。
所以,别犹豫了,去翻翻书架吧,或者去书店逛逛。那些等待被发现的宝藏,其实一直都在那里,静静地等着你的目光。
本文由用户 大王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5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