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读书籍2020

别说什么“必读”,听着就压力山大。好像不啃下那几块硬骨头,就注定要在这场残酷的筛选里掉队。可真坐在书桌前,面对着它们,哪有那么轻松写意?尤其是在那特殊的2020年,世界都乱套了,高考推迟,那种不确定感,把所有的东西都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连读书,都变得不像读书,更像是在完成一项,嗯,怎么说呢,一项必须达成的指标。

我记得当时,同学之间流传的“必读书单”版本可不少。有的说要看遍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鲁迅、巴金、老舍那是基础,沈从文、张爱玲也得沾边。有的老师更狠,直接点名外国文学几大块头,像雨果啊、托尔斯泰啊,虽然知道考卷里真要你分析他们多深入不太可能,可那厚度,光是放在那里,都能压得你喘不过气。还有一部分,重点放在散文杂文,说是能提高语感,积累作文素材。这倒是实打实能看到效果的部分,毕竟高考语文作文,那可是“得语文者得天下”里最重的一块肉。

高考必读书籍2020

可你想啊,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被圈在教室和书本之间,每天跟无数的模拟题、改错、背诵打交道,哪还有多少精力,能静下心来,去真正“品味”那些书里的悲欢离合?更多的时候,我们不是在“读”书,而是在“找”书。找什么?找那些可能成为考点的地方,找那些能套进作文里的金句,找那些可以用来回答阅读理解题的蛛丝马迹。

比如《红楼梦》,这玩意儿,哪个书单不提它?可别说高考前了,就是平时,能有几个孩子是真正因为喜欢才去读的?大多数,都是被逼着,或者被那句“读懂红楼梦,看透人生”忽悠着,勉强翻几页。可高考要考的,多半是它的人物关系,是它的象征意义,是它展现的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于是乎,我们读《红楼梦》,更像是做人物关系图谱,背经典判词,甚至去网上搜“红楼梦考点总结”。那画面,现在想想,都觉得有点扭曲。书里那些活生生的人儿,那些精妙绝伦的文字,全被肢解成了碎片,成了“知识点”。

再比如鲁迅的文章,那更是绕不开的。从中学起就学,到高考,更是重头戏。什么《呐喊》《彷徨》里的篇目,几乎是滚瓜烂熟。可这种熟,很多时候是被迫的。老师划重点,分析段落大意,解读象征意义。我们学的,是“鲁迅说这句话想表达什么”,而不是真正去感受那种在黑暗中呐喊的孤独和痛苦。高考前,再看鲁迅,更多的是为了防止陷阱题,为了抠字眼儿,为了理解那些弯弯绕绕的反讽。那种阅读体验,跟为了应试而背诵《琵琶行》有什么区别?都是把活生生的文字,变成了冰冷的符号。

所以说,高考必读书籍2020,在我看来,它指向的不仅仅是几本书的名字,更是一种普遍的应试教育下的阅读困境。孩子们不是不爱看书,而是被考试的指挥棒逼得,连看书都变得功利起来。那些本该是滋养心灵、开拓视野的文字,很多时候,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但话说回来,也不能完全否定这些书的价值。毕竟,能在高考这个层面上被点名,它们总归是有分量的。它们代表了我们文化的一部分,也代表了人类思想的一些高峰。哪怕是囫囵吞枣地读,哪怕是带着功利心去接触,那些文字,那些故事,那些思想的火花,总有一点点会渗透进去。也许当时没觉得,考完很多年以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脑子里突然闪过书里的某个场景,某句台词,那时候,你才会恍然大悟:哦,原来如此。

我有个朋友,当年被《百年孤独》折磨得够呛,天天抱着那本厚书发呆。她跟我吐槽,“这都写的是啥啊?人名都记不住,谁是谁的孩子,谁又跟谁睡了,乱七八糟的!”可就是她,后来上了大学,接触了更多文学作品,突然有一天跟我说,“你知道吗,我好像有点儿能理解《百年孤独》了。那种家族的轮回感,那种孤独,哎呀,说不上来,但就是有感觉。”你看,高考逼着她接触了,虽然过程痛苦,但种子可能就那么埋下了。

所以,“高考必读书籍2020”,它是一份书单,更是一个缩影。缩影了无数高考生在那段特殊日子里的挣扎、迷茫和努力。我们读这些书,不仅仅是为了高考,更是为了在这场特殊的成人礼中,证明自己付出了努力,证明自己没有放弃。

想想那时候,晚自习下课,教室里一片寂静,只有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还有偶尔翻书页的轻响。大家捧着的,很多就是这些所谓的“必读书”。它们可能是借来的,可能是从旧书摊淘的,书页泛黄,甚至带着前几任主人的笔记。那些笔记,有时候比书本身还有意思,能让你窥见前人的困惑和思考。某个前辈在某一页旁边画了个大大的问号,或者写下“此处是重点!”几个字,那种穿越时空的交流感,也挺奇妙的。

说实话,对于很多经典名著,在那样的年纪,那样的高压环境下,要想真正读懂,读出乐趣,太难了。我们更多的是记住一些表面上的东西,记住一些评论家的解读,记住一些可能考到的角度。这是一种快速、高效,但同时也是粗暴、浅层的阅读方式。它不是为了让你爱上阅读,而是为了让你在考试中得分。

但正是这种被逼无奈的接触,让很多孩子第一次知道了世界上有这样的文字,有这样的思想。哪怕只是匆匆一瞥,也比完全不知道要强。就像一颗石子投入湖面,哪怕激起的只是短暂的涟漪,也证明了湖水曾经被触动过。

当然,也有幸运儿,真的通过这个书单,或者通过某个老师的引导,爱上了其中的一两本书,一两位作家。他们是少数,但他们的存在,证明了这种“必读”机制,并非全然无用。它至少提供了一个可能性,一个让好书和读者相遇的机会。只是这个相遇的方式,未免过于功利,过于模式化了。

高考必读书籍2020,它不仅仅是一份书单,更是一段记忆。记忆里有书页的油墨味,有荧光笔刺眼的颜色,有深夜台灯下疲惫的眼睛,有为了理解某个句子而抓耳挠腮的懊恼。也有在读到某个段落时,突然产生的共鸣,哪怕只是短暂的一瞬。这些,共同构成了那年夏天的背景音,构成了无数追梦少年青春的一部分。它们是工具,也是符号,更是那段特别日子里,最鲜活的注脚。

本文由用户 大王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4487.html

(0)
大王大王

相关推荐

  • 冯唐推荐必读书籍有哪些

    别指望他给你列个什么“人生必读100本,按年代排序”那种规规矩矩的。他的推荐是散的,是跳跃的,是时不时在文章里、访谈里随手拈来的。但拼拼凑凑,你大概能摸到点门道。 首先,肯定是老东…

    2025年5月14日
    00
  • hr入门必看的书

    所以,要说HR入门必看?嗨,哪有什么“必看”圣经,看完就能立马变大神?别做梦了。那些张口闭口“你看XXX那本书就懂了”的人,要么是真大神但没说全,要么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看书是为了…

    2025年4月29日
    00
  • 初三学生必读的课外书籍

    别以为我推荐的都是啥“经典名著”一套一套的,当然有,但更多的是那些能在你最烦躁、最迷茫、最想把一切都丢掉的时候,能让你静下来、想一想、甚至扑哧一声乐出来的玩意儿。毕竟,初三这年头,…

    2025年7月3日
    00
  • 20本哲学入门书籍推荐

    一、哲学入门基础款 1.《苏菲的世界》:这本书以小说的形式,讲述了西方哲学史的发展脉络,非常适合入门。它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引导你进入哲学的奇妙世界。作者乔斯坦·贾德以其独特的叙…

    2025年2月11日
    09
  • 比较文学必读书目

    如果非要掰扯出一个“必读”的框架,那它肯定不是一份僵死不变的单子,像高考前的冲刺指南那样。更像是一张地图,上面只有几个古老的路标,告诉你,嘿,往这边看看,有些东西你最好心里有点数。…

    2025年4月29日
    00
  • 《C++推荐书目》

    想学习C++却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感觉资料太多无从选择?不用担心,这份C++学习书单,从入门到进阶,帮你轻松搞定!结合我自身的学习经验和网络上的一些推荐,整理了这份书单,希望对大家有…

    2025年2月9日
    00
  • 十大必读书目推荐

    十大必读书目推荐 没有一本书是“必读”的。生命是你自己的,不欠任何作者一本书的时间。但有些书,它们不是攻略,它们是锤子。在你自以为是、固步自封的时候,狠狠地给你一下,把你的世界观砸…

    2025年7月12日
    00
  • 2021初中必读书目

    首先,给大家推荐的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西游记》:这绝对是很多人童年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好吃懒做的猪八戒、任劳任怨的沙和尚,陪同唐僧西天取经,一路斩妖除魔,…

    2025年4月22日
    00
  • 炒股技术书籍推荐

    首先推荐的是技术分析领域的经典之作——《日本蜡烛图技术》。这本书详细介绍了K线的各种形态和组合,以及它们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书中丰富的案例分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K线的精髓…

    2025年2月24日
    00
  • 产品的书籍推荐

    入门篇:建立产品思维的地基 对于刚接触产品或者想要转行产品的小伙伴,建议先从建立产品思维开始。以下几本书可以帮助你快速入门,了解产品的基本概念和工作流程。 《启示录》:产品经理的“…

    2025年2月26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