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初中生“必读”,这词儿有点重,好像非读不可似的。咱换个说法,叫“读了会很有帮助,可能还会喜欢上”的书单,好不好?毕竟,兴趣这东西,得自己去摸索。但这几本,或者说这类书,真真是打基础、开眼界的好选择。
头一个,绕不开的,绝对是《论语》。我知道,听着就特正经,好像得端着架子读。但你想想,《论语》是啥?是孔子和他弟子的语录。语录!多像我们现在的微博金句、朋友圈分享啊?只不过它记录的是两千多年前的“大V”和他们的交流。里头说的啥?无非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种学习的乐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怎么跟人相处;“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这种做人的原则。这些东西,哪个不是我们现在每天都要面对的?不是空洞的大道理,是你生活里、跟同学朋友交往时,实实在在能用上的。

而且,《论语》短小精悍,很多句子就几个字,记起来不难。你不会觉得一打开就是长篇大论把你压垮。一天看几条,慢慢琢磨,像啃瓜子似的,越啃越有味。别怕一开始不懂,有好多好的注释本,白话文翻译得特别清楚。它就像一块块小小的智慧碎片,拼起来,你会看到一个清晰的做人框架。读了它,再看很多古装剧、历史故事,都能明白角色们为啥那么说、那么做,因为他们的底色,很多都是《论语》给的。
再来,要讲故事,讲活生生的人,那就不能不提《史记》。当然,不是让你把厚厚一本《史记》全啃了,那大人读起来都费劲。我是说,读《史记》的选段,特别是人物传记。司马迁写人,那叫一个绝!他笔下的人,不是历史书上干巴巴的名字,是有血有肉、有优点有缺点、会哭会笑的活人。
你想想《项羽本纪》,写项羽的霸气、他的辉煌,也写他垓下被围的悲壮,“力拔山兮气盖世”,那种英雄末路的苍凉感,就算隔着千年,你也能感受到。再比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将相和的故事,蔺相如的智勇,廉颇的负荆请罪,多生动!读这些,你不会觉得是历史课上的任务,更像是在看一部情节跌宕起伏的电影。通过读这些传记,你不仅了解了历史,更看到了不同性格的人在命运面前如何选择,他们的智慧、他们的勇气、他们的局限。这不就是最好的“情商教育”和“人生课”吗?《史记》的文字,虽然古老,但叙事流畅,节奏感强,读起来很抓人。选那些最精彩的篇章读,绝对是赚到。
还有一类,是那些情感真挚、文笔优美、能让你感受到语言魅力的文章。这些很多都收录在《唐宋八大家散文》之类的选集里,或者就是我们课本里的熟面孔。比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份胸怀,多震撼!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寥寥几笔,就把那个幽深、清冷、寂寥的小潭写活了,读着读着,仿佛都能闻到那股湿漉漉的苔藓味儿,听到水流潺潺的声音,感受到作者那份孤独的心情。还有诸葛亮的《出师表》,那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和责任感,读一次感动一次。
这些文章,它们不仅仅是信息载体,它们是艺术品。它们的句子 구조,它们的词语选择,都经过了千锤百炼。读它们,能培养你的语感,让你知道中文可以写得如此凝练、如此有力量、如此有画面感。一开始读,也许得借助注释,但当你反复读几遍,甚至试着背诵其中一些段落时,那种语言的节奏和韵味,会自然地进入你的脑子,变成你自己的东西。
可能有同学说,《古文观止》呢?那本书确实收录了很多经典古文,是个大宝库。对于初中生来说,直接去啃整本可能有点难度。但你可以把它当作一个“索引”,或者在你读了前面提到的那些书、那些文章,觉得意犹未尽时,可以去《古文观止》里找找类似的。它更像是一本高级的“武功秘籍总纲”,等你前面练了一些基本功,再来看它,会更有方向,也能发现更多沧海遗珠。别想着把它读完,就把它放在书架上,随时翻翻,看到感兴趣的题目或篇章,就去读一读,也是极好的。
当然,像《庄子》里那些充满想象力的小故事,像《逍遥游》里鲲鹏展翅、大鱼化鸟那种天马行空,也能极大地启发你的想象力,让你看到原来古人想问题可以这么不落俗套,这么自由。可以找一些《庄子故事选》来看,不用深究哲学,就享受那些奇特的比喻和故事本身带来的乐趣。
说了这么多,可能你还是有点怕。别怕!读文言文,从来不是要求你变成古人。更不是要求你每个字都认识、每个句子都翻译得滴水不漏。它的意义在于,让你去感受那种不同于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去理解古人的思维方式,去连接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
怎么读?别抱着字典一个字一个字抠。先找有详细注释和白话翻译的版本。先看翻译,理解大概意思,再回头看原文,对照着理解。大声朗读,能帮助你找到语感。遇到实在读不懂的地方,跳过去也行,不影响理解全文大意就好。最重要的,是找到兴趣点。是喜欢历史故事?那就多读史记选段。是喜欢优美的文字?那就多读唐宋散文。是喜欢看古人怎么想问题?那就读读论语。
初中这个年纪,认知能力和理解力都在快速发展,正是接触这些经典的好时候。它们会悄悄地滋养你的思想,提升你的审美,甚至改变你看待世界的方式。读了这些,你会发现,文言文不是死气沉沉的老古董,它是活的,它承载着历史的重量,也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去读吧,去探索吧,你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本文由用户 好好学习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3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