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推荐哪些书籍好看

说真的。

我不是说它不好,那玩意儿是给制片人和门外汉看的,一张速查表,让你能在三分钟内跟人讲明白你的故事是个啥“类型”。但你要是真把那几条条框框当成圣经,那你写出来的东西,骨架子可能对了,但里面空空如也,连个鬼魂都没有。

编剧推荐哪些书籍好看

你以为编剧是干嘛的?是装配零件的工人吗?不是。我们是造物主,是灵魂的走私犯,是把人心深处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玩意儿,偷出来,捏成一个人,再把他扔进一个该死的世界里,看他怎么挣扎,怎么爱,怎么恨。

所以,我的书单,可能有点“歪”。

第一层:不是“术”,是“道”——挖井,而不是找水喝

你想写人,就得先知道“人”到底是个什么物种。那些教你三幕式、节拍点的书,都是在教你“术”,但根子上的“道”,在别处。

《英雄之旅》,约瑟夫·坎贝尔的这本大部头,你得供起来读。别嫌它干,别嫌它学术。这书不是在教你套路,它是在解剖全世界所有故事的神话DNA。读懂了它,你就明白了为什么英雄必须离开家乡,为什么他总会遇到一个导师,为什么他必须坠入幽暗的森林或者巨龙的巢穴。这不是某个好莱坞编剧的发明,这是人类集体无意识的沉淀。你看懂了这背后的心理原型,你的故事就接上了地气,不,是接上了人类的灵气。你写的人物做的选择,观众会在骨子里觉得,“对,就该是这样。”

然后,来一本更邪门的——达尔文的《人与动物的情感表达》。什么?你没看错。这本书简直是写作者的作弊器。你还在用“他愤怒地攥紧了拳头”这种写烂了的句子吗?达尔文告诉你,人在不同情绪下,从瞳孔的缩放、嘴角的牵动,到脖颈肌肉的紧张程度,都有着跨越种族的、源自我们动物祖先的本能反应。这书能让你笔下的人物瞬间“活”过来,他们的每一个微表情,每一个下意识的动作,都有了生理学和进化论的依据。一种近乎残忍的精准。你的角色不再是“纸片人”,他成了一个会呼吸、会应激的生物体

第二层:拆解大师的“乐高”——当个虔诚的学徒

好了,有了“道”,咱们得聊“术”了。但别急着去上那些速成班。最好的老师,就是那些已经把房子盖得漂漂亮亮的大师。咱们要做的,就是溜进去,把他们的房子一块砖一块砖拆掉,看看里面的承重墙水电线路是怎么走的。

《故事》,罗伯特·麦基这个老头子,你绕不开他。这本书厚得像块砖,老头子有点神神叨叨,跟个传教士一样。但你忍着,读下去。麦基最牛的地方,不是给你几个公式,而是逼着你去思考故事的本质。什么是激励事件?什么是价值冲突?他会拿着手术刀,把一部部经典电影(特别是《卡萨布兰卡》)解剖给你看,让你看到故事的骨架是如何支撑起所有血肉的。读完这本书,你看电影的眼光会彻底改变。你不再只是一个观众,你成了一个“庖丁”,能看透华丽皮囊下的森然白骨。

但如果说麦基的书是本哲学教材,那克里斯托弗·沃格勒的《作家之旅》就是一本宜家说明书。沃格勒把坎贝尔那套深奥的神话原型,变成了好莱坞能直接上手用的十二个步骤。这本书非常、非常实用。它会告诉你“导师”在什么时候出场,“考验”有几种形式,“最终决战”后为什么一定要有个“回归”的阶段。它很“工具”,但对于初学者,或者当你卡在一个情节上不知道如何推进时,翻一翻,就像得到了一张地图,能让你看清自己在哪,下一步该往哪走。

第三层:淬炼你的“语感”——偷师,偷的是味道

这层最重要,也最难言传。

对白是编剧的命根子。情境是剧本的灵魂。这两样东西,光看理论是学不会的。你得去泡,去浸淫。去哪儿?去读那些最会说话、最会营造气氛的小说家的作品。

我的私人珍藏是雷蒙德·钱德勒。去读《漫长的告别》。别光看情节,你要像品酒一样,一个字一个字地品他。品他的比喻,怎么能那么新鲜、那么精准,又那么丧。品他的对白,怎么能那么简短,信息量却那么大,每个字后面都藏着潜台词的刀光剑影。钱德勒的文字,每一个字都淬了火,淬了冰,充满了都市的疏离感和爵士乐的节奏感。你把他任何一段对话单独拎出来,不用看上下文,你都能感觉到人物的性格、阶层和当时的心情。这就是语言的魔力。你得多读,让这种“味儿”渗进你的骨头里。

还有一个,加西亚·马尔克斯。我知道,《百年孤独》听起来跟剧本八竿子打不着。但你错了。你去拆解他搭建世界的方式,那种不动声色地把现实和魔幻揉在一起的技巧。你去学他怎么用一两句话,就交代完一个人物几十年的命运,那种巨大的时间跨度和宿命感。编剧常常苦于信息量太大,不知道怎么处理。看看马尔克斯,他就是处理宏大叙事、庞大家族和漫长时间线的大师。他的写法能撑开你的想象力,让你明白,原来故事的边界可以这么远。

说到底,书单只是个引子。

真正的修炼,在书本之外。

你得像个贼一样,去生活里偷。去地铁里听人吵架,去医院的走廊里看人等待,去深夜的烧烤摊听人酒后吐的真言。把那些鲜活的、滚烫的、甚至肮脏的细节,全都装进你的口袋。

因为你的剧本,最终要靠你自己的人生去填满。

本文由用户 好好学习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6915.html

(0)
好好学习好好学习

相关推荐

  • 初中必读的课外书籍有哪些

    一、点燃文学之火:经典名著篇 初中阶段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阅读经典名著,如同与智者对话,能让你汲取文学的营养,感受文字的魅力。 《西游记》:这部充满奇幻色彩的神魔小说,讲…

    2025年3月15日
    00
  • 初中必读书目买什么版本

    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书拿在手里的感觉。纸张!这玩意儿太影响心情了。有的书,纸张又黄又薄,甚至透字儿,翻起来还咯吱咯吱响,一股子劣质印刷的味道。你让孩子捧着这样的书,那感觉就像吃…

    2025年5月21日
    02
  • 人生必读书单,开启你的智慧之旅

    人生漫漫,书籍是照亮前路的明灯。一本好书,不仅能带你领略不同的风景,更能启迪智慧,提升认知。今天,就来分享一些值得反复阅读的人生必读书,希望能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给你带来一份宁静和…

    2025年3月19日
    00
  • 茶文化书籍推荐

    首先推荐的是《茶经》。这本可以说是茶文化界的“圣经”,由“茶圣”陆羽所著,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论述茶的著作。书中详细介绍了茶的起源、种植、采摘、制作、品饮等方面的知识,堪称一部茶的百…

    2025年2月16日
    01
  • 4~6年级课外书推荐

    一、点燃阅读激情——趣味故事类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故事依然充满热情,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情节曲折、人物鲜明、语言生动的书籍,来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罗尔德·…

    2025年1月21日
    01
  • 6年级上册必读课外书

    🌟经典名著,永不过时 阅读经典名著,如同与智者对话,能汲取到丰富的精神养料。 👉《西游记》(吴承恩):这部充满奇幻色彩的神魔小说,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它不仅情节引人入…

    2025年4月20日
    01
  • 大学必读的书

    人文素养提升类 《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蕴含着丰富的为人处世之道。阅读《论语》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君子人格,提升自身修养。…

    2025年4月20日
    00
  • 初1必读书目有哪些

    那说什么“必读书目”呢?唉,一听到“必读”这俩字,总觉得有点压力,像是学校布置的任务。可在我看来啊,这哪儿是任务,这是给孩子们的藏宝图!地图上标出来的那些点,随便挖开一个,都可能找…

    2025年5月15日
    00
  • 学软件有哪些书籍推荐

    先说编程基础。这玩意儿就像盖房子打地基,不牢固,上面盖啥都摇摇晃晃。如果你是完全的零基础,那本《Python编程从入门到实践》绝对值得推荐。这本书的好处是,它不是那种上来就讲一堆语…

    2025年8月11日
    00
  • 必读古代书籍

    要说入门,我首推《论语》。别皱眉头,我知道很多人觉得这玩意儿是老学究的嚼头,但我跟你说,真不是。你把它当成孔老夫子和他的学生们唠嗑的记录来看,就挺有意思。想想,一群人在那儿讨论啥是…

    2025年7月6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