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咱们不玩虚的,不说那些“各有千秋”的客套话。我直接给你划几条道,你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往里走。
如果你是个彻头彻尾的“小白”,连六十四卦都认不全,只是好奇,想“知道一下”《易经》到底是个啥。

那我的建议,别上来就啃原著。你会死得很难看。
我给你指条明路:去听南怀瑾先生的。具体来说,就是他的《易经杂说》和《易经系传别讲》。
为什么是他?因为南先生压根就没想把你培养成一个考据学家。他就像一个冬日午后,你围着火炉听家里最博学的老爷子在“讲古”。他能把极其枯燥的爻辞,用历史故事、人生经验、佛家禅宗、道家丹道给你盘活了。他那种天南海北、汪洋恣肆的讲述方式,最大的好处就是“有趣”,能让你对《易经》这个看似神秘古板的东西产生亲切感。他给你搭的,不是一个严谨的学术阶梯,而是一座引人入胜的游乐园。你逛完了,虽然可能对很多细节还是一知半解,但你心里那份畏惧感没了,甚至会觉得,《易经》这东西,好像……还挺有意思?
这就够了!对于入门来说,“兴趣”是你唯一需要抓住的救命稻草。
当然,你得清楚,南先生的讲述是个人化的、充满他自己体悟的,学术上不那么严谨,甚至有些地方会被学院派诟病。但那又如何?先把你领进门,让你爱上这个院子,至于院子里哪块砖铺歪了,那是你以后自己要操心的事。
如果你有点基础了,或者你天生就是个“较真派”,想搞清楚《易经》的本来面目。
好,欢迎来到硬核世界。这时候,你就不能再听故事了,你得开始自己“读”了。
第一个推荐,堪称定海神针:黄寿祺、张善文先生的《周易译注》。
这本书,怎么说呢,就是那种你放在书架上,心里会特别踏实的存在。它最大的特点是“全面”与“平衡”。它有原文,有非常详尽的注释(引经据典,把历代各家有代表性的说法都给你列出来),有白话翻译,还有提要分析。它不偏不倚,既讲“义理”(哲学思想),也提“象数”(符号推演),让你能比较完整地看到《易经》的全貌。这本书就像一个功夫扎实、性格稳重的中年武师,一招一式都给你讲得清清楚楚,不玩花活,但全是真功夫。你想深入研究,它给你提供了足够多的线索;你只想查阅某个卦爻辞的含义,它也像一本最好的词典。
第二个推荐,给那些想“考古”的朋友:高亨先生的《周易古经今注》。
高亨先生是真正的大师。他的研究,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把后世层层叠叠包裹在《易经》身上的哲学、玄学外衣都给剥开了,直指最核心的、最原始的文本。他用训诂学、考古发现来解释卦爻辞,很多解释会让你大吃一惊,原来我们习以为常的很多“深刻哲理”,在最初可能就是一个关于田猎、祭祀、战争的简单记录。读高亨的书,有一种“祛魅”的快感,能让你从云里雾里回到坚实的土地上。这本书适合那些有独立思考能力,不想人云亦云的读者。它能给你一个最朴素的、也可能是最接近历史原貌的《易经》版本。
如果你想在哲学思想上有所精进,把《易经》当成一部智慧之书来读。
这条路,就更深了。
首先,绕不开的一座大山:朱熹的《周易本义》。
这本书的地位,怎么形容呢?它在后面将近一千年的时间里,几乎就是官方指定教科书。朱熹用理学思想,为《易经》搭建了一个极其完备的哲学解释框架。后世绝大多数关于《易经》义理的讨论,都是在朱熹的这个框架下进行的,要么是补充,要么是反驳。读懂了《周易本义》,你才能明白为什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些句子会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这本书不好读,但如果你想真正理解《易d经》是如何从一本卜筮之书,升华为中华文化核心思想源头的,这本书是必经之路。
其次,一个现代的选择:傅佩荣教授的书。
傅教授讲《易经》,最大的特点是“条理清晰”,哲学逻辑性很强。他会把每一卦的内在结构、爻与爻之间的关系(承、乘、比、应)给你分析得明明白白。他的解读,非常注重与现代人生活的结合,教你如何用易经的智慧来处理实际的人生困境。如果你觉得南怀瑾先生太“散”,朱熹太“古”,那么傅佩荣教授的解读,就像一位优秀的大学老师在给你上逻辑严谨的通识课,既有理论高度,又很接地气。
最后,说说那些“千万别碰”的书。
市面上那些书名里带着“速成”“秘传”“天机”“财富密码”的,有一个算一个,全是精神上的地摊文学。你记住,《易经》是智慧,不是投机取巧的工具。它教你的是认识世界变化的规律,从而让你做出更明智的选择,而不是给你一个天上掉馅饼的彩票号码。
还有一类,就是过度强调“象数”,搞得神神叨叨,用各种复杂的起卦、解卦方法把你绕晕,让你觉得高深莫测,从而心甘情愿掏钱的。这种也要警惕。《易经》的核心在于“义理”,在于它的哲学智慧,“象数”只是辅助理解的工具,本末倒置,就走火入魔了。
学《易经》,是个慢功夫,急不得。你得像煲一锅老汤,得用小火,慢慢地熬。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玩索”。没事就拿一个卦,一个爻辞,放在嘴里反复咂摸,联系自己的生活去琢磨,去体会。
书,只是你的船和桨。真正要渡的那条河,在你心里。选一两本真正的好书,反复读,读透,远比把那“比姚明还高”的书山都搬回家要有用的多。
本文由用户 大王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6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