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本让我醍醐灌顶的,是《正面管教》。这本书吧,不是那种告诉你“你必须这么做”的教条式指南,而是告诉你,怎么跟孩子建立一种平等、尊重的关系。我以前吼孩子,那简直是家常便饭,看完这本书,我开始试着控制自己的情绪,蹲下来跟孩子好好说话。神奇的是,效果真的不一样!虽然偶尔还是会忍不住发火,但至少心里有个底,知道吼叫解决不了问题,甚至会适得其反。正面管教的核心理念,我觉得就是“和善而坚定”。听起来有点矛盾,但实践起来你会发现,这才是真正的爱和界限。
然后,不得不提《儿童的人格形成》。这本书有点硬核,是阿德勒的著作。读起来可能有点枯燥,但如果你真的想了解孩子的行为动机,想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做出某些让你抓狂的事情,那这本书绝对值得啃。阿德勒强调的是“社会情感”,他认为孩子的所有行为都是为了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理解了这一点,你就能更好地理解孩子,也就能更好地引导他们。我记得书里有个例子,讲的是一个孩子故意在课堂上捣乱,引起老师的注意。如果老师只是简单地批评他,那只会让他更加叛逆。但如果老师能够看到他渴望被关注的需求,并给他提供积极的关注方式,那他就会变得不一样。这种思路,对我影响很大。

接下来,推荐一本比较轻松的,《游戏力》。这本书简直就是带娃神器!作者通过各种游戏,教你如何跟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如何解决孩子的情绪问题。我儿子以前特别黏我,动不动就哭闹,看完这本书,我开始跟他玩一些角色扮演的游戏,比如“我是怪兽,你是勇士”,或者“我是医生,你是病人”。通过这些游戏,我发现他不仅变得更独立了,也更愿意跟我分享他的想法。而且,游戏力不仅仅是玩游戏,它更是一种跟孩子沟通的方式,一种表达爱的方式。真的,放下手机,跟孩子好好玩一会儿,你会发现,原来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
再说一本关于阅读的,《朗读手册》。这本书强烈推荐给所有希望孩子爱上阅读的家长。作者强调的是“朗读”,而不是“让孩子自己读书”。他认为,朗读能够激发孩子对语言的兴趣,能够培养他们的想象力,能够让他们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我以前觉得,孩子只要自己读书就行了,没必要我天天给他朗读。但看完这本书,我开始坚持每天晚上给儿子朗读。一开始,他还会觉得无聊,但慢慢地,他开始喜欢上了听我读书,甚至会主动要求我给他读。现在,他已经养成了阅读的习惯,而且对文学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然,教育这件事儿,从来没有标准答案。每本书都有它的局限性,每个孩子也都是独一无二的。最重要的,是你要找到适合自己和孩子的方法。不要盲目跟风,不要照搬别人的经验,要相信自己的直觉,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毕竟,教育的本质,是爱和陪伴,而不是焦虑和攀比。别忘了,我们自己也是在不断成长,也在不断学习如何成为更好的父母。享受这个过程吧,即使它充满了挑战和未知。
最后,再推荐一本,虽然不是直接讲教育的,但我觉得对父母来说也很重要,那就是《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是用童话的形式讲心理学的,讲的是蛤蟆先生因为抑郁去看心理医生的故事。它能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情绪,了解自己的行为模式,也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孩子的情绪。说实话,当父母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我们常常会感到焦虑、疲惫、甚至绝望。但我们要记住,我们首先要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顾孩子。这本书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也能让我们更有力量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这些书,只是我个人阅读体验里觉得不错的。真正有用的,还是把书里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教育孩子,说到底,是父母的自我修行。
本文由用户 好好学习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5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