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文阅读书籍有哪些
要说哪本书像一记闷拳,直接把你打回现实,让你看清生活那点儿底色,我第一个想到的永远是余华的《活着》。别嫌它老,别嫌它惨。这本书最厉害的地方不是让你哭,而是让你在极限的苦难里,看到人是怎么像一棵野草一样,就是不倒下。福贵这个人物,他不是英雄,甚至有点窝囊,但他就是活着。那种近乎麻木的坚韧,比任何声嘶力竭的口号都震撼。读完这本书,你再看看自己生活里那些破事儿,会觉得,嗨,多大点事儿啊。
但老是苦大仇深的也不行,人得喘口气。想换个口味,来点儿带感的,我强烈推荐马伯庸。这哥们儿简直是个鬼才,他能把历史写得跟悬疑爽文似的。你以为你在读历史?不,你是在跟主角一起破案、一起玩命。首推《长安的荔枝》,一个唐朝小吏,为了给贵妃送上新鲜荔枝,上演了一场跨越千里的“项目管理”极限挑战。里面的无奈、挣扎、小人物的智慧,简直就是古代版“社畜”的真实写照。读他的书,你会发现,原来历史不是冷冰冰的年份和事件,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在他们的时代里拼命折腾。

从历史的喧嚣里出来,我想带你走进一个特别安静,特别温暖,又特别让人心碎的小世界。那就是杨绛先生的《我们仨》。这本书没什么惊天动地的情节,就是一家三口,读书、散步、相守的日常。但就是这种平淡,透着一股子刻骨的深情。文字干净得像水洗过一样,可里面的情感分量,重得能压垮你。读到最后,先生用一个长长的梦,送别了她的丈夫和女儿,那种“家”的消散,那种“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的悲凉,真的,我一个大男人,在夜里看得眼泪直流。它让你明白,最珍贵的,永远是身边人。
说点儿狠的吧。如果你心脏够强大,如果你想看看文字的力量到底能抵达多深的黑暗,去读林奕含的《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我必须警告你,这本书的阅读过程是极度痛苦的。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它是作者用生命写下的呼救和控诉。里面的文字,美得像诗,却描述着最残忍的罪行。这种极致的反差,会像一把小刀,反复切割你的神经。读完它,你可能好几天都缓不过来,你会对语言、对权力、对人性有全新的,甚至是颠覆性的认识。这不是一本用来“消遣”的书,它是一道必须要被看见的伤口。
当然,我们还需要想象力,需要逃离地球表面。那刘慈欣的《三体》是绕不过去的一座大山。别被“硬科幻”的名头吓到。在我看来,《三体》最牛的地方不是物理公式,而是它所构建的宇宙社会学,那个“黑暗森林”法则,简直是对人类文明一个寒气逼人的隐喻。它把你的视野,从柴米油盐,瞬间拉到几亿光年之外,让你在浩瀚的星空下,重新思考“文明”和“生存”这两个词的重量。读完之后,再抬头看星星,那感觉,绝对不一样了。
要是觉得生活太卷,心浮气躁,我给你开一剂解药:去读汪曾祺。随便哪一本散文集都行。这位老先生,简直是个生活家。他写吃、写喝、写花、写草、写故乡的旧人旧事,文字里没有一丝火气,全是人间烟火的温润。读他的文字,就像在冬日的午后,泡一杯热茶,坐在洒满阳光的窗边。世界再嘈杂,你也能在他的文字里找到一方小小的、安宁的院子。那种感觉,特别治愈。
最后,想聊一本可能有点争议,但绝对风格独特的。还是余华,他的《兄弟》。这本书跟《活着》完全是两个极端。它荒诞、戏谑、粗俗,甚至有点“脏”,但它又无比真实地写出了中国社会转型期那种光怪陆离、百无禁忌的生猛劲儿。李光头和宋钢两兄弟的命运,就像一出闹剧,又像一出悲剧。这本书会让你笑得前仰后合,又会在某个瞬间,让你心里咯噔一下,泛起一阵悲凉。它就是这么一个矛盾的玩意儿,像一瓶烈酒,呛人,但后劲儿十足。
当然,还有金宇澄的《繁花》,用满篇的上海话,讲尽了市井的暧昧和传奇;还有陈忠实的《白鹿原》,那片土地上纠缠了几代人的恩怨情仇……好书太多,说不完。
别信那些书单,去书店,去图书馆,自己翻翻看。哪本书的开头让你一激灵,哪本书的文字让你觉得“嘿,这哥们儿懂我”,那就把它带回家。阅读,终究是你和作者之间的一场私密对话。
本文由用户 好好学习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5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