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初一吧,印象最深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简直就是那时候的偶像。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即使现在想想都热血沸腾。我们那会儿,谁没说过几句“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简直背得滚瓜烂熟。不过,说实话,当时更吸引我的是保尔和冬妮娅的爱情故事,哈哈,青春期嘛,你懂的。当时还偷偷模仿保尔,立志要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现在想想有点中二,但也挺可爱的。还有《童年》,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阿廖沙的苦难童年,让我觉得自己的生活简直太幸福了。虽然我当时也面临着各种学习压力,但和阿廖沙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这本书让我学会了感恩,学会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那时候总觉得,高尔基爷爷经历了这么多苦难,还能写出这么充满力量的作品,真是太厉害了。
初二呢,读了《朝花夕拾》,鲁迅先生的文章。以前觉得鲁迅的文章晦涩难懂,但《朝花夕拾》却不一样,读起来亲切又有趣。百草园、三味书屋,仿佛就在眼前。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短短几个字,就概括了童年的快乐和成长的无奈。鲁迅先生的犀利和幽默,让我开始对社会现象有了自己的思考。还记得当时特别喜欢《藤野先生》,藤野先生的认真和负责,深深地感动了我。现在想想,我之所以能坚持学习,多多少少也受到了藤野先生的影响。当然,这一年还读了《西游记》,经典就是经典,小时候看热闹,长大了看人生。孙悟空的反抗精神,唐僧的执着,猪八戒的憨厚,沙僧的默默奉献,每个人物都鲜活立体。我最喜欢孙悟空,他敢于挑战权威,不畏惧任何困难。他的金箍棒,简直就是我那时候的梦想,要是能有一根金箍棒,我就能打败所有的“妖魔鬼怪”,哈哈。

到了初三,压力更大了。但书还是要读的。《水浒传》,梁山好汉的故事,充满了侠义和英雄气概。一百零八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故事。我喜欢李逵的坦率和鲁莽,喜欢林冲的隐忍和爆发,喜欢武松的英雄气概。虽然他们最终的结局都很悲惨,但他们的精神却永远流传了下来。那时候,我经常和同学们讨论《水浒传》的情节,甚至还模仿梁山好汉,给自己起了外号。现在想想,那时候真是幼稚,但也充满了乐趣。还有《骆驼祥子》,老舍先生的作品。祥子的悲惨命运,让我对旧社会的黑暗和不公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祥子的努力和挣扎,最终却走向了毁灭,这让我感到非常难过。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个人的努力在时代的大潮面前,是多么的渺小和无力。看完《骆驼祥子》,我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也更加努力地学习,希望将来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些“必读书目”,像是黑暗中的灯塔,照亮了我的成长之路。它们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更是人生中的宝贵财富。它们让我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感恩,学会了珍惜,也学会了如何面对人生的困难和挑战。 就算现在,偶尔也会翻开看看,每次都有新的体会。它们就像老朋友一样,陪伴着我,鼓励着我。感谢那些“必读书目”,它们让我的初中时代更加精彩,也让我成为了一个更好的人。
本文由用户 大王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5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