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书目阅读题及答案

“必读书目”这东西,多多少少都带着点强制的味道。你看,它前面冠着个“必”字,就好像不是你主动想去亲近的,而是上面规定了,你得读,而且读了之后,还得考。小时候,这“必”字在我眼里就是一种压力,压得本来可能存在的那么一点点阅读兴趣,都快熄灭了。书是好书吗?《红楼梦》、《西游记》、《呐喊》、《骆驼祥子》……哪个不是顶顶有分量的?可硬塞给你,再配上一堆挖空心思、恨不得把你脑子里所有可能跑偏的念头都揪出来的“阅读题”,以及那个唯一正确、不容置疑的“标准答案”,这滋味嘛,绝了!

那些年啊,为了应付考试,我们真是十八般武艺都使出来了。什么“概括段落大意”,得掐着字数,既不能多,也不能少,更不能超出给定的范围。人物分析?哦哟,那得背!记住谁谁谁是“典型形象”,代表了哪类人,又具备了哪些“复杂性”和“多面性”。至于那些描景抒情的段落,嘿嘿,不就是为了让你分析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嘛!排比?比喻?拟人?然后升华一下,表达了作者什么什么“深沉的思想感情”,或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说实话,很多时候,作者写那段话,可能只是随手一写,或者当时就觉得这景儿挺美,哪想得到几十年后,一群孩子得为了它绞尽脑汁,揣摩他“深沉的思想感情”到底有多深沉?

必读书目阅读题及答案

最要命的就是那个“答案”。一个萝卜一个坑,错了就扣分。可是文学这东西,它不该是活的吗?它不该是千人千面的吗?同样一句话,我在十五岁读和在二十五岁读,感受能一样?我在失意时读和在得意时读,理解能一样?可阅读题不这么看,它要的是那个“标准答案”,那个经过无数次“专家”研讨,“权威”认证过的答案。我们的“感受”,我们的“理解”,除非能严丝合缝地套进那个框框里,否则,对不起,算你跑题,算你错。

我记得特别清楚,有一次考《鲁滨逊漂流记》,题目问鲁滨逊身上体现了什么精神?我写了“顽强、乐观、不放弃”,结果老师给的参考答案里有个词叫“殖民主义扩张精神”。当时我就傻了。啥?殖民主义?我读的时候可没往这想啊!我只看到一个倒霉蛋流落荒岛,然后努力活下去的故事,那种荒野求生的孤寂和挣扎,在我心里激起的是一种对生命韧性的敬佩。可它非得拔高到那个层面,把一个个人求生的故事,解读成宏大叙事的注脚。你说说,这阅读,是读文字本身,还是读别人嚼烂了喂给你的“解读”?

所以,很多时候,“必读书目”和它配套的“阅读题及答案”,在我看来,更像是一种驯化,一种思维模式的规训。它教你如何去“正确”地理解一篇文章,如何去抓取那些“有用”的信息点,如何去组织一套“规范”的语言来表达。这不能说没用,它确实是训练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的一种方式。但同时,它也在不经意间,磨平了我们感知文字最原始、最私密的那部分触角。我们学会了分析结构,学会了套用概念,却可能失去了那种读到一句好句子,突然就被击中,眼眶莫名湿润,或者忍俊不禁的冲动。那种感觉是没法写在答题纸上的,也没有标准答案来衡量它的“对错”。

现在回过头看,那些年被“逼”着读过的书,有些确实因为那些令人窒息的阅读题而留下了心理阴影,好久都不想再碰。但也有些,在离开了考场,离开了那些条条框框之后,突然就“活”了过来。比如《围城》。上学时只觉得钱钟书这个人说话真刻薄,方鸿渐真倒霉。后来自己工作了,经历了人情世故,再读《围城》,才品出了那种无处不在的尴尬、无奈、以及聪明人身上的那种迂腐和好笑。那些比喻啊,真是绝了!“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这句话不再只是考点,而是活生生的现实,是你我身边,甚至就是我们自己的写照。这时候,哪里还需要什么阅读题来告诉你它的意义?意义就在你心里,在你的人生里,它自己就长出来了。

所以,关于“必读书目阅读题及答案”,我个人的看法挺复杂的。它像一道门槛,一个过滤器。有些人可能就此止步,被那些条条框框吓跑了,从此对经典敬而远之。但也有些人,也许是被迫走过了这道门,等到了门的另一边,才发现原来风景是这样的。只是这过程付出的代价,可能是我们对阅读最纯粹的热情。

我常常想,如果当年没有那些标准答案,没有那些恨不得把文章解剖到分子层面的阅读题,只是简单地鼓励孩子们去读,去分享读后的感受,去听听别人不同的想法,那会是怎样一番景象?是不是会有更多人爱上阅读?是不是那些书里的灵魂,能更自由地和我们的灵魂相遇?

当然,我知道,教育需要评估,考试是目前最普遍的方式。但评估的方式,真的不能再人性化一点,再灵活一点吗?能不能多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少一些填空和选择?能不能鼓励学生说出他们自己真实的感受,即使那种感受跟“主流”解读不太一样?

或许,真正的“阅读题”和“答案”,从来就不在试卷上。它们藏在我们读完一本书后,内心产生的涟漪;藏在我们因为书中的某个情节,对某个问题产生的新的思考;藏在我们合上书本后,看向这个世界时,那双悄然发生变化的眼睛。这,才是阅读最迷人的地方,也是任何标准化答案都无法触及的深邃。那些年我们费力去背去猜的“必读书目阅读题及答案”,说到底,不过是通往这个更广阔、更私人、更无法量化的阅读世界的,一块块敲门砖,或者,有时候,是一堆绊脚石。就看你怎么跨过去了。而跨过去之后,你会发现,那片无需标准答案的海,才真正值得你扬帆远航。

本文由用户 好好学习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4882.html

(0)
好好学习好好学习

相关推荐

  • 稻草人这本书的推荐

    这本书并非单纯的儿童读物,它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透过一个个看似简单的故事,叶圣陶先生以细腻的笔触和悲悯的情怀,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农村的景象,展现了底层人民的苦难…

    2025年2月8日
    00
  • 传记类书籍推荐

    首先想推荐的是《史蒂夫·乔布斯传》。这本传记由沃尔特·艾萨克森撰写,可以说是了解乔布斯以及苹果公司发展历程的必读书。书中详尽地描述了乔布斯从嬉皮士到科技巨擘的传奇人生,他的偏执、创…

    2025年1月26日
    00
  • 高中理科教辅书推荐

    先来说说数学,这门科目对很多同学来说都是一个坎儿。想要攻克它,除了认真听课,刷题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个人比较推荐的是《五三》,它几乎是人手一本的经典教辅,题量大,覆盖面广,可以帮助你…

    2025年2月4日
    011
  • 管理者书籍推荐

    一、入门必读:掌握管理基础 对于初入管理岗位的朋友,推荐以下几本经典书籍,可以帮助快速建立管理思维框架: 1.《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德鲁克的这本著作被奉为管理学圣经,它强调以目标为…

    2025年2月28日
    03
  • 初二学生读哪些课外书

    那么,初二到底该读些什么呢?我觉得吧,最重要的一点是:读自己喜欢的!别管什么“必读书目”、“名著推荐”,真不喜欢,硬着头皮读也读不进去。不如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入手,慢慢培养阅读习惯…

    2025年7月4日
    00
  • 关于设计的书推荐

    一、设计入门:打好基础是关键 刚入门的小白,建议从设计基础知识入手,理解设计的本质和原理。 1.《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第4版)》:这本书非常适合零基础的小白,它用简洁易懂的语言和丰…

    2025年2月3日
    00
  • 文员需要哪些书籍推荐

    你别听那些什么“文员没前途”的鬼话,说这话的人,八成自己也只是个混日子的文员,或者根本不了解这个岗位真正的价值。文员,是办公室的枢纽,是信息的集散地,是许多业务流程的第一道把关人。…

    2025年9月28日
    00
  • 传记类书籍推荐书目

    首先推荐的是人物传记,这类书籍聚焦个体命运,展现了他们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奋斗与选择。 《史蒂夫·乔布斯传》:这本书几乎是科技爱好者的必读书目。它完整地记录了乔布斯传奇的一生,从嬉皮…

    2025年2月9日
    01
  • 百大必读书目推荐

    文学类 文学,是人类情感的表达,是时代精神的反映。阅读文学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审美情趣,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红楼梦》:曹雪芹的巅峰之作,一部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展现了封建家…

    2025年2月8日
    00
  • 5年级上册必读书

    首先,我们要明确“必读书目”的概念。其实,“必读书目”并非全国统一,教育部颁布的只是推荐书目,具体书目会由各省市、甚至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所以,以下推荐仅供参考,最终还是要…

    2025年3月22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