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听起来多像个沉重的词儿,像张冷冰冰的清单,贴在墙上,告诉你,喂,这些,你得吞下去。可我说啊,读书这事儿,尤其对孩子,哪能是“必”呢?它不是任务,它是遇见,是生长,是心里那点儿火苗,需要不同的风去吹旺它。所以,别把它当负担,当成…当成一段探险旅程,给不同年纪的他们,揣上不同的地图和干粮。
你想啊,一二年级的小屁孩儿,刚认得几个字,眼睛里全是星星和问号。这时候给他们啥?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那些最老最老的故事,小红帽、灰姑娘、美人鱼。哎呀,别光看那些被改得甜腻的版本,找点儿保留原汁原味的,有点儿小残酷、小忧伤的那种。伊索寓言、拉·封丹寓言也不错,动物们说话,带着点儿朴素的道理,像大人偶尔会说的那种冷不丁让你一愣的话。还有那些温暖的绘本,像猜猜我有多爱你,简简单单几句话,就把那种要溢出来的爱意说得人心软乎乎的。这阶段,不是要他们分析啥,是要他们感受,感受语言的节奏,感受善良和邪恶,感受想象力像野草一样疯长。看到好饿的毛毛虫,不光是知道毛毛虫变蝴蝶,是那种期待,那种生命的小小奇迹。这是给他们的语言打底子,给他们的心灵种下最初的种子。

到了三四年级,翅膀硬了点儿,能读长一点儿的故事了。这时候,得让他们开始看到更大的世界,或者说,看到世界的多样性。夏洛的网!天哪,这本怎么能不读?小猪威尔伯,笨笨的,可爱的,和蜘蛛夏洛的友情,关于生命,关于承诺,关于告别。我跟你说,读到夏洛死了,哪个小孩儿(甚至大人!)不掉几滴眼泪?这就是同理心的萌芽,是让你知道,世间的情感,可以是跨越物种的。还有窗边的小豆豆,那所古怪又充满爱的学校,那个自由自在的小豆豆,是不是让每一个在规矩里待久了的孩子都心生向往?它悄悄告诉你,教育不只有一种模样,童年可以那样闪闪发光。这时候,也可以接触一些简单的冒险故事了,像丁丁历险记,带着他们满世界跑,去认识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这是在拓展边界,告诉他们,世界很大,故事很多,而你,可以跟着书本去任何地方。
再往上,五六年级,开始有点儿自己的小想法,看事情没那么非黑即白了。小王子!来了!这可不是本简单的童话。狐狸说“重要的东西眼睛看不见”,小王子对玫瑰花的感情,对大人世界的困惑。每次读,都有新的感悟。这书是让孩子抬头看看星星,想想孤独,想想爱,想想责任。哈利波特系列(前面几本),怎么说呢,它构建了一个庞大而迷人的魔法世界,但更重要的是,它讲友情,讲勇气,讲选择,讲对抗黑暗。孩子们跟着哈利一起长大,一起面对困难,那种代入感,那种成长的烦恼与荣耀,是别的东西替代不了的。这时候,他们开始对“人”本身感到好奇,对“为什么”有更深的追问。汤姆索亚历险记?那是冒险的外衣下,对自由、对社会、对人性的一点点试探。这个阶段,是建立价值观的关键期,书本里的世界观,悄悄地影响着他们看真实世界的角度。
然后是七到九年级,青春期来了,烦恼来了,世界不再那么美好,甚至有点儿丑陋,有点儿令人困惑。这时候的阅读,得有厚度,得有力量,甚至得有点儿痛感。鲁迅,躲不开的。别一听就觉得枯燥,选呐喊和彷徨里几篇代表性的,像孔乙己的迂腐可怜,阿Q的精神胜利法,药里的麻木愚昧。血淋淋的,刺得人疼,但这就是我们曾经的样子,也是人性的一部分。让你知道,批判是什么,国民性是什么。简·爱呢?一个不漂亮、没钱、地位低下的姑娘,怎么靠自己的尊严和独立赢得爱情和尊重。它告诉你,女性的力量在哪儿,自我价值怎么实现。雾都孤儿,狄更斯笔下伦敦的阴暗角落,贫穷、犯罪、社会的不公,触目惊心。读完才知道,哦,原来世界这么复杂,有那么多身不由己,同情不是廉价的。
杀死一只知更鸟!啊,这本书。南方小镇,种族歧视,一个律师父亲,两个孩子。通过孩子的眼睛看成人世界的偏见和不公,看勇气不是拿着枪,而是在你知道你会输的时候依然去做对的事。这本书是教正义,教善良,教理解那些与你不同的人。还有动物庄园,哈哈,一群动物推翻人类,建立自己的乐园,结果呢?权力怎么腐蚀理想,专制怎么一步步建立。这是用最简单的故事讲最复杂的政治和人性,讽刺得让人脊背发凉。再或者,啃一啃西游记,那真是博大精深,不光是打怪升级,师徒四人,每个人身上的人性弱点和闪光点,一路上遇到的妖魔鬼怪,影射着世间百态。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那种对信仰的追寻,是刻在骨子里的文化基因。老人与海,海明威的,短小精悍,一个老渔夫和一条大马林鱼的搏斗,那是人与自然的较量,更是人与自身极限的较量。告诉你什么是尊严,什么是永不放弃。
你看,这些书,从童话到小说,从冒险到现实,它们不是为了让你考试多几分,也不是为了让你写作文有几个漂亮词儿。它们是在给你的大脑开窗,给你的心灵松土。让你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爱,什么是恨;什么是真,什么是假。让你看见人性的复杂,社会的多样。让你在未来的路上,遇到困境时,心里有个声音告诉你,书里那个谁谁谁,他当时是怎么做的?或者,让你在看到世间不平时,心里有团火在烧。
这所谓的“必读书目”,最终极的意义,不是你读了多少本,记住了多少情节人名。是这些文字,这些故事,在你心里留下了什么印记。是它们让你成为了一个,嗯,怎么说呢,一个更丰满、更敏感、更有思考力、更有同情心的“人”。别把读书变成负担,那是你给自己搭建的,别人永远拿不走的精神家园。一步一个脚印,一本一本去遇见吧。那可比任何游乐场都要精彩,要深邃得多。
本文由用户 大王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4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