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必看课外书

所以,如果让我现在,以一个已经晃晃悠悠走过那个泥泞阶段的“老油条”身份,给现在初三的你们推荐几本非看不可的课外书——注意,不是“看好能加分”的书,是能让你在那个备考的茧房里,偷偷喘口气、看看外面、甚至摸摸自己心跳的书。它们可能不会让你立刻提高多少分数,但它们绝对能帮你活得更像个人,而不是一台只会输入输出的学习机器。

第一本,如果只能选一本,我大概会选余华的《活着》。我知道,听起来有点沉重,但初三这个年纪,其实心里有好多说不出来的压抑和迷茫。你可能觉得不公平,觉得累,觉得未来像一团迷雾。福贵的故事,就是一个关于“活着”的极限样本。他经历了那么多难以想象的苦难,亲人一个个离去,但他还是那样,顽强地、笨拙地活着。你看他的经历,再想想自己那点儿小烦恼,有时候会觉得……嗯,好像也没那么天塌下来。而且,福贵身上那种面对命运的韧性,特别能给当时脆弱又敏感的我力量。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会停下来,望着窗外发呆,心里想着,如果是我,能不能撑下去?它不是鸡汤,一点都不甜,但它能让你看到,生命本身的力量,是多么卑微又伟大。那种感觉,就像在最压抑的时候,有人轻轻拍了拍你的肩膀,没说什么,但你知道,他懂。

初三必看课外书

接着来一本不太一样的。E.H.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别听到“艺术”就觉得高大上、跟自己没关系。这本书,我得说,太神奇了。它不是一本正儿八经的艺术史教科书,它更像一个幽默风趣的老爷爷,拉着你的手,从最早的洞窟壁画,一路逛到现代艺术。他讲的不是那些枯燥的流派、技法,而是告诉你,为什么当时的人会那样画,他们的想法、他们的生活、他们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读它,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另一个维度的门。你会发现,原来人类从很久很久以前,就开始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他们的困惑、他们的信仰、他们的快乐,都藏在那些色彩和线条里。在初三那种视野被压得扁平的时候,看看人类几万年的创造力,看看那些闪耀的灵魂如何看待世界,那种感觉,太舒展了。而且,贡布里希的文字,流畅得像讲故事,一点都不晦涩。你能真切感受到,美,不是高高在上的东西,它是人类活过的证明

然后,得来点关于“人”本身的书。阿兰·德波顿的《哲学的慰藉》,我觉得挺适合这个年纪。初三嘛,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也开始面临各种选择、各种困惑。有时候觉得孤独、不被理解,有时候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这本书,德波顿把那些古老的哲学家,像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叔本华、尼采,请出来,让他们来“慰藉”我们现代人日常的烦恼:不被爱、缺钱、沮丧、遭受坎坷、感到不足、遇到困难。他用轻松又智慧的方式告诉你,那些你以为只有自己才有的痛苦和纠结,几千年前的大哲学家们早就想过了,而且他们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虽然不一定是对的,但提供了思考的方向)。这本书不是要你变成哲学家,而是提供一种新的视角,让你看到,哦,原来我的这些情绪和烦恼,是人类共同的体验,而且有人曾经为此深入思考过。它能帮你理解自己,理解他人,理解这个操蛋的世界,然后找到一点点和解

说到理解世界,可能还需要一点硬核但有趣的东西。比尔·布莱森的《万物简史》。这本书,就是一本彻底满足你好奇心的书。从宇宙大爆炸到生命的起源,从物理定律到人类文明,布莱森用他那种碎嘴、幽默、又不失严谨的方式,把那些最宏大、最复杂的知识,讲得像茶余饭后的闲聊。你会惊叹于宇宙的浩瀚,生命的鬼斧神工,人类探索未知的艰辛和伟大。读这本书,我经常会“哇”地一声感叹出来,原来我们站立的这块土地,头顶的这片星空,蕴含着如此多不可思议的秘密。在被数理化公式搞得头大的时候,看看这些知识最本质的魅力,看看它们连接起来的世界有多么壮阔和迷人,会让你重新燃起对学习的兴趣,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了解这个配得上你好奇心的世界

当然,也不能忘了国内的优秀作品。鲁迅先生的文章,初中教材里有,但那些选段,太像被解剖的标本了。你应该去读读鲁迅的杂文集,比如《而已集》、《华盖集》。那些文章,句句是刀,刀刀见血。他骂人,也骂社会,骂国民劣根性。读起来,可能有点扎心,但你能看到一个真正勇敢的灵魂,在黑暗中发出愤怒又清醒的声音。他的文字,力量感十足,那种不妥协、不麻木的精神,在那个容易随波逐流的年纪,太珍贵了。而且,鲁迅的杂文,对你理解中国的社会、理解人性,都有极深的启发。读他,不是为了考试答题,而是为了拥有一双更犀利、更透彻的眼睛

再加一本吧,小说类的,可能更轻松一点。钱锺书的《围城》。这本书,太聪明,太幽默了。它写的是一群知识分子的生活、情感、纠结,但那些讽刺、那些比喻、那些洞察人性的小细节,放到今天来看,依然精准得让人发冷汗。方鸿渐的迂腐、软弱,孙柔嘉的精明、算计,鲍小姐的性感、世故……书里没有一个完美的角色,每个人都缺点多多,真实得可怕。读这本书,你会一边哈哈大笑于钱锺书的妙语连珠,一边又觉得隐隐的悲凉。它写婚姻像“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学习、工作、人际关系……我们总是在不同的“围城”里打转。这本书,能让你以一种更超然、更达观的态度,看看生活的荒诞,看看人性的复杂。在初三那种非黑即白、爱憎分明的年纪,接触一点这种灰度和幽默感,挺好的。

这些书,说实话,每本拎出来都能讲很久。它们不是那种快餐式的阅读体验,需要你沉下心来,慢慢品味。你可能会在某个午后,对着书中的一句话,愣神好久;也可能在晚上睡觉前,脑子里还回荡着书里的某个场景或人物。它们不像教科书,不会给你标准答案,甚至会抛出更多的问题。但这恰恰是它们的价值所在

初三的日子,确实压力山大,像个高速运转的陀螺。但越是这样,越需要一点“无用之学”来滋养自己。这些课外书,就是给你提供一个喘息的机会,一个跳出框架看世界的窗口。它们会让你知道,世界很大人生有很多种可能性你的烦恼不是独一份,而且人类的精神世界丰富得超乎你想象

别只是刷题了,抬头看看天,翻翻书页吧。那些纸张里藏着的智慧和情感,会在不经意间,塑造一个更丰满、更强大、更有趣的你。等你走过初三,再回头看,你会感谢那个曾经偷偷在习题集下藏着《活着》,或者在晚自习后抱着《艺术的故事》看到睡着的自己。真的,那些书,是那段黑白时光里最亮眼的颜色

本文由用户 好好学习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4116.html

(0)
好好学习好好学习

相关推荐

  • 初一学生必读书目有哪些

    经典名著,感受文学的魅力 初一是接触经典名著的黄金时期,这些作品历经时间考验,蕴含着深刻的人文思想和艺术价值。阅读经典名著,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 《西游记》:这部…

    2025年2月27日
    00
  • 必读的法律书籍

    首先,得说说《法律之门》。这本书,与其说是法律书,不如说是法律的“导游”。它不讲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告诉你法律是什么,为什么要有法律,法律的逻辑在哪里。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法律“不近…

    2025年7月6日
    00
  • 法学专业学生必看书籍

    首先,别跟我说你没看过《法律的生命》。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这老头,虽然年代久远,但是他的话,字字珠玑。这本书与其说是法律教科书,不如说是对法律本质的一种哲学思考。什么“法律的生命…

    2025年6月12日
    00
  • 《MyBatis书籍推荐》

    集美们,想学习MyBatis却不知道从哪本书入手?别担心,今天就来给大家推荐几本口碑好、适合不同学习阶段的MyBatis书籍,让你轻松掌握这个持久层框架!从入门到进阶,总有一款适合…

    2025年2月23日
    03
  • 初中推荐看的书

    首先,《窗边的小豆豆》。别以为这是本给小孩子看的书,它其实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小林宗作校长那种开放式的教育理念,至今都让我觉得震撼。想想看,如果每个人都能被温柔地对待,被允许自由发展…

    2025年6月23日
    00
  • 大学辅导员必读书目

    我说句实话,辅导员这活儿,外头瞧着光鲜,或者压根儿瞧不见,觉得不就是管管学生,发发通知?真个儿入了这行,才知道,水深着呢。每天像个陀螺,从早忙到晚,处理的琐事鸡零狗跳,可真正掏心窝…

    2025年5月1日
    00
  • 《包书纸推荐:让你的爱书焕然一新》

    又到了囤货包书纸的季节啦!新学期开始,当然要给心爱的书籍穿上新的“外套”!拥有一款美貌又实用的包书纸,不仅能保护书籍远离磨损,还能提升学习的幸福感。今天就来分享几款我私藏的宝藏包书…

    2025年2月5日
    00
  • 4年级推荐书目

    一、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奇幻冒险类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奇幻冒险类书籍能够极大地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这本书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罗尔…

    2025年2月13日
    00
  • 2024八年级必读书目

    说起八年级,孩子们十四岁上下的光景,真是一个奇特的年纪。不再是低年级那种懵懂的、对世界充满表层好奇的小动物了,也不是高中生那种已经开始绷着劲儿冲刺、带着点儿大人模样的少年。他们站在…

    2025年5月3日
    00
  • 得到推荐书籍

    一、提升自我认知 如果想要提升自我认知,推荐大家读读《认知觉醒》。这本书真的超级实用,它从底层逻辑出发,讲解了大脑的运作机制,以及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生活。书中提到的“专注力公…

    2025年2月22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