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你捋一捋,但你得听明白,我这推荐单子,不是让你照着去图书馆挨个借,也不是让你一股脑全下单。你得带着脑子,看清自己在哪,要去哪。
第一本,也是你绕不开的那本——“入门圣经”

别管现在西门子、罗克韦尔的盘子有多大,技术多新,对于一个彻头徹尾的小白,我还是会把廖常初老师的《PLC编程及应用》(特别是讲三菱FX系列的那几版)推到你面前。
为什么?
因为这书它“笨”啊!我说的“笨”,是褒义。它不跟你玩虚的,不扯什么工业4.0、智能制造的大旗。它就是踏踏实实,一个指令一个指令地给你讲。从一个最简单的常开、常闭触点,到线圈,到定时器、计数器,再到经典的红绿灯控制案例。它的逻辑就像剥洋葱,一层一层,清清楚楚。你看完,可能还不会做多复杂的项目,但你脑子里PLC最底层的扫描机制、逻辑运算的思维方式,那个根,算是扎下了。
很多人嫌它老,嫌它讲的三菱FX系列不够“高大上”。嗨,傻小子,你学的是开车的原理,至于方向盘是在左边还是右边,是手动挡还是自动挡,那是你以后换车要适应的事。三菱的梯形图逻辑,直白、简单,几乎就是电气继电器控制的直接翻译,对初学者,尤其是有点电工基础的人来说,那叫一个亲切。你把这本书吃透了,书上每个例子都在仿真软件里跑一遍,再自己改改,你对“梯形图”这门语言的“语感”就建立起来了。这比什么都重要。
这本书,你得像上学时啃数学课本一样,一个字一个字地抠。别跳,别嫌烦。这块基石打不牢,以后你学多高级的PLC,都感觉脚下是虚的。
第二类书,不是让你“读”的,是让你“查”的——“品牌字典”
等你把那本“圣经”翻得差不多了,对PLC有了个大概印象,这时候你就得做选择了。以后想往哪个方向混?国内中小设备,日系品牌(三菱、欧姆龙)多;大型产线、高端装备,欧美系(西门子、罗克韦尔)是主流。
选定了方向,比如,你就认准了西门子。那好,别去买市面上那些阿猫阿狗写的《XX天精通西门子S7-1200》了,全是二手知识,嚼了又嚼,没味儿。你要干的,是直奔官网,去下载官方的《S7-1200系统手册》、《TIA Portal编程指南》这类东西。
这些玩意儿,动辄上千页,看着就头大。谁让你通读了?
你得把它们当成新华字典来用!
比如,你今天想搞明白S7-1200的高速计数器到底怎么用,有哪些模式,控制字节的每一位都代表什么意思。你就去《系统手册》里,找到高速计数器那一章,一个字一个字地看。官方手册的特点就是,绝对准确,毫无废话,但又极度枯燥。可这才是最可靠的信息源。
你得学会跟这些“字典”打交道。学会用关键词搜索PDF,学会在里面找到你需要的那个参数,那张表。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的培养。一个成熟的工程师,不是脑子里记住了所有指令,而是知道去哪里能最快最准地查到他需要的信息。
所以,这一类书,你的书架上可以没有实体版,但你的电脑里必须有整理好的、分门别类的官方手册电子版。这是你的军火库,随时准备调用。记住,是官方的、最新的!
第三类书,是帮你“开天眼”的——“思想进阶”
当你梯形图写得溜了,一些基本的功能块也会用了,你就会遇到瓶颈。你会发现自己写的程序,几百行就乱成一锅粥,别人看不懂,过两个月自己也看不懂。或者,一个稍微复杂点的逻辑,用梯形图绕来绕去,自己都绕晕了。
这时候,你就需要升级你的编程思想了。
你需要找一些讲结构化编程的书来看。比如介绍SCL(结构化控制语言,类似Pascal)或者ST(结构text,西门子的叫法)编程的书。这类书不会教你某个具体指令怎么用,它教的是一种方法论。
它会告诉你,怎么把一个复杂的任务,拆解成一个个独立的小模块(功能块FB);怎么用参数接口,而不是全局变量来传递数据,避免程序失控;怎么用流程控制语句(IF…THEN…ELSE, CASE, FOR循环)来写出更清晰、更高效的顺序控制。
看这类书,你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哦!原来程序还可以这么写!”
这一下,你的眼界就从一个“梯形图画图工”,提升到了一个“软件工程师”的层面。你开始思考程序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可重用性。这才是拉开你和普通PLC电工差距的关键所在。这类书市面上有一些,但良莠不齐,你可以多在论坛和社区里问问,找那些口碑好的。重点不是看作者是谁,而是看书里传递的那种模块化、结构化的编程理念。
一个忠告:扔掉那些“速成宝典”
市面上有一大堆书,封面花里胡哨,书名耸人听闻,《PLC编程从入门到精通》、《21天掌握XXX PLC》。你信我,有一个算一个,大多是垃圾。它们就是把官方手册里的内容东拼西凑,再加点不痛不痒的例子,毫无营养。
学习工控,是一门手艺活,跟学木匠、学厨子一样,没有捷径。它需要时间去磨,需要项目去练,需要你在深夜里对着闪烁的CPU指示灯苦思冥想,需要你亲手接错一根线导致设备不转时的那种懊恼。
书,只是地图。它告诉你前面有山,有河。但山有多高,水有多深,你得自己去爬,自己去趟。光看书不动手,那跟抱着本菜谱没下过厨房有啥区别?最后也就是个美食评论家,永远做不出一道像样的菜。
所以,我的最终建议是:
以廖常初老师的书为起点,把基础逻辑和梯形图思维建立起来。然后,立刻确定一个主攻品牌,把它的官方手册当字典,边学边查,边查边练。当你觉得自己的梯形图水平到了一个瓶颈时,去找讲结构化编程思想的书来突破。
最最重要的一点:搞一套硬件或者靠谱的仿真软件。哪怕只是一个最便宜的PLC主机,接几个按钮和指示灯。亲手把程序下载进去,看着自己写的逻辑,让那个小灯亮起来、闪起来,那种感觉,比看一百本书都来得真切、深刻。
书架上的书再多,也代替不了你手里那把拧过无数螺丝的螺丝刀,和那双被电缆划出过口子的手。这条路,不好走,但走通了,风景独好。
本文由用户 大王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7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