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每次看到这个问题,我都有种想把键盘砸了的冲动,但转念一想,当年自己不也是这么一脸懵逼过来的么?Spring全家桶,浩浩荡荡,跟个帝国似的,初学者一头扎进去,不被淹死也得喝一肚子水。
所以,别再问“哪本书最好”了。这个问题太空泛,毫无意义。你应该问自己:我TM现在到底在哪个阶段?我到底想解决什么问题?

是连IoC和AOP是啥都说不清楚的小白?还是已经能用Spring Boot糊个CRUD,但对里面的“自动配置”黑魔法感到心虚和恐惧的中级玩家?或者是想捅破天花板,搞懂Spring为啥这么设计,想去面试造火箭的大佬预备役?
不同阶段,你的“圣经”完全不一样。
阶段一:求生,活下来再说
如果你是刚从Servlet/JSP的原始社会里爬出来,或者刚学完Java SE,看啥都觉得新鲜又迷茫。那别犹豫,你需要的是一本能把你领进门的“导游手册”,而不是一本上来就跟你聊架构哲学的“传世巨著”。
《Spring实战》(Spring in Action)
这本书,就是业内的“标准答案”。老牌,经典,一代又一代程序员的启蒙读物。现在都出到第六版了,紧跟时代潮流,讲的都是最新的Spring Boot和响应式编程。
你别指望它能让你立刻变成大神。它的作用,更像是一份详尽的城市地图。它会告诉你,城市的中心广场是IoC容器,主干道是AOP和数据访问,还有各种功能区,比如Web开发(Spring MVC),安全(Spring Security)。它用大量的代码示例,一步步带着你走,让你能快速地把一个应用跑起来。
看这本书的要诀是:别死磕。
你不需要理解每一行代码背后的惊天秘密。你的目标只有一个:跟着做,让它跑起来,建立信心。感受一下,哦,原来用 @Autowired 就能把东西“塞”进来,哦,原来写个 @RestController 就能对外提供接口。就是这种“哇,好神奇”的感觉,最重要。
这本书可能会有点啰嗦,像个耐心的老奶奶。但对于新人,这份耐心,弥足珍贵。
阶段二:破局,别再当个API调用小子
好了,你现在已经能用Spring Boot愉快地写业务了。 @Service , @Repository , @Autowired 用得飞起。但夜深人静的时候,你有没有一丝心慌?
@SpringBootApplication 一个注解下去,后面到底发生了什么?Tomcat怎么就自己启动了? application.properties 里的配置,是怎么精确制导到各个Bean的属性上去的?
面试官随便问一个“Spring Boot自动配置原理”,你就可能支支吾吾,汗流浃背。
这时候,你需要的,是能帮你掀开那层神秘面纱的书。你需要从一个“使用者”向一个“理解者”转变。
《Spring源码深度解析》或者《Spring揭秘》
这类书,就是你的“X光机”。它们不教你怎么“用”,而是带你去看“骨架”。
警告:这个阶段会很痛苦。你会看到无数的 BeanFactoryPostProcessor 、 BeanDefinitionRegistryPostProcessor ,各种 Aware 接口,复杂的继承体系……一开始,你会觉得比看天书还难。
但请相信我,这是从“码农”到“工程师”的必经之路。
啃这类书的正确姿势是:对照源码,一行一行地跟。
书是你的向导,Spring的源码才是真正的藏宝图。打开你的IDE,把Spring的源码依赖下载下来。书里讲到一个核心类,你就 Ctrl+左键 点进去看。看它的构造函数,看它的核心方法,看它都调用了谁,又被谁调用。
当你能大概画出Spring容器启动,一个Bean从一个 Class 文件,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变成一个可以注入的对象时,那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会让你爽到飞起。
你不再害怕面试官的追问,因为你看到的不再是浮在表面的注解,而是底下奔腾不息的代码逻辑。你的认知深度,已经甩开了大部分只会“用”的人。
阶段三:飞升,触摸框架的灵魂
当你对Spring的源码不再陌生,甚至能对它的某些设计指点江山的时候。恭喜你,你已经站在了金字塔的顶端。
这时候,单一的书籍已经无法满足你了。你需要的是更宏大的视角,是设计的哲学,是架构的艺术。
《精通Spring 4.x 企业应用开发实战》
别被这个有点土的名字骗了。这本书的作者,是Spring中文社区的大佬,内容非常有深度。它不仅讲Spring,还讲了很多企业级应用开发的方方面面,比如事务、安全、消息队列等等,并且会深入到底层原理。虽然版本号是4.x,但其中蕴含的设计思想,永远不会过时。
官方文档与顶级大佬的博客
到了这个级别,任何一本书都只是参考。最权威、最前沿的知识,永远在官方文档里。去读Spring的Reference Documentation,去读那些核心开发者的博客和演讲PPT。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个功能?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他们是如何权衡取舍的?
这已经不是在学“技术”了,而是在学“思想”。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本书——Spring Framework的源码本身。
没错,最好的书,就是代码本身。代码不会骗人。当你把Spring的源码当成一部伟大的小说来读,去品味其中优雅的设计模式(模板方法、策略模式、观察者模式用得炉火纯青),去理解它为了实现“可扩展性”而设计的无数个SPI接口,你就真正理解了Spring的灵魂。
一些掏心窝子的话
别做书籍的收藏家。你的硬盘里可能躺着几百个G的PDF,但那跟你有半毛钱关系?知识,只有经过你大脑的咀嚼和消化,才会变成你自己的。
选定一两本,然后,像一头饿狼一样,扑上去,啃了它。
把书上的代码敲一遍,不是复制粘贴,是一行一行地敲。去修改它,去调试它,去故意制造错误看它怎么报错。
书是地图,代码是双脚,光看地图永远到不了罗马。
别信什么“一个月精通Spring”的鬼话。技术的成长,就像酿酒,需要时间的发酵。沉下心,花上几个月甚至一年,把一个框架吃透,这种“内功”会让你受益终身。当你摸透了Spring,再去看其他框架,你会发现,底层的逻辑,往往是相通的。
所以,别再问该看什么书了。选一本符合你当前阶段的,关掉手机,泡杯咖啡,开始阅读和敲击吧。
你的未来,就藏在那些你啃过的书和敲过的代码里。
本文由用户 大王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7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