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感觉我太懂了。当年我也是个热血青年,觉得老祖宗的东西牛啊,必须得学!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第一本买的书就把我直接劝退,扔在书架上积了三年的灰。
所以,今天不谈那些虚头巴脑的,就聊点实在的:如果你真想啃下《周易》这块硬骨头,而且还想啃得“好看”,啃得有滋有味,到底该从哪几本书下手?这算是我个人的一点血泪经验,一部踩坑史。

入门阶段:别碰原典,找个好“翻译”
上来就抱本《周易正义》在那儿死磕的,我敬你是条汉子,但百分之九十九会从入门到放弃。古文的障碍、思想的鸿沟,那不是毅力能解决的。你需要一个好的“翻译”,一个能把古人智慧用现代人能听懂的话讲出来的人。
这个阶段,我心里有两座绕不开的山,风格迥异,但都极其适合入门。
1. 傅佩荣的《解读易经》
如果你是个逻辑控,喜欢条分缕析,不爱听那些神神叨叨的故事,那傅佩荣教授绝对是你的菜。他的书,最大的特点就是——清爽。
真的,就是这两个字。他有深厚的哲学功底,讲《易经》不蔓不枝,把每一卦、每一爻的义理给你分析得明明白白。他会告诉你,这个卦象为什么是这个结构,爻辞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孔子在《十翼》里又是怎么解读的。整个过程就像一位极好的大学老师在给你上课,思路清晰,层层递进。你不会觉得玄,只会觉得妙。
看他的书,你建立起来的是一个相对“科学”的《周易》观。它不是算命天书,而是一套充满了人生智慧的符号系统。读完《解读易经》,你至少能把六十四卦给认全了,对每卦的大意有个基本把握,这就已经干掉了百分之八十的初学者。这本书,可以说是入门的“定心丸”。
2. 曾仕强的《易经的奥秘》与《易经的智慧》
如果说傅佩荣是学院派的代表,那曾仕强教授就是生活派的宗师。他的东西,你可能最早是在电视上看的,比如《百家讲坛》。他的书,也带着那种电视讲座的风格——故事性强,充满了烟火气。
曾教授不跟你抠太多字眼,他更喜欢把一卦的道理,揉进一个生活故事、一个企业管理案例里。他讲乾卦,讲的就是人生不同阶段该如何“潜龙勿用”、“见龙在田”;他讲坤卦,讲的就是为人处世要“厚德载物”。
听他讲《易经》,不像在上课,更像在听一位邻家的智者长辈跟你唠嗑。他的语言非常接地气,有时候甚至有点俏皮。好处是,你一点儿不觉得枯燥,很容易就把那些深刻的道理给听进去了,而且马上就能联想到自己的生活。但缺点嘛,就是体系感可能没那么强,有时候听着听着就跟着他的思路跑偏了。
所以,我的建议是:想打好理论基础,先看傅佩荣;想知道这东西怎么用在生活里,怎么指导人生,去看曾仕强。两者结合,一条腿走路,一条腿感受生活,稳。
进阶阶段:登堂入室,感受汪洋恣肆
当你把傅佩荣或者曾仕强的书至少看懂了七七八八,对六十四卦不再陌生,这时候,你就可以去挑战真正的大神了。
南怀瑾的《易经杂说》与《易经系传别讲》
南怀瑾先生,南师。这俩字在圈子里分量太重了。但我不建议你一上来就读他的书,为什么?因为他的知识体系太庞大了。
读南师的书,感觉就像一叶小舟驶入汪洋大海。他讲《易经》,绝不仅仅是《易经》。他会从一个“初九”,瞬间给你扯到佛学、道家、历史、军事、中医、甚至是西方哲学。这种天马行空、旁征博引的风格,对于有了一定基础的人来说,是无上的享受,每一页都能打开新世界的大门。但对于一张白纸的初学者,那简直是灾难,一不留神就跟丢了,根本不知道他讲到哪儿了。
《易经杂说》这本书,其实是他的讲课录音整理稿,所以口语化很强,非常亲切。他会把复杂的卜筮方法讲得像拉家常一样简单,也会把深奥的哲学道理用最朴素的比喻讲出来。但你需要有辨别能力,知道他什么时候在讲经文本身,什么时候是在做延伸发挥。
而《易经系传别讲》则更进一步,专门讲《十翼》中的《系辞传》。这本书,可以说把《周易》的哲学思想拔到了一个极高的高度。如果你对“道”这个概念有兴趣,对宇宙人生的大问题有困惑,这本书可能会给你电光火石般的启发。
读南师的书,你得泡壶茶,慢慢品。别追求速度,更别指望划重点。他的书是用来“悟”的,不是用来“记”的。
实战阶段:从理论到应用,让它“动”起来
很多人学《周易》,是冲着卜筮去的。义理派和象数派之争,咱普通人不用管。想知道怎么用,那就得看点实战的书。
《高岛易断》
这本书,简直是《周易》版的“断案集”,是一部传奇。作者是日本的易学大家高岛吞象。他用《周易》预测了无数日本近代史上的大事件,小到个人得失,大到国运战争,而且记录下了详细的占断过程。
这本书好在哪?刀刀见血,拳拳到肉。它不是空谈理论,而是给你看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他怎么起卦,看到这个卦象,每一爻是怎么动的,他如何根据爻辞和卦象,一步步推出最后的结果。整个过程逻辑严密,细节丰富,让人拍案叫绝。
看这本书,你会发现原来那些抽象的爻辞,可以如此精准地对应到现实生活中。它会让你对卦象的理解,瞬间从二维的文字,变成四维的动态影像。比如,你以前只知道“潜龙勿用”是让你低调,但看了《高岛易断》,你会看到在具体的事件里,“潜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状态,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勿用”,如果非要“用”了又会是什么后果。
这本书是卜筮实战的必读经典,没有之一。不过,版本要注意,找翻译得好、注释清晰的版本。
最后想说的
书单可以列很长,但真正的学习,永远是你和《周易》本身的关系。上面这些书,都是拐杖,是地图。它们能帮你走上一段路,但最终的路,还得你自己走。
别怕看不懂,也别急于求成。今天读懂一爻,就是一爻的收获。把它当成一个可以对话一生的朋友,而不是一个需要紧急攻克的考试。
当你看多了别人的解读,某一天,你翻开最原始的经文,看着那些简单的符号和文字,心里忽然涌起属于你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时,那才是《周易》真正向你敞开大门的一刻。那个瞬间的喜悦,比看懂任何一本参考书都来得真切。
本文由用户 好好学习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6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