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看哪些书籍推荐

这问题本身就有点外行。好像建筑是靠几本书就能喂出来的。你把柯布西耶全集背下来,就能设计出朗香教堂了?不可能的。

但你还是会问,我懂。因为刚一脚踩进这个大坑的时候,眼前是迷雾,是深渊,你迫切需要一根拐杖,一张地图。行,那我就给你几块“压舱石”,不是那种看完就能让你飞升的“秘籍”,而是能让你在这条惊涛骇浪的河里,不至于翻船的玩意儿。

建筑看哪些书籍推荐

上来别啃那些理论大部头,真的,会噎死。你的第一本书,或者说,第一套“工具”,应该是程大锦的《建筑:形式、空间与秩序》(Architecture: Form, Space, and Order)。别被这名字唬住,它其实一点也不“理论”。这本书,压根就不是让你“读”的。

它是让你“描”的。

我至今还记得大学时,窝在宿舍里,就着台灯昏黄的光,铺一张硫酸纸在上面,一笔一画地描摹那些经典的平面、剖面、轴测图。那些点、线、面,那些对称、韵律、节奏,就在你笔尖的颤抖中,一点点,渗进你的骨头里。这本书像一个沉默的老师,用最纯粹的图形语言,把建筑学的“语法”,掰开了揉碎了,直接灌进你的潜意识。你以后做设计,脑子里蹦出的第一个模糊的念头,很可能就是这本书里某个图形的变体。它是一本“视觉圣经”,是建筑师的《新华字典》。

有了基本语法,你得知道别人是怎么“说话”的。这时候,那本你早就听说过,像块砖头一样厚,甚至可能有点害怕的吉迪恩的《空间·时间·建筑》(Space, Time and Architecture),就该登场了。

别怕。你不需要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啃完。没人这么干,这么干的都是神人。

把它当成一部编年体的建筑史“电影”。你随便翻开一页,可能是水晶宫那惊世骇俗的钢铁骨架,也可能是布鲁内莱斯基为圣母百花大教堂设计的那个伟大的穹顶。吉迪恩的牛逼之处在于,他不是在干巴巴地罗列知识点,他是在讲一个“现代建筑”是如何诞生的宏大故事。他把建筑、绘画、城市、技术搅和在一起,让你看到它们之间那些千丝万缕的、隐秘的联系。这本书的作用,是在你脑子里搭建起一个历史的坐标系。以后你看到任何一个建筑,都能下意识地把它丢进这个坐标系里,知道它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然后,你需要一把火。

去读勒·柯布西耶的《走向新建筑》(Towards a New Architecture)。这本书,与其说是理论,不如说是一篇战斗檄文,一个疯子的狂热独白。里面的句子,短促、有力,像砸向旧世界的石块。“住宅是居住的机器。”“建筑,是阳光下的各种体量的精美、正确和绝妙的游戏。”——你今天听着可能觉得稀松平常,但在当时,那是一声惊雷

读这本书,你不要去纠结他那些论断的对错,更不要去学他那种霸道的、不容置喙的口气。你要感受的,是字里行间那股“摧毁一切、创造一切”的能量。是一种“老子就是要这样干,你们都给我看好了”的决绝。这种精神上的冲击,对一个初学者来说,太重要了。它告诉你,建筑不只是画图、盖房子,建筑是一种“宣言”,是一种你对世界的看法和态度。

好了,基本功和心气儿都有了。接下来,我们得聊点“虚”的,但也是更要命的东西——感觉

去找一本薄薄的小册子,谷崎润一郎的《阴翳礼赞》。一个日本小说家写的,跟建筑理论没半毛钱关系。但他讲的是什么?是日本传统建筑里,那些幽暗、朦胧、暧昧的美。是微光如何舔舐漆器的边缘,是纸拉门如何过滤掉刺眼的阳光,是厕所里那种“沉思的静谧”。

这本书会像一根针,轻轻刺破你被现代主义“光明、通透、简洁”洗脑后形成的那个坚硬外壳。它让你明白,“暗”不是“明”的对立面,而是一种同样丰富、甚至更具想象力的空间品质。它教你用皮肤、用耳朵、用所有的感官去体会一个空间,而不只是用眼睛去看。这是东方审美的精髓,也是一种极为高级的空间感知力。

沿着这条“感觉”的路走下去,你一定会遇到加斯东·巴什拉的《空间的诗学》(The Poetics of Space)。这本书彻底把建筑从物理世界,拽进了心灵和记忆的深处

它不谈什么宏大的教堂和宫殿,它只谈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的空间:阁楼、地窖、角落、抽屉、鸟巢……那些我们童年时躲藏过的角落,为什么会给我们带来无与伦-比的安全感?阁楼为什么总是与梦想和恐惧联系在一起?巴什拉用现象学的方法,温柔地剖析着这些“幸福空间”的心理原型。读完它,你再看一个普通的房间,看到的就不再是墙、窗、门,而是一个充满了记忆、情感和想象的容器。它让你的设计,开始有了“温度”“灵魂”

最后,我想推荐一本“离经叛道”的书,它甚至不是写建筑的。伊塔洛·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

马可·波罗向忽必烈讲述他游历过的那些奇特的城市。有的城市是建立在蜘蛛网上的,有的是不断重复自身的,有的是由记忆和欲望构成的……这些城市,在现实中一个都不存在。但它们又是如此真实,因为它们探讨的是“城市”这个概念的本质

这本书能把你从“功能、形式、材料”的桎梏中彻底解放出来。它让你明白,一座城市、一栋建筑,它不仅是一个物理实体,更是一个叙事的网络、一个符号的集合、一个承载着无数人梦想与失落的剧场。它能极大地拓宽你对建筑的想象边界。当你觉得自己的设计山穷水尽、毫无新意的时候,去翻翻它,随便读一章,你的脑子会像被投入了一颗泡腾片,瞬间冒出无数奇妙的气泡。

当然,还有很多。比如扬·盖尔的《人性化的城市》(Cities for People)教你如何用脚和眼睛去衡量街道的尺度;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的《建筑模式语言》(A Pattern Language)像一本字典,为你提供了无数解决具体设计问题的“模式”……

但记住,书单是死的,人是活的。

这些书,不是让你去膜拜的。它们是你的磨刀石,是你的陪练,甚至是你的“敌人”。你要去质疑它们,反驳它们,在上面乱写乱画,跟作者在字里行间吵架。

最重要的,是合上书本,走出去。

去抚摸一片被雨水冲刷过的旧墙,去看阳光如何在一个午后,懒洋洋地爬过教堂的彩绘玻璃,去一个你从未去过的城市,在它的小巷里迷路。

因为最好的那本关于建筑的书,就是世界本身。而你,要用你的一生去阅读它。

本文由用户 好好学习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6528.html

(0)
好好学习好好学习

相关推荐

  • 买书网站推荐

    先说说大家最熟悉的当当和京东吧。这两家可以说是老牌选手了,图书种类非常齐全,从小说、社科到教材、教辅,基本都能找到。而且经常有优惠活动,比如满减、优惠券之类的,算下来真的很划算。特…

    2025年2月3日
    04
  • 初一作文书推荐

    首先要推荐的是《作文素材大全》。这本书涵盖了人物、景物、事件等各种类型的素材,并配有精彩的例文,可以帮助积累写作素材,拓展写作思路。它就像一个百宝箱,随时可以从中找到你需要的“宝藏…

    2025年2月6日
    03
  • 炒股入门推荐书

    首先要明确一点,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股市并非稳赚不赔,学习和了解相关知识非常重要。以下书籍,结合我自己的经验,真心推荐给大家。 一、入门基础类 1.《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这…

    2025年2月2日
    00
  • 必读书目国内排行榜前十名

    一、《活着》 余华 这本书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堪称当代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小说以一种近乎冷静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福贵坎坷的一生,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从地主少爷到贫农,福贵经历了…

    2025年3月21日
    05
  • 二年级的上册必读书

    首先想说的是,阅读真的很重要!这个阶段正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选择合适的书籍对孩子未来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二年级开始,孩子们的识字量增加,理解能力也提升了,可以接触更多类…

    2025年4月15日
    00
  • 小孩有哪些书籍推荐

    说起给孩子选书,这可真是个大学问,也是个甜蜜的烦恼。我自个儿也摸索了好些年,从两个熊孩子一路“试错”过来的经验,想来也算有点心得。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就是实打实的“踩坑”与“惊喜”…

    2025年9月12日
    00
  • 初中课外阅读书目推荐

    首先推荐的是一些经典名著。《西游记》作为四大名著之一,以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引人入胜的情节,深受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喜爱。它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值得…

    2025年2月17日
    00
  • 女性书籍排行榜前十名

    一、《傲慢与偏见》简·奥斯汀的这部作品可以说是经久不衰的经典爱情小说。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19世纪英国乡村生活,讲述了伊丽莎白·班纳特和菲茨威廉·达西之间充满误解和偏见的爱情故事。…

    2025年1月24日
    02
  • 初一必读的书有哪些呢

    经典名著,打下文学基础 初一是培养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阅读经典名著可以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西游记》:作为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以其丰富的…

    2025年4月5日
    00
  • 初二推荐的教辅书

    一、夯实基础,稳步提升——教材同步类 这类教辅资料与学校教材同步,非常适合巩固课堂知识,查漏补缺。 1.《点拨》:这套教辅资料的讲解非常详细,例题也选取得当,涵盖了各种题型,难度适…

    2025年2月1日
    017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