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啊。但这事儿得先说清楚,别指望有那么一本“武林秘籍”,读完就打通任督二脉,第二天试镜直接拿下男一号。不存在的。书,是地图,是前人给你画的各种路线,但路,还得你自己一步一步,摔着跟头走。
市面上书太多了,乱花渐yadai欲迷人眼。很多人买了一堆,翻两页就供在书架上积灰,自我安慰“我已经努力过了”。屁。看书不是为了感动自己,是为了拿来用的,是为了在排练室里、在镜头前,让你有东西可掏。

所以,我这儿不给你列个大单子,就聊几本真正能“啃”下来,能改变你对表演的认知,甚至能把你脑子里那些浆糊搅清楚的硬骨头。
第一块硬骨头,绕不过去的老祖宗: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没错,就是那本大名鼎鼎的《演员的自我修养》。我知道,这书现在快被玩成一个梗了。但你真读过吗?是那种逐字逐句,带着问题去读,而不是当睡前故事读。
斯坦尼一辈子都在琢磨一件事:怎么让演员在舞台上活出“真实的体验和情感”。他搞出来的那个“体系”,简直就是演员的“内功心法”。什么“信念感”、“情绪记忆”、“最高任务”,这些词你听着耳熟,但里面的门道深了去了。
读这本书,别急。你会觉得枯燥,甚至有点不知所云。正常。我当年啃的时候,头都大了。这本书不是给你标准答案的,它是在引导你一种思维方式——向内探索。它逼着你去观察生活,去回忆,去建立一个属于你自己的情感资料库。这玩意儿,比什么“一秒落泪”的技巧高级多了,也难多了。这是地基。地基不牢,你后面学的花招再多,都是空中楼га。
第二站,美国,方法派的几座大山。
斯坦尼的体系传到美国,开枝散叶,也吵得不可开交。这里面有几个人,你必须认识。
-
斯特拉·阿德勒(Stella Adler)- 想象力的女王
她的书叫 《表演的艺术》 。如果你觉得斯坦尼的“情绪记忆”太折磨人,总让你去挖过去的伤疤,那阿德勒简直是一股清流。她当年亲自跑去跟斯坦尼学习,回来就跟李·斯特拉斯伯格(另一个方法派大佬)掰了。为什么?因为她认为,演员最宝贵的武器不是痛苦的回忆,而是 想象力 。
她告诉你,剧本给了你“特定的情境”,你的任务就是用想象力去填满它,去相信它,然后在这个情境里做出最真实的反应。她的训练方法,充满了对文本的尊重和对想象力的极致开发。这本书非常具体,操作性极强,读起来会让你感觉表演这件事,突然变得“有迹可循”,而不是虚无缥缈地“找感觉”。
-
桑福德·梅斯纳(Sanford Meisner)- “活在当下”的禅师
梅斯纳,我的神。如果说斯坦尼是道,那梅斯纳就是术,是能让你在最短时间内感受到“真实交流”是什么的法门。他的核心就一句话:“ 在想象的环境下,真实地活着。 ”
他的那本 《论表演》 (On Acting) ,是用课堂实录的方式写的,代入感极强。你能看到学生们怎么从笨拙的重复练习,一步步打开自己,建立起真实的链接。那个著名的“重复练习”(Repetition Exercise),听起来很傻,两个人面对面不断重复对方说的话。但你真做了,就会发现它像一面镜子,把你所有的伪装、设计、不真诚照得一清二楚。它强迫你放弃思考,放弃控制,把所有注意力放在你的对手身上。这,就是 交流的本质 。
梅斯纳的东西,简直是为镜头而生的。镜头会放大一切虚假,而梅斯纳的训练,就是帮你把那些虚假的东西一层层剥掉。
第三条路,另辟蹊径的魔法师:迈克尔·契诃夫(Michael Chekhov)
这位是文学巨匠契诃夫的侄子。他的路子,跟上面那帮“心理现实主义”的家伙们不太一样,甚至有点“玄”。他的书《致演员》 (To the Actor),讲的是一种心理-形体的表演方法。
他认为,身体和心理是互通的。一个特定的身体姿态,可以诱发出相应的情感。他提出了很多神奇的概念,比如“心理姿态”(Psychological Gesture)。简单说,就是一个高度浓缩了角色核心欲望和动态的身体动作。你找到了这个动作,就找到了角色的灵魂。
读他的书,你需要打开你的感官,甚至需要一点点通灵的潜质。它不像梅斯纳那么有逻辑步骤,更像是一种诗意的引导。对于那些脑子想太多,身体却很僵硬的演员来说,契诃夫的方法简直是一剂猛药,能帮你绕过理性的大脑,直接用身体去感受。
除了这些“门派宗师”,还有一些必不可少的“工具箱”
-
乌塔·哈根(Uta Hagen)- 生活的观察家
她的 《尊重表演艺术》 (Respect for Acting) ,简直是演员的实践手册。里面有大量的练习,教你怎么观察生活,怎么把生活中的细节运用到表演里。她提出的“十个角色问题”,能帮你把一个扁平的角色,分析得有血有肉。这本书非常务实,没有那么多高深的理论,全是“干货”。你今天读完一章,明天就能在排练时用上。
-
伊万娜·查伯克(Ivana Chubbuck)- 好莱坞的胜利哲学
她的 《演员的权力》 (The Power of the Actor) 在好莱坞非常火。这本书的风格,非常直接,甚至可以说“功利”。它不跟你谈什么艺术体验,它教你怎么“赢”。查伯克认为,所有角色的驱动力都是为了战胜障碍,赢得目标。她的“十二步分析法”,就是一套帮你找到角色核心驱动力,并把这种驱动力转化为行动的强大工具。这本书,目标导向,非常生猛,适合那些需要快速建立角色、尤其是在试镜中脱颖而出的演员。
最后,我想说点书本之外的。
你把上面这些书都啃透了,是不是就成了好演员?
还早。
一个演员,如果只读表演书,那他的世界就太小了。你还需要一个更重要的书单,那个书单上写着: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小说、诗歌、传记……
你需要罗伯特·麦基的《故事》,去明白剧本的骨架是怎么搭起来的,你演的这场戏在整个结构里到底有什么用。
你需要去读弗洛伊德,读荣格,去理解人性的复杂、欲望的潜流。
你需要去看一个普通人的口述史,去感受真实生活的质感。
表演的养分,从来不只在表演书里。它在你每一次对生活的观察里,在你每一次与人真实的交流里,在你读过的每一本“闲书”里。
书,是你的拐杖,是你的武器库,偶尔也是敲醒你的那根棒子。但最终,你这个人,你对世界的理解,你对人性的洞察,才是你作为演员,最宝贵的东西。
别再把书供起来了。去读,去划,去在空白处写满你的质疑和感悟。然后,合上书,走进排练场,忘了它。
去生活。
本文由用户 好好学习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6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