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句实话,初中必读,这词儿本身就有点儿板着脸。谁规定非读不可?但有些书,真就像是人生路上的悄悄话,或者不期而遇的灯塔,你碰上了,哪怕当时没全懂,它也会在你心里埋个种子,早晚会长出来。所以,“必读”不是命令,是过来人的一点儿私心推荐,希望你别错过。
先说啥?《围城》吧。别咂嘴,觉得那得多大岁数才看?不是的。钱钟书先生那文字,太绝了!那种把人世间那点儿尴尬、虚荣、酸溜溜的小心思扒得一丝不挂的劲儿,你初中看,可能看不懂爱情那层皮,但里头那些对知识分子的调侃,对人生百态的讥讽,哇,能让你笑出声,然后又突然有点儿凉。方鸿渐那个“不彻底的西化”产物,回国后的格格不入,是不是有点儿像我们有时候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却又融不进去的感觉?读完你会发现,哦,原来大人世界也这么回事儿,挺荒诞的。它能帮你解构一些假大空,早点儿看到点儿真相的侧面,挺好的。

还有那种让你心一颤的书,比如《小王子》。别以为它是给小孩看的。初中看《小王子》,和小学看,完全是两码事儿。小学可能觉得,嗯,狐狸说了句驯服很重要。初中再看呢?你会看到B612星球上的那朵玫瑰,看到小王子为了她离开又为了她思念,看到他对大人世界的不解和失望,看到他遇到各种奇奇怪怪的大人,国王啊、爱虚荣的人啊、酒鬼啊……每一个都那么孤独又可笑。那会儿的你,可能正经历着友谊的小考验,或者第一次对“规矩”产生怀疑。《小王子》就像个纯净的滤镜,让你重新看看这个世界,也看看自己心里那块还没被完全“驯服”的地方。它的语言多简单啊,可背后的东西,能让你琢磨好久好久。
哦,对了,别忘了那些能带你飞出眼前世界的书。比如科幻。刘慈欣的《三体》,哎呀,这个有点儿厚,可以先从短篇集比如《流浪地球》什么的看起。那种宏大的想象力,一下子把你的思绪拉到宇宙级别,什么阶级矛盾啊,人性善恶啊,在这种生死存亡的背景下显得那么渺小又那么真实。你会开始思考,如果人类真的面临绝境,我们会怎么做?这种书能打开你的脑洞,让你不再只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对未知充满敬畏和好奇。
或者奇幻!JK·罗琳的《哈利·波特》一套,甭管多大年纪,都值得再刷。那个魔法世界,不仅仅是飞天扫帚和咒语,它讲的是成长,是友谊,是勇气,是面对恐惧,是选择对的路,即便那条路很艰难。哈利、罗恩、赫敏,他们的烦恼、他们的坚持,谁看了不觉得亲切?初中那几年,正是寻找自己定位,渴望被认可,同时又害怕不同的时期。霍格沃茨就是一个理想的平行世界,告诉你,就算你有点儿不一样,甚至被误解,你依然可以找到属于你的地方,和你并肩作战的伙伴。而且,读英文原版?那又是一扇新大门,多酷啊!
再来点儿现实主义的,虽然可能有点儿沉重,但非常有必要。比如《杀死一只知更鸟》。故事发生在美国南方,一个黑人被冤枉性侵白人女性,一个白人律师阿蒂克斯·芬奇站出来为他辩护。通过小女孩斯各特的视角,你看到了偏见、不公、人性的复杂,也看到了正直和勇敢是多么难得又多么重要。它会让你开始思考公平到底是什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善良和勇敢。在一个非黑即白的年纪,这本书告诉你,世界没那么简单,但依然有值得我们去守护的原则。
还有咱们自己的经典,比如四大名著里选一本啃啃。《西游记》怎么样?简直是大型冒险闯关游戏,多少妖魔鬼怪,多少惊险波折。孙悟空那个不服管、敢闹腾的劲儿,猪八戒的小算盘,沙僧的老实巴交,唐僧的执着(有时候是固执)。里面藏着太多东西了,对权威的反抗,团队协作的困难,一路上的诱惑和考验。你甚至能从里面看到自己的影子,有时候像猴子一样冲动,有时候像八戒一样犯懒。别怕那些文言文,找个好版本,或者先看改编的白话版也行。重要的是去感受那个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对人性的洞察。
别忘了那些能让你哈哈大笑的书,笑也是一种力量。或者那些让你默默流泪的书,泪水能洗涤一些东西。初中这个时期,敏感、脆弱、好奇、叛逆,各种情绪像潮水一样涌过来。书,就是那个时候最好的朋友,它不评判你,不催促你,只是静静地在那儿,等着你去翻开。
所以,“必读”,不是一份清单,读完打钩。它是一扇扇门,推开哪扇,什么时候推,取决于你。但请相信我,有些门,真的值得你驻足,好奇地看看里面有什么。它们或许不能给你一个标准答案,但能给你提问的勇气,给你不随波逐流的底气,给你理解世界也理解自己的可能。
就这么些吧,有点儿跑题?哈哈,也许吧。但真情实感总是容易发散的嘛。希望能有那么一两本,触动到你。去找找看?
本文由用户 好好学习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4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