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别人推荐她的书,更像是一种试探,甚至可以说,是一场冒险。因为读张爱玲,从来不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它更像是在一个阴沉的午后,你独自一人,喝下一杯滚烫、辛辣,甚至带着点苦味的浓茶,茶水顺着喉咙一路烧下去,灼得你五脏六腑都清醒了,清醒地看到了这个世界的底色——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苍凉。
所以,如果你想找的是温情、是治愈、是“人间值得”,那么我劝你,暂时别碰她的书。但如果你准备好了,想看一看人性最深处的幽微、算计与无奈,想领略一下文字究竟能华美到何种地步,又能刻薄到何种程度,那么,来吧。

我们从哪里开始?
一、入门与震撼:短篇小说集《传奇》
别想了,没有任何一本别的书,比《传奇》更适合作为你闯入张爱玲世界的入口。这也是她天才的起点,光芒最盛的地方。但请注意,这个“入门”不代表简单,而是直接让你品尝她最核心的滋味。
这里面,有几篇是你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
首当其冲,必须是《金锁记》。
这篇小说,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张爱玲的巅峰之作,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无法被模仿的、黑色的奇迹。读它,你会感到一种生理上的不适,一种寒意从脚底板慢慢爬上脊梁。主角曹七巧,一个麻油店老板的女儿,如何被黄金的枷锁,一步步从一个鲜活的少女,扭曲成一个彻底的、疯狂的、没有人性的怪物。她“绞杀了自己,也绞杀了儿女”,那种精神上的凌迟,被张爱玲写得丝丝入扣,每一个细节都带着血腥气。这根本不是一个关于旧社会女性悲惨命运的控诉,这是一场对人性之恶最彻底、最不留情面的解剖。读完之后,你可能好几天都缓不过来。但这种震撼,正是张爱玲的魅力所在。
然后,你可以读一读《倾城之恋》。
这篇大概是她作品里,听起来最“浪漫”的一篇了。白流苏和范柳原,两个精明剔透的男女,在情场上互相算计、彼此博弈。你以为看到的是爱情?不,你看到的是一场交易。他们之间的情话,都带着刀光剑影的试探。直到香港的陷落,一座城的毁灭,才成全了他们那点“自私”的爱情。张爱玲冷冷地借范柳原的口说出:“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看,这就是她。在最浪漫的背景下,她也要让你看到那底下最不浪漫的动机。华丽与荒芜,永远并存。
接下来,《红玫瑰与白玫瑰》是必读的。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这段话你肯定听过。但只有读完整篇小说,你才能体会到这种比喻背后,那种深入骨髓的乏味、不甘和男性的虚伪。它精准地捕捉到了婚姻和欲望中那点永恒的“得不到”与“不珍惜”。
《传奇》里还有很多宝藏,比如阴郁到让人窒息的《茉莉香片》,写尽小市民悲欢的《封锁》。随便翻开一篇,都是一个精致、冷艳、又让人心惊的世界。
二、沉沦与叹息:长篇小说
短篇看的是才气,是灵光乍现。长篇,则更考验结构和耐力。张爱玲的长篇,会让你更深地沉浸在她所营造的氛围里,无法自拔。
我首推《半生缘》。
如果说《金锁记》是烈酒,喝下去烧心,那么《半生缘》就是一杯温吞的苦水,后劲十足。它可能是张爱玲所有作品里,最接近普通人情感,也最让人感到无可奈何的一部。沈世钧和顾曼桢,一对再普通不过的恋人,没有惊天动地的爱恨,却因为种种误会、阴差阳错和人性的懦弱,就那么错过了。十四年后重逢,曼桢说的那句:“世钧,我们回不去了。”简直是所有错过与遗憾的终极判词。这本书的残忍在于,它让你看着美好的东西,如何被日常的琐碎、家庭的拖累、性格的缺陷,一点一点地磨损、敲碎,最后只剩下一地狼藉。那种悲剧,不是命运的巨浪,而是生活这摊烂泥,让你慢慢陷进去,动弹不得。
然后,是一本极其特殊、也极具争议的书:《小团圆》。
我要提前警告你:如果你对张爱玲还抱有美好的“天才少女”滤镜,请慎重打开《小团圆》。这本书是她的自传体小说,也是她对自己人生的一场最彻底、最不体面的清算。里面有她和母亲之间扭曲的爱恨,有她和胡兰成那段不堪的恋情,有她生活中所有的难堪、狼狈、自私和算计。她没有美化任何东西,甚至可以说是用一种自毁的方式,把自己扒光了给你看。
读这本书的过程是痛苦的。它的叙事是碎片化的,情绪是压抑的,文字是锋利的,像一把钝刀子在你心上来回地割。但如果你真的想理解张爱玲这个人,理解她那份深入骨髓的凉薄和悲观从何而来,《小团圆》是唯一的钥匙。它告诉你,那个写出无数惊艳文字的张爱玲,首先是一个在极度缺爱和不安全感中长大的、伤痕累累的普通女人。这本书,是写给真正的“张迷”的,是终极考验。
三、才情与日常:散文集《流言》
看多了她小说里的刀光剑影,不妨读读她的散文,看看她不那么“用力”时的样子。《流言》这本书,展现了张爱玲作为“观察者”的一面。
她的文字依然是那么聪明、俏皮,又带着一丝刻薄。她写穿衣,写公寓生活,写街边的男女,无一不体现出她那双毒辣的眼睛和万里挑一的感受力。那句最著名的“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就出自这里。这句话,几乎就是她所有作品的精神内核。
读她的散文,你会觉得她像一个生活在你身边的、最时髦、最有趣、也最不好惹的闺蜜。她会告诉你最新的时尚风向,也会一针见血地戳穿你身边那些人的小九九。她的才情,在这些看似闲散的文字里,流淌得既自然又奢侈。
总结一下我的推荐路径吧:
- 第一步: 从 《传奇》 开始,感受她最耀眼的天才和最核心的风格,特别是 《金锁记》 和 《倾城之恋》 。
- 第二步: 尝试长篇 《半生缘》 ,体验那种绵长的、深入肌理的无奈和悲凉。
- 第三步: 读一读散文集 《流言》 ,换个口味,欣赏她聪明剔透的另一面。
- 终极一步: 如果你彻底爱上了她,或者说,彻底对她着了魔,再去挑战 《小团圆》 ,完成这场对作者灵魂的终极探索。
读张爱玲,是一场洗礼。她的世界里没有英雄,没有救赎,只有在一个不甚牢靠的乱世里,努力活着、爱着、算计着的普通男女。她不给你希望,只给你真相。这真相或许冷酷,或许不近人情,但它有一种力量,一种让你戒掉幻想、从此清醒地看待这个世界和人性的力量。
这或许就是我们今天依然要读她的理由。她是一剂清醒的毒药,解的是我们对生活不切实际的幻想之毒。
本文由用户 大王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6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