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问题,就跟一个想学炒菜的,跑来问我:“师傅,买哪本菜谱最好?”一样。我能给你一本《满汉全席》,你能做出来吗?道理是通的。当电工,这门手艺,光看书,看死书,没用。书是你的地图,你的兵法,但真上了战场,还得靠你自己。
不过,既然你问了,我就掰开揉碎了,跟你聊聊。这些书,不是让你背的,是让你“用”的,是让你在满手机油的时候,脑子里能瞬间蹦出个电路图来,那才算到家了。

一、打地基的“老三样”——没它们,你就是个接线工
别嫌我啰嗦,地基不牢,楼盖得再高也得塌。现在很多小年轻,急功近利,上来就想玩PLC,玩变频器,觉得那玩意儿高级,来钱快。我告诉你,基础理论你吃不透,那些高级玩意儿在你手里,就是一堆随时会冒烟的废铁。
-
《电工基础》/《电工学》 这玩意儿,就是你的 内功心法 。什么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什么电容电感,三相交流电……枯燥不?真他娘的枯燥。我当年看这本书,头都大了,比接一宿的抢修线还累。但你必须啃,还得是硬啃,反复啃。 别光看,你得联系实际。看到一个接触器,你脑子里就得过一遍它的线圈是怎么产生磁场,怎么吸合主触点的;看到一个电机,你就得想它的旋转磁场是怎么回事,同步转速和转差率是怎么算的。把书本上的死知识,跟你手里摸过的每一个元-器-件,对应起来!让那些公式和定理,活过来。这步要是跳过去了,你永远只能停留在“换个旧的,上个新的”的层次,一辈子都是个“更换员”。
-
《电工识图》/《电气工程图识图》 这是你的 眼睛 。一个电工,看不懂图纸,那你就是个瞎子。给你一张系统图、一张原理图、一张接线图,你分不清哪个是哪个,哪个看逻辑,哪个看走线,那活儿还怎么干? 这本书,别在家里看。最好的学习地点,是配电房,是设备旁边。拿着图纸,一个符号一个符号地对,一根线一根线地捋。图纸上的KM1,你就在柜子里找到那个接触器,用手摸摸它;图纸上的FU2,你就在端子排上找到那个熔断器。 按图索骥 ,这四个字,就是这本书的精髓。等你做到了脱离图纸,也能把整个控制逻辑在脑子里跑一遍,甚至能给新手讲明白这张图的“前世今生”,那你这关就算过了。
-
《电工仪表与测量》 万用表,钳形电流表,兆欧表……这些是你的 武器 ,是你伸出去的手。这本书就是这些武器的说明书。很多人觉得,万用表嘛,会测通断、测电压就行了。太天真了! 你知道怎么用二极管档判断三极管的好坏和引脚吗?你知道怎么用电容档估测电机启动电容的容量吗?你知道测变频器输出电压,为什么普通万用表读数不准吗?这些东西,书里都有。把这本书看透了,万用表在你手里就不是个读数的破盒子,而是能帮你“听诊”的诊断器。
这“老三样”,没啥花里胡哨的,就是基本功。练扎实了,你才算真正入了电工的门。
二、吃饭的家伙事儿——从“能干”到“会干”
地基打好了,咱们得盖房子了。下面这些书,是让你真正能独当一面,解决复杂问题的“看家本领”。
-
PLC相关书籍(比如《西门子S7-1200编程与应用》这类) 现在工厂里,谁还用纯继电器控制?早晚都得被PLC替代。这玩意儿,你必须得学,而且是 必须精通 。别怕,它没那么玄乎。你把继电器控制电路的梯形图搞明白了,PLC的梯形图就通了一半。 推荐你从一个具体型号入手,比如西门子的S7-200 SMART或者1200,三菱的FX系列。找一本针对这个型号的书,从最简单的启保停电路开始,自己写梯形图,用仿真软件跑。记住, PLC的灵魂是逻辑 ,是编程思想。你得学会怎么把一个工艺流程,翻译成PLC能听懂的语言。这本书,是敲门砖,更重要的是大量的练习,去网上找案例,自己琢磨,自己写。等你什么时候能独立给一条小产线做个程序,那你工资翻番就不是梦。
-
变频器、伺服驱动器相关书籍 电机是工业的心脏,那 变频器 和 伺服 就是控制心脏跳动节奏和精度的大脑。想让电机慢下来、快起来、精确定位,就得靠它们。这类书,我首推 设备说明书 。 没错,就是那本跟着设备一起来的,又厚又不起眼的手册。那比市面上任何一本讲变频器的书都管用!因为每个品牌的参数设置、故障代码都不一样。你要做的是,精读一本你现场最常用的变频器手册,比如台达、汇川或者西门子。把它的每一个参数都弄懂,P00.01是干嘛的,P01.35代表什么。下次设备报个F0002故障,你不用抓瞎,翻手册或者凭记忆就知道是欠压了,该往哪个方向查。这才是真本事。
-
《维修电工技能》/《电气控制线路故障排除》 这是 实战兵法 。前面学的都是怎么“建”,这本是教你怎么“修”。修,比建难多了。一个好的维修电工,就是个电气系统的侦探。 这类书会教你一套方法论:怎么“问闻望切”,怎么用排除法、替换法、对比法。它会给你大量的经典案例,比如星三角启动故障、电机缺相运行、PLC输出点不动作等等。你看这些案例,不能当故事看,要设身处地地想:如果是我碰到这个问题,我的排查思路是什么?会走哪些弯路?书上为什么这么做?通过反复的 思维演练 ,把这种排查故障的逻辑,变成你的肌肉记忆。
三、让你站得更高的“闲书”——从“工”到“匠”
干我们这行,不能一辈子只盯着眼前的三相电。你的眼界,决定了你的高度。
-
《国家电气规程》(GB系列标准)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这些东西,看着像天书,全是条条框框。但它重要吗?太重要了。这是 护身符 ,也是 专业的体现 。你知道电缆的载流量是怎么算的吗?你知道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的区别和应用场合吗?你知道不同环境下的电缆敷设要求吗?这些都是规程里白纸黑字写着的。懂规程,你做的活儿才安全、才规范,才经得起检查。跟甲方、跟监理掰扯的时候,你才有底气。
-
一些行业杂志和公众号 时代在变,技术也在更新。光看书是不够的。你要关注一些行业动态,比如“电气技术”、“自动化应用”这类杂志,或者一些讲工控、讲自动化的公众号。看看现在流行什么新技术,比如工业以太网、机器视觉。不要求你精通,但至少要 保持敏感 ,别哪天厂里上了新设备,你连那是个啥都不知道,那就尴尬了。
说到底,书单只是个引子。真正的成长,永远在现场。在一次次的跳闸里,在一次次的排故中,在满头大汗拧紧一颗螺丝的瞬间。
别把书当成圣经,要把它当成工具。带着现场的问题去看书,你会发现豁然开朗;看完书再去琢磨现场的设备,你会感到心领神会。
这门手艺,学无止境。把手弄脏,把脑子用活,这比你看一百本书都管用。
本文由用户 好好学习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6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