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事儿吧,它不像讨论一个专业书评人或者作家的书单,那么板正,那么学院派,它更像是在拆一个女明星生活方式的盲盒,充满了烟火气和某种……嗯,精心打理过的柔软。你不会期待从里面翻出冷僻的哲学大部头,但恰恰是那些闪着光的、带着体温的书,才拼凑出一个更立体的她——那个在镜头前巧笑倩兮,在儿子面前柔情似水的女人,她的精神世界,究竟是由什么构筑的?
首先绕不开的,绝对是她的“妈妈书单”。这部分几乎是半公开的秘密,在综艺的边边角角里,在她和嗯哼的互动里,早就泄露了天机。但你别以为这些童书就简单。选童书,尤其是在孩子性格塑造的关键期选童书,简直比给自己选书还考验功力。它暴露的是一个母亲的底层价值观。

霍思燕书架上的 C 位,我猜一定留给了那本让无数成年人读完都沉默良久的 《爱心树》 。
这本书,太绝了。谢尔·希尔弗斯坦只用了简单的线条和朴素到几乎笨拙的文字,就把“给予”与“索取”这个宏大命题给讲透了。一个男孩,从小到大,不断地从一棵爱他的树那里拿走一切——树叶、树枝、树干,直到树只剩下一个老树墩。而树,永远是“快乐”的。
我几乎能想象出霍思燕给嗯哼读这本书的场景。灯光暖黄,嗯哼蜷在她怀里,她的声音一定很轻,带着点戏剧化的语调,模仿大树的沧桑和男孩的天真。读到最后,她会不会停下来,问嗯哼,“宝宝,你觉得这棵树真的快乐吗?”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这恰恰是这本书的高明之处,它不是在灌输一种“无私奉献就是伟大”的单向逻辑,而是在种下一颗思辨的种子。这背后,是一种极其温柔又深邃的“爱的教育”。她不是在教儿子如何去“爱”,而是在引导他思考,“爱”究竟是什么。
还有一本, 《猜猜我有多爱你》 。如果说《爱心树》是关于爱的深度的哲学探讨,那这本就是关于爱的广度的浪漫表达。小兔子对大兔子说,“我爱你,从这里一直到月亮。” 大兔子把它抱起来,说,“我爱你,从这里一直到月亮,再——绕回来。”
这种童稚的攀比,简直甜到人心坎里。它教会孩子的,是爱要大声说出来,爱可以被度量,可以用想象力去无限延伸。这种情感的具象化表达,对于培养一个高情商、懂得如何与世界温柔相处的孩子来说,太重要了。你看嗯哼后来在节目里那些天马行空的“金句”,那些对妈妈毫不吝啬的爱意表达,源头,或许就在这些睡前故事里。
所以你看,她的妈妈书单,选的都不是那种功能性的、教你认字算数的工具书,而是直抵内心的“情感养育”类绘本。这透露出一个信息:她更在意的,是构建孩子丰盈的内心世界,而不是一个被知识塞满的大脑。
但一个女人的世界,不可能只围绕着孩子旋转。从那些零星的访谈和她自身的状态,我们能摸索出她书架的另一面——那个关于“自我认知”与“内心安顿”的角落。
我敢打赌,她的书架上一定有类似 《被讨厌的勇气》 这样的书。阿德勒心理学这几年风那么大,几乎是都市女性人手一本的“精神保健品”。对于一个常年生活在聚光灯下,被无数目光审视、被舆论轻易定义的女演员来说,“课题分离”这个概念简直是救命稻草。
“这是我的事,那是你的事。”“别人如何评价你,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无法左右。” 这种醍醐灌顶的通透,对于处理网络暴力、外界误解,甚至亲密关系中的摩擦,都是一剂良药。霍思燕给人的感觉,一直是那种甜美外表下包裹着一颗强大心脏的类型。她能在事业高峰期选择爱情与家庭,能在产后被嘲笑身材时坦然自若,也能在复出后迅速找回状态。这种“不内耗”的能量,很大程度上就来源于清晰的自我认知和强大的心理建设。而阅读,无疑是最低成本、也最高效的心理建设方式。
除了这类“功能性”的心理学读物,我更愿意相信,她的私密书单里,还藏着一些更私人、更感性的东西。比如,某些作家的散文集。
可能是龙应台的《目送》。虽然这本书的底色有些悲凉,但它对亲情、对时间、对生命那份细腻入骨的观察,太能引发一个母亲的共鸣了。“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这句话,哪个母亲读了能不心头一紧?当嗯哼一天天长大,从一个黏人的小跟屁虫,变成一个有自己小秘密的少年,这种“目送”的时刻,霍思燕一定能提前在书里预习和体会。
也可能是更轻盈、更注重生活美学的,比如日本作家松浦弥太郎的作品。他的书,总是在谈论如何把生活过得郑重其事、充满质感。《今天也要用心过生活》之类的书名,本身就散发着一种吸引力。对于霍思燕这样注重生活细节和仪式感的女性来说,松浦弥太郎所倡导的“生活美学”——认真吃好每一顿饭,用心挑选每一件器物,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每一个瞬间——与她的生活哲学想必是高度契合的。
这些书,共同构成了一个女人的“精神自留地”。
在外面,她是演员霍思燕,是嗯哼妈妈,是杜江的妻子,这些身份标签把她包裹得严严实实。但回到这片自留地,在书页翻动的沙沙声里,她只是她自己。她可以通过阅读,去触摸那些更广阔、更深邃的世界,去与智者的灵魂对话,去安放那些无法与外人道的焦虑、迷茫与欢喜。
所以,推荐霍思燕的书籍,我们推荐的并不仅仅是几本书名。我们是在通过这些书,去窥见一个女性如何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为自己和家人构建一个稳固而丰饶的精神内核。她的书单,是一份温柔而坚定的生活提案:
用绘本,为孩子的童年打上温暖的底色;用心理学,为自己披上抵御风雨的铠甲;用文学,为平淡的日常注入诗意与慰藉。
这,或许比任何昂贵的包包、华丽的礼服,都更能定义一个女人的真正价值。
本文由用户 大王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6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