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般都笑,因为这问题太大了,也太小了。大到可以写一篇论文,小到可能一本书就够你用一辈子。今天索性就摊开来说说我书架上那些被翻到卷边、沾满油渍,但依旧被我奉为至宝的“秘籍”。这不只是一个书单,更像是我在厨房里摸爬滚打这些年的心路历程。
如果你是那种连煮方便面都要严格掐表,生怕水多蛋老,厨房经验约等于零的绝对新手,那我求你了,别一开始就去啃那些大部头,什么八大菜系、米其林分子料理,那纯粹是自寻死路。你需要的是建立信心,是体会到“原来我真的可以做出能吃的东西”的喜悦。

这种时候,我首推《下厨记》,作者是“一人食”的创始人蔡雅妮。别被它小清新的封面骗了,这本书的内核极其硬朗——它在教你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如何与食物、与自己独处的温柔方式。里面的菜谱,步骤极简,用料常见,失败率无限趋近于零。更重要的是,它传递的那种温暖和陪伴感。它不会劈头盖脸地教你“滑炒”和“干煸”的区别,而是像个朋友在你旁边小声说:“嘿,今天辛苦了,我们给自己做碗热乎的葱油拌面吧。” 当你真的跟着它,在深夜里为自己煮好一碗面,拌上滋啦作响的葱油,那股香气涌上来的瞬间,你会明白,做饭首先是为了爱自己。这本书,是最好的起点,是厨房里的一剂强心针。
好,假设你已经度过了新手村,能独立炒个番茄鸡蛋、烧个可乐鸡翅,开始觉得家常菜有点不够“劲儿”了,想往上够一够,想知道那些馆子里的大厨到底藏了什么绝活。
这时候,你需要的是一本讲“基本功”的书。
中餐的话,我必须提王刚老师的书。我知道,很多人一听“王刚”就想到“宽油劝退”,想到那些颠锅猛火的硬核场面。但你仔细去看他的书,会发现他把很多专业厨师的底层逻辑掰开揉碎了讲给你听。为什么要“热锅冷油”?肉怎么腌制才能又嫩又滑?“锅气”到底是个什么玄学?他不会跟你说“少许”“适量”这种鬼话,而是告诉你具体的配比和原理。看他的书,你学到的不只是“麻婆豆腐”这一道菜,而是川菜乃至中式爆炒的通用法则。这就像学武功,你不再是照着图谱比划一招一式,而是开始修炼内功了。当然,你家里的灶台火力肯定比不上餐厅后厨,但理解了原理,你就能举一反三,做出属于你自己的“家庭灶台极限版”美味。
西餐的“基本功”宝典,我心里的NO.1永远是《盐、油、酸、热》(Salt, Fat, Acid, Heat)。这本书简直是给我开了天眼,属于那种看完之后会拍着大腿、相见恨晚的类型。作者萨明·诺斯拉特把复杂的烹饪原理,提炼成了这四个最最核心的元素。它告诉你,一道菜好不好吃,不在于你用了多昂贵的食材,而在于你是否平衡好了这四者的关系。看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改变就是,我不再是食谱的奴隶。做一份沙拉,我知道用什么样的“酸”来提亮味道;煎一块牛排,我明白如何利用“热”来创造焦香的美拉德反应;炖一锅汤,我懂得如何用“盐”在不同阶段引导出食材的鲜美。这本书教的不是菜谱,而是一种烹饪哲学,一种让你在厨房里获得自由的思考方式。
接下来,进入“进阶与专精”领域。也许你对某个特定的方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比如烘焙,或者某个菜系。
如果你一头扎进了甜蜜的烘焙坑,那日本烘焙师们的书绝对是你的圭臬。我特别推荐《小嶋老师的美味点心秘诀》。日本人在烘焙上的严谨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在这本书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它会告诉你,为什么黄油要软化到“能轻松按下手指印”的程度,为什么面粉要过筛两次,为什么打发蛋白要分三次加糖。每一个步骤都有其存在的科学道理。按照她的方子做,就像在做一场有趣的化学实验,当那个完美的戚风蛋糕从烤箱里拿出来,轻盈、湿润、散发着蛋奶香气时,那种成就感真的非常、非常治愈。
如果你是个不折不扣的“技术控”,喜欢探究食物背后的“为什么”,那么,J. Kenji López-Alt的《The Food Lab》(中文版《美食实验室》)就是你的终极圣经。这是一本砖头一样厚的“大部头”,与其说是菜谱,不如说是一本基于科学的烹饪百科全书。它会用控制变量法,告诉你煎牛排到底要不要提前腌制、要翻几次面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它会用图解告诉你煮鸡蛋,煮几分几秒分别会得到什么样的蛋黄。这本书不适合放在厨房操作台上,它适合在你夜深人静的时候,泡杯茶,细细品读。它满足的是你对食物最深层次的探究精神。读完它,你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最后想说,书,终究只是引路人。再好的菜谱,也代替不了你亲手去掂量一块肉的重量,去感受面团在手中的温度,去倾听油在锅里爆响的声音。
别怕失败。盐放多了就加点水,火开大了就赶紧关小。厨房里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不断地尝试、调整,然后找到最适合你和你家人味蕾的那个点。
把书上的知识,变成你手上的肌肉记忆,变成你舌尖的味觉判断,这个过程,比做出任何一道惊天大菜都更有意义。
当你忙碌一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为自己、为家人,系上围裙,叮叮当当地做上一桌饭菜,看着蒸腾的热气模糊了窗外的夜色,那份踏实感,千金不换。
本文由用户 大王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6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