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问题问得,可真够刁钻的。开典当,买卖的是“过去”,是被人遗忘的时光,是暂时缺钱但又不想彻底放弃的物件。而书,更是承载了太多故事,太多情感,太多的“心”。所以,你问我,开典当,推荐什么书?我脑子里立马就冒出好几个“方向”,绝不是那种随便翻翻书店目录就能给出的答案。这是需要点“江湖经验”的。
首先,得看你的典当行,它坐落在哪里?是繁华的都市闹市区,还是老城区里那些被岁月磨平了棱角的小巷?是学府旁边,还是商务区?这直接决定了你面对的是什么样的人群,他们手里会有什么样的“宝贝”,他们愿意为什么样的书“出手”。

要是开在大学城附近,那妥妥的,学术类的、考试类的,那绝对是刚需。什么《XXXX考研真题解析》、《XX大学英语四六级词汇速记》之类的,虽然看着枯燥,但那是能“变现”的硬通货,而且更新换代快,一批走了,下一批又来。别小瞧了它们,这可是学生们“渡劫”的法器。还有那些专业领域的二手教材,比如医学、法律、工程类的,学长学姐们用过的,干净点,保存好,再打个折,总有需要的师弟师妹们会来问津。我见过有典当行专门收那种绝版的、非常老的教材,成了小众收藏品,主人也是因为急用钱才忍痛割爱,最后被某个爱书的教授或者高年级学生高价收走,这种故事,啧啧,才有意思。
要是开在老城区,或者那种有历史底蕴的街区,那画风就变了。这里更容易遇到手里捏着旧版小说、经典文学、历史传记、甚至是古籍的老主顾。这些人,他们卖书,不全是为了钱,有时是为了腾地方,有时是家里老人走了,书留了下来,不知道怎么处理。这时候,你就得懂点“人情味”了。
我特别推荐一些有年代感、或者曾经非常流行但现在略显冷门的老小说。比如,上一次大范围的“老书回潮”,好多八九十年代的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甚至是一些外国翻译文学的旧译本,都成了抢手货。那些封面设计独特,纸张泛黄,带着淡淡霉味的书,本身就是一种“时光胶囊”。你可以留意一下琼瑶、金庸、古龙的早期版本,还有那些外国文学翻译家的经典译本,比如傅雷翻译的罗曼·罗兰,或者董乐山翻译的《围城》(虽然《围城》不是旧译本,但有它风味的老版本也吃香)。还有鲁迅、巴金、沈从文的早期作品集,那些封面设计,绝对是那个年代的“潮”。
历史类的书,也是老城区的“宝藏”。不是那种严肃的学术史,而是带有故事性、细节丰富的历史读物。比如,写某个朝代宫廷秘闻的,写某个历史人物的私人生活,或者那种“大历史”的视角,把历史事件讲得像小说一样引人入胜的。很多人不喜欢看枯燥的史料,但又对历史充满好奇,这种书,容易引起共鸣,也更容易被“接纳”。
另外,老唱片、旧电影的海报、影迷杂志、甚至是一些老版本的地图,这种“跨界”的物品,有时也会伴随着书籍一起出现在典当行。如果你的典当行定位比较“文艺”,可以适当收一些这类的,它们和旧书一起,能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怀旧氛围,吸引那些“寻宝”的顾客。
我个人觉得,关于“手艺”和“生活方式”的书,无论在哪里,都应该有点市场。比如,老式的烹饪书籍,那些现在已经很少见的家常菜谱,看着就让人有“家的味道”。园艺、养殖、手工艺(比如钩针、刺绣、木工)的老教程,现在很多人追求“慢生活”,自己动手做东西,这些老书,反而有种“正宗”的味道。老相机的使用说明书、老式收音机的维修指南,这些东西,现在成了小众的“爱好品”,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知识本身,更在于那种“复古”的体验。
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点,就是“故事性”。一本书,如果它背后有一个好故事,那它就不仅仅是一本书了。比如,一本别人用了很多年的笔记本,里面写满了学习笔记、人生感悟,甚至还有一些绘画涂鸦,这种,如果你能收到,绝对是“惊喜”。还有签名本,如果是名家签名,那价值就更不用说了。我认识一个典当行的老板,他有个绝活,就是能从书的装帧、墨迹、甚至是一些细微的痕迹,判断出这本书的“来历”和“价值”。他收书,不光看内容,更看“故事”。
所以,开典当,收书,真的不是件简单的事。你要有“慧眼”,能看到书的“潜在价值”,不仅是金钱上的,更是文化上,情感上的。你要有“同理心”,能理解那些卖书人,他们卖掉的,可能是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你还要懂点“营销”,知道怎么把这些“过去”的故事,重新讲给下一个人听。
如果你问我,最不推荐收什么书?大概就是那种“快餐文化”的东西,比如那些几年前的网络流行小说,更新换代太快,读者注意力也太分散,除非是特别经典、有代表性的,否则很难“流通”起来。还有那种“泛滥”的、没有任何特色的畅销书,除非是刚出版没多久,成色极好,否则也难有“典当价值”。
总而言之,开典当收书,就像是在“淘金”,你得有耐心,有眼光,更要有那么一点点“情怀”。从那些被时光遗忘的角落里,发掘出值得被再次珍视的“宝贝”。这,才是我心目中,开典当,“荐书”的意义所在。
本文由用户 大王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5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