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你既然问到这份上了,我也不能让你空手走。我不会给你一个长长的、看起来很厉害的书单,让你收藏、点赞,然后放在那里吃灰。没意思。我只聊几本,那些真正能把你按在地上摩擦,让你痛不欲生,但爬起来之后,你会发现自己不一样了的书。
首先,把那些花里胡哨的,号称“七天写出流行歌”、“作曲速成宝典”之类的玩意儿,从你的购物车里删掉。立刻,马上。那些是安慰剂,是精神鸦片,是让你产生“我在学习”的幻觉,实际上在浪费你最宝贵的资源——时间,以及那点可怜的初始热情。

想作曲?先老老实实给我去练“内功”。
内功心法第一本,就是那本传说中能用来防身的蓝色砖头——斯波索宾的《和声学教程》。是的,苏联人写的,厚,硬,每一个字都透着西伯利亚的寒风。很多人怕它,觉得枯燥,觉得过时。我告诉你,这是偏见。你连最基础的功能和声都没摸透,连个V-I进行都写不顺溜,就想去玩什么爵士和声、玩什么调式?做梦呢。
这本书不是让你“读”的,是让你“啃”的。每一章,每一个谱例,每一个练习题,你都得用铅笔,在五线谱上,一个音一个音地写出来。错了?擦掉重写。写到吐为止。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和声的本质是一种肌肉记忆,一种本能反应。当你看到一个和弦,脑子里不是想着“这是几级”,而是能立刻“听”到它的色彩,它的倾向,它下一步最想去哪里。这个过程,没有任何捷径。斯波索宾就是你的陪练,一拳一拳,把这些规则打进你的骨头里。等你把这本砖头啃下来,你会发现,你听歌的方式都变了,你能“看”到音乐的骨架。
内功心法之二,福克斯的《对位法教程》。如果说和声是纵向的“和弦”,那对位就是横向的“旋律”。巴赫为什么是神?因为他把对位玩到了极致。这本书,更老,更古典,更不近人情。它会教你怎么让几条独立的旋-律-线,像优雅的舞者一样,既保持自己的个性,又完美地交织在一起,和谐共存,互相成就。
啃这本书的过程,会让你对旋律写作的理解发生质变。你写的不再是孤零零的一条线,而是在一个多维空间里思考。你会开始注意线条的起伏、节奏的互补、音程的张力。这玩意儿练久了,你随便哼个动机,脑子里就能自动生成好几条漂亮的应答句。这才是作曲。
好了,内功练得差不多了,没死的话,我们来谈谈招式。
招式秘籍第一本,我首推勋伯格的《作曲基本原理》。别被“勋伯格”这个名字吓到,以为里面全是十二音、无调性。恰恰相反,这本书是他晚年在美国教书时写的,极其传统,极其讲究“逻辑”。它讲的不是那些玄乎的“灵感”,而是非常具体、可操作的音乐动机发展技术。
一个短短的动机,怎么通过重复、模进、倒影、逆行、减值、增值……像细胞分裂一样,生长成一个乐句,一个乐段,甚至一整首奏鸣曲?这本书会把这个过程掰开了、揉碎了,喂到你嘴里。它就像一个精密的机械图纸,告诉你一个音乐创意是如何被“建造”出来的。这本书不厚,但每一个字都值得你反复琢磨。看完它,你再也不会抱怨“我有一个动机但不知道怎么写下去”了。因为路,勋伯格已经给你指明了,而且指了无数条。
如果你的野心不止于此,想玩点大的,写个乐队什么的。那两本“圣经”你得供起来。一本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管弦乐配器法原理》,另一本是更现代、更全面的塞缪尔·阿德勒的《配器法教程》。
老里姆斯基那本,经典,优雅,充满了十九世纪的浪漫气息。他会告诉你,双簧管的声音像什么,法国号在什么音区最好听,弦乐组怎么样才能发出天鹅绒般的音色。这本书充满了画面感,与其说是教程,不如说是一位老船长在给你讲大海上不同风暴的故事。而阿德勒的,更像一本现代武器说明书。它更全面,更细致,从古典乐器到现代打击乐,无所不包,谱例也更新。两本结合着看,一本帮你建立乐器音色的想象力,一本给你提供详尽的技术参数和实践范例。
最后,我想聊点“心法”之外的“心法”。
当技术积累到一定程度,你会遇到新的瓶颈——“写得都对,但就是不好听”。这时候,你需要一些能敲打你灵魂的书。
我推荐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诗学》。这不是一本技术书籍。这是这位二十世纪的音乐巨匠,对他自己创作的思考,对音乐本质的诘问。读这本书,你会感觉像在和一位大师深夜对谈。他谈论秩序与混乱,谈论传统与革新,谈论艺术家的使命。这本书不会教你任何一个和弦怎么连接,但它可能会在你某个辗转反侧的夜晚,给你当头一棒,让你想明白,你到底为什么而写作。
还有一本,可能有点偏门,但我觉得对现代人极有价值——阿诺德·勋伯格的《十二音作曲入门》。我不是让你去写十二音,大部分人也不需要。但是,这本书所展示的那种极致的、严谨的、逻辑化的创作思维,是所有作曲者都应该学习的。它告诉你,即使在最没有“调性”束缚的情况下,音乐依然可以,也必须,建立在严密的结构之上。这种思维方式,可以让你在任何风格的创作中都受益匪D穷。
书,就先说这么多。再说就消化不良了。
记住,这些书不是你的“老师”,它们是你的“对手”,是你的“磨刀石”。不要指望舒舒服服地读完它们。你要跟它们搏斗,在纸上跟它们厮杀。把谱例弹烂,把练习写满几大本。这个过程,孤独,痛苦,且漫长。
但相信我,当你某一天,脑子里的一段旋律,能行云流水地在指尖流淌出来,并且你知道它为什么好听,知道它如何能发展得更漂亮,知道该用什么乐器来表达它最合适……那一刻的狂喜,会让你觉得之前所有的折磨,都他妈的值得。
现在,关掉这篇文章,去挑一本,然后开始啃吧。别只是收藏。
本文由用户 好好学习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5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