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说,我这些年,在书店、图书馆,在自家客厅里,在那些小脑袋瓜的枕边故事时间里,算是见识了个够。真正能让孩子两眼放光,甚至放下手里那块怎么都舍不得松开的乐高,扑到你怀里非要你再讲一遍的,绝不是我们大人“精心挑选”的那些“你应该读”的书。不,他们有自己的喜好,有他们独特的雷达,能精准地捕捉到那些能触动他们内心深处,能满足他们最原始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文本。
所以,我今天想说的,不是一本本书的罗列,而是一种心法。我们得学会“读懂”孩子,甚至让自己暂时变成一个孩子,去感受他们的世界,再去给他们找书。不然,那些书买回来,再精美,再昂贵,也只是书架上的摆设,蒙尘的命运。

第一类,也是最最重要的一类,我称之为“异想天开,放飞自我的狂想曲”。别小瞧那些看似荒诞不经的绘本,那些故事情节完全不符合逻辑的图画书。恰恰是这些,它们打开了孩子想象力的大门。比如说,你见过孩子读《野兽国》时,眼神里那种“我就是国王”的霸气吗?莫里斯·桑达克的这部经典,让那些小野兽们咆哮着、跳着舞,可不就是孩子内心深处那个偶尔暴躁、需要被理解的自己吗?他们能从主角麦克斯身上找到共鸣,并且在故事的结尾,感受那种被爱包围的温暖。再比如,《和爸爸一起散步》那种带着诗意与哲学意味的作品,画面简单却意境深远,让孩子跟着爸爸的脚步,去感受世界的广阔与亲情的温度。这种书,不光是看,它是在体验。
还有那些关于“小人物大梦想”的故事。孩子天生对那些“不可能”的事情感兴趣。一只小老鼠如何去太空探险?一块石头如何环游世界?这些故事,给了他们超越现实的勇气。它告诉他们,哪怕自己再渺小,也能有大大的梦想,只要敢想敢做,一切皆有可能。我强烈推荐安东尼·布朗的绘本,他的画风独特,带着点超现实主义,却能精准捕捉到孩子细腻的情感世界,比如《我爸爸》、《我妈妈》,那种对父母的温情描绘,简直是直击心灵。我家小不点每次翻到《我爸爸》,都要摸摸书页上爸爸的“强壮的腿”,那种具象的爱意,文字是表达不出来的。
接下来,是那些能让他们“哈哈大笑,忘乎所以的解压神器”。别忘了,孩子也需要释放压力,需要纯粹的快乐。那些搞笑的、滑稽的、甚至有点无厘头的故事,简直是他们的精神食粮。像《屁股山》、《内裤超人》这类书,大人听起来可能觉得有点“俗”,但你看看孩子们的反应?他们会笑得前仰后合,会指着书页上的屁股大喊“噗!”,那种原始的、无拘无束的快乐,是任何说教都给不了的。而且,这种书往往能迅速拉近你和孩子之间的距离,成为你们共享的“秘密语言”。通过这种“低俗”的幽默,孩子反倒更容易接受你接下来要讲的那些“有意义”的故事。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那些“探索世界,满足好奇心的百科全书”。但这里的“百科全书”可不是指枯燥的文字堆砌。而是那些用生动的故事、精美的图画、巧妙的互动来呈现知识的书籍。比如《神奇校车》系列,弗瑞丝小姐带着一群孩子,坐上能变大变小、上天入地的校车,去探索人体内部、去海底世界、去外太空。知识点融于冒险之中,让孩子在惊险刺激的旅程中,不知不觉就学到了科学常识。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远比死记硬背来得有效,也来得有趣。再比如,那些立体书、翻翻书,它们通过巧妙的机关设计,让知识变得触手可及,孩子的小手在翻动、拉扯、按压之间,就掌握了新的概念。
还有一类,我发现孩子特别喜欢,就是那些能让他们“发现自我,理解他人,关于成长与情感”的故事。很多时候,孩子的情绪是我们大人难以捉摸的,他们会恐惧、会嫉妒、会愤怒,但他们不知道如何表达。而一本好的故事书,能成为他们的“情绪出口”。比如关于友谊的《小猪佩奇》系列(虽然是动画,但它的绘本也极受欢迎),关于面对分离的《獾的礼物》,关于接纳差异的《古利和古拉》。这些书用温柔的语言,把那些复杂的情感娓娓道来,让孩子知道“原来我不是一个人有这种感觉”,从而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理解别人的感受。当你和孩子一起读这样的书时,你会发现,他们会不自觉地代入角色,甚至会告诉你他们自己的小秘密,那扇心门,就这么悄悄打开了。
我们家小不点,有一阵子迷上了恐龙。我就给他找各种关于恐龙的绘本、科普书。但最让他着迷的,不是那些冰冷的学名,而是《恐龙宝宝爱妈妈》这种带着温情脉脉的故事。他会想象恐龙妈妈怎么保护小恐龙,会问我“是不是所有妈妈都爱宝宝?”你看,知识和情感,就这样自然而然地交织在了一起。
说到底,给孩子选书,核心就一个字:好玩。
你不能把阅读变成一种任务,一种“必须完成的功课”。那样,再好的书,也会变得索然无味。要让孩子觉得,阅读是一种探险,一种游戏,一种享受。
所以,我的建议是:1.让孩子自己选。带他们去图书馆、书店,让他们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凭借直觉去挑选。你可能会惊讶于他们的品味,也可能会发现他们选了一些你觉得“没营养”的书。没关系,先尊重他们的选择。他们的好奇心,就是最好的向导。2.多读几遍也无妨。孩子喜欢重复。一本他们喜欢的书,可能要你讲上几十遍,甚至几百遍。别觉得烦,每一次重复,他们都在加深理解,都在品味细节,都在感受那份熟悉带来的安全感和满足感。他们可能会指出你上一次讲漏掉的某个细节,会纠正你的语调,那说明他们已经完全融入其中了。3.大声读出来,用表情、用声音去演绎。你的声音,就是书的魔法棒。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甚至加上夸张的肢体语言,能让故事活起来。当你的声音在他们耳边响起,书中的世界就跃然纸上,他们的想象力也会随之奔腾。4.和孩子一起讨论。读完一个故事,不要急着合上书。问问他们:“你觉得小狐狸为什么会那么做?”“如果你是主角,你会怎么做?”“你最喜欢哪个角色?”这些开放式的问题,能激发他们的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也能让你更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5.不设限。男孩也可以读公主的故事,女孩也可以读冒险的科幻小说。不要用性别、年龄、题材去框定他们。只要是孩子感兴趣的,只要是能让他们快乐的,就是好书。
说真的,每一次和孩子一起阅读,对我来说,都是一次重返童年的奇妙旅程。那些被我们大人世界逐渐磨平的棱角,那些被现实压抑住的天真与好奇,都在那一刻,重新被点燃。看着他们明亮的眼睛,听到他们咯咯的笑声,感受到他们依偎在你怀里的那种信任与依赖,你会觉得,这世间再美好的事情,也莫过于此了。
所以,如果你问我小孩推荐哪些书籍?我会说,去找到那些能让他们眼睛里闪着光的书,那些能让他们不自觉地发出惊叹的书,那些能让他们翻来覆去也舍不得放下的书。这样的书,才是孩子真正“推荐”的书,因为,它们直接触摸到了孩子的灵魂深处,成了他们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宝藏。而我们作为大人,能做的,就是做一个耐心的引路人,为他们点亮这盏灯,然后,看着他们,在书海中,自由自在地翱翔。这不就是最好的,对孩子的投资吗?
本文由用户 好好学习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5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