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得说《论语》。这玩意儿估计谁都知道,孔夫子和他的学生们唠嗑的记录。但真读进去,你会发现它讲的不是高高在上的道理,而是实实在在的为人处世。什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什么“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听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啊!小时候背得滚瓜烂熟,长大了才明白,很多时候我们自己都做不到。
然后就是《道德经》。这本老子的书,那真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别看只有五千字,但里面蕴含的智慧,能让你琢磨一辈子。它讲的是天道、人道,讲的是“无为而治”,讲的是“上善若水”。读《道德经》,不能只看字面意思,要用心去体会。体会那种顺其自然、与世无争的境界。但要我说,真要完全做到“无为”,那也太消极了。我觉得老子的“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要顺应规律,该出手时才出手,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大学》、《中庸》也得提一句,它们和《论语》、《孟子》合称“四书”。《大学》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步一步来,先把自身修养搞好,才能谈其他的。而《中庸》讲的是“中和”,就是凡事要掌握好度,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做人也是一样,要保持一颗平和的心,不偏不倚,才能走得更远。但是,我总觉得这“中庸”之道,在现代社会有点过于保守了。有时候,就需要打破常规,敢于创新,才能取得突破。
接下来,想说说《菜根谭》。这本书,与其说是做人书籍,不如说是处世哲学。它用简洁的语言,讲述了为人处世的智慧。比如“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这是一种多么淡然的心境啊!但要真正做到,谈何容易?我们总是被各种各样的欲望所牵绊,很难做到真正的超脱。不过,读读《菜根谭》,至少能让我们在喧嚣的世界里,找到一丝宁静。
还有一本被忽略的好书——《小窗幽记》。它不像前面几本那么严肃,而是更偏向于生活情趣。里面讲了很多关于园林、花鸟、茶酒的知识,也讲了很多关于人生、哲理的感悟。读《小窗幽记》,能让你感受到古人的雅致生活,也能让你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份闲情逸致。我觉得这本书特别适合那些生活压力大的人,读一读,能放松心情,陶冶情操。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书,比如《曾国藩家书》、《颜氏家训》等等,也都是很不错的做人书籍。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为人处世的道理。不过,我觉得读书最重要的,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理解、去运用。古人的经验,不一定完全适用于现代社会。我们要学会批判性思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修养。
但说实话,我觉得现在的人,读书太少了。大家都忙着挣钱、忙着享受,很少有人静下心来,去读一读这些古老的书籍。其实,这些书里蕴含的智慧,能让我们受益终身。它们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世界,能让我们在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时,更加从容、更加淡定。别老是刷手机,看看书吧,真的!
话说回来,读书这事儿,也别太功利。别想着读完就能立刻升官发财。读书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过程,是一种积累沉淀的过程。它能慢慢地改变你的思想、改变你的行为,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就算不能立刻看到效果,但长远来看,绝对是有益无害的。
最后,想说一句,做人啊,最重要的还是真诚。无论读多少书,学多少道理,如果失去了真诚,那就什么都没有了。真诚待人,真诚做事,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才能活得问心无愧。这,可能才是所有做人书籍都想告诉我们的最终道理吧。
本文由用户 大王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5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