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这玩意儿,说实话,挺操蛋的。每天睁眼就是一堆事儿,工作、家庭、人情世故,哪一样不费心?有时候累得像条狗,倒头就想睡。可偏偏又是这些破事儿,把人磨得越来越钝,越来越窄。你发现自己开始重复,说话重复,做事重复,连脑子里的想法都开始重复。这才是最可怕的,感觉自己变成了一个上了发条的木偶。
所以我说,成人读书,首先推荐那些能把你从这种麻木里拽出来的东西。不是鸡汤,鸡汤那玩意儿喝多了血糖高,没啥用。我说的是那种能让你突然“啊”一声,觉得“原来是这样”或者“原来我不是一个人”的书。

比如哲学。别一听哲学就头大,觉得都是些虚头巴脑的词儿。找点儿没那么学院派的,比如讲讲存在主义的,或者古希腊那帮老头儿唠嗑的。看看人家几千年前就在琢磨人生的苦闷、自由的重量、选择的困境。你会发现,你现在纠结的那些事儿,人早都纠结过了,而且想得比你深远多了。读这些,不是为了找到标准答案,而是为了找到角度。换个角度看自己的烦恼,有时候烦恼就没那么大了,甚至有点儿可笑。而且,哲学能给你一种根基,一种面对混沌世界的定力,告诉你不是所有事情都有确定的答案,接受这种不确定性本身就是一种勇气。
再来说说小说。啊,小说!这简直是成年人的避难所和练功房。好的小说能让你彻底逃离自己的鸡零狗碎,钻进别人的人生里去撒野。跟着主人公经历他经历的一切,爱他所爱,恨他所恨,痛他所痛。你在安全的距离里体验了各种可能性,那些你在现实中永远不会、不敢或者没机会体验的生活。这过程中,你的同情心、你的理解力都被悄悄地磨练着。读那些写透了人性的复杂的小说吧,什么《罪与罚》、《百年孤独》、加缪的小说,或者咱们自己的《红楼梦》。你会看到那些幽微的心理、那些不得已的选择、那些命运的嘲弄。读完了,你会觉得,原来人都是这样,都有光明都有阴影,都没那么简单。再看身边的人,看自己,就不会那么苛刻了。你开始理解,理解那些看起来不可理喻的行为背后,也许藏着你不知道的痛楚或者无奈。这种理解,在冰冷的成人世界里,太珍贵了。
还有历史。别以为历史就是一堆枯燥的年代人名。把历史当故事读,读那些波澜壮阔的时代,读那些英雄末路,读那些小人物在大时代里的挣扎。你会发现,人类的愚蠢和智慧、贪婪和无私、光荣和耻辱,几千年来都没变过。你现在面临的很多问题,在历史的长河里都有似曾相识的影子。读历史能给你一种宏大感,把你从眼前的蝇营狗苟里拔出来,看看人类这个物种到底是怎么走到今天的。它能让你谦卑,知道个人在历史面前多么渺小;也能给你力量,看到那些在更艰难时代里依然闪烁着人性光辉的个体。它还能帮你辨别**很多当下看似新鲜,实则早已重复无数次的套路。
别忘了诗歌。我知道很多人觉得诗歌高冷,摸不着头脑。但成熟的生命,需要诗歌的滋养。诗歌不是用来“懂”的,很多时候是用来“感受”的。当你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词穷,无法表达心里的那种模糊的情绪时,一首诗也许就能精准地击中你。那短短的几句,可能是千百年来人类共同的孤独,可能是瞬间的喜悦,可能是无名的乡愁。它用最凝练、最有力量的文字,触碰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读诗能帮你找回那种细腻的感受力,那种不被粗糙生活磨掉的敏感。
甚至,读点儿看起来没那么“深刻”的书也完全没问题。比如讲讲某种手艺的,讲讲某种植物的,讲讲宇宙的奥秘,或者仅仅是一本好的侦探小说。关键在于,它是不是能点燃你一点儿好奇心,把你从日复一日的惯性里拉出来。成年人读书,有时候就像在干枯的土地上找水源,找到一点儿,就能滋润很久。
怎么读?随意点儿!不是为了发朋友圈,不是为了显得自己有文化。想做笔记就做,不想做就划线,或者啥也不做,就是躺着看。看不进去就换一本,没人逼你。有时候,一本书你现在读不进去,不代表它不好,可能只是时机没到。过几年,你经历了更多,心境变了,再拿起它,可能就豁然开朗了。
最重要的是,读书这件事儿,是完全属于你自己的秘密花园。在这里,你可以不戴面具,可以和世界上最聪明的头脑对话,可以体验无限的可能,可以疗愈自己,可以对抗孤独。在这个信息爆炸、注意力被撕扯得支离破碎的时代,能安安静静地拿起一本书,沉浸进去,本身就是一种奢侈的,也是一种有力量的行为。它提醒你,你还有一个内在的世界,那里广阔无垠,等着你去探索。
所以,别再问“成年人该读什么书”这种大而无当的问题了。问问你自己,你现在缺什么?是勇气?是理解?是宁静?是想象力?是对抗荒诞的幽默?然后,去找那本能给你这些的书。去冒险吧,在书海里。那将是你在波澜壮阔的成年生活中,最可靠的一艘小船。
本文由用户 大王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5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