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是“必读”,不如说是“值得一读”,甚至, “可能会对你有所启发”。毕竟,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不同,所需也各异。我自己的读书经历告诉我,那些真正对我产生深远影响的书,往往不是别人推荐的“必读”,而是我在某个特定的时刻,因为某种特定的需求或兴趣,偶然遇到的。
先说说那些年被“必读”光环笼罩的经典吧。《红楼梦》肯定是绕不开的一座大山。你说它讲的是什么?家族兴衰?爱情悲剧?人性的复杂?或许都有。但对我来说,高中时读它,更多的是一种负担。背诵那些诗词歌赋,理解那些人物关系,只为了应付考试。直到后来,经历了一些人情世故,才慢慢体会到曹雪芹笔下的世态炎凉,人情冷暖。那时候再读,才觉得那些文字,仿佛是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

还有《百年孤独》。马尔克斯的天马行空,魔幻现实主义,确实让人叹为观止。但说实话,第一次读的时候,我简直要崩溃。密密麻麻的人物关系,混乱的时间线,让我感觉自己像掉进了一个迷宫。但后来,我渐渐明白,马尔克斯想要表达的,不仅仅是一个家族的命运,更是一个民族的苦难和挣扎。那份孤独,那份彷徨,深深地触动了我。
再说一些“实用”点的书。比如,经济学相关的书籍。如果你想了解世界的运作方式,了解社会财富的分配规律,经济学是必不可少的。但经济学的书籍,往往枯燥乏味,充满了各种模型和公式。我自己也曾经啃过几本厚厚的经济学原理,但很快就放弃了。因为我觉得,理论的东西,离现实生活太远了。直到我开始关注一些经济学家的专栏,阅读一些财经新闻,才慢慢把那些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比如说,我开始关注房价的涨跌,股市的波动,以及各种政策对经济的影响。这样一来,经济学就变得有趣起来了。
心理学的书籍,也是我强烈推荐的。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情绪,了解自己的行为模式,以及更好地与人相处。我曾经读过一些关于认知偏差的书籍,让我意识到,我们的大脑经常会犯一些错误,导致我们做出错误的判断。比如,我们会过度自信,会受到锚定效应的影响,会陷入证实偏见等等。了解这些认知偏差,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理性地思考问题,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另外,历史类的书籍,也是必不可少的。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过去的错误和教训,从而避免重蹈覆辙。但历史的书籍,往往充满了各种政治斗争和阴谋诡计。很容易让人感到厌倦。我自己比较喜欢读一些人物传记,通过了解历史人物的生平和事迹,来感受历史的脉搏。比如,我曾经读过关于丘吉尔的传记,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一个人的信念和勇气,可以改变历史的进程。
当然,除了这些“经典”和“实用”的书籍,我还想推荐一些看似“无用”的书籍。比如,诗歌和小说。诗歌可以陶冶情操,小说可以拓展视野。阅读诗歌和小说,可以让我们体验不同的情感,了解不同的文化,从而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我自己非常喜欢读海明威的小说,他的简洁有力的文字,深深地吸引着我。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对人性的探索。
其实,所谓的“高分必读书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重要的是,你要找到那些能够触动你内心,启发你思考的书籍。读书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世界,从而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所以,放下那些“必读”的标签吧。去书店逛逛,去图书馆看看,或者在网上搜索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籍。随便翻翻,随便看看,或许你就会发现,那些真正适合你的书,就隐藏在其中。记住,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提升自己,丰富人生。
读什么书,其实取决于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成为一个博学多识的人,那就多读一些经典书籍;想成为一个精通专业的人,那就多读一些专业书籍;想成为一个快乐幸福的人,那就多读一些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书籍。
读书,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希望你也能在阅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和意义。
本文由用户 好好学习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5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