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坐在电脑前敲下这些字,心里有点儿像揣了只小兔子,跳得挺欢的。怎么说呢,这“联络员”三个字,在我看来,不只是个名头,更像是一个班级的神经末梢,得灵光,得靠谱,还得有点儿温度。我们这个班级,大家性格各异,背景不同,凑在一块儿,本身就是件挺奇妙的事儿。但大家有没有过那种感觉?有时候,一些明明挺重要的信息,就悄无声息地溜走了;或者有些小小的误解,只是因为一句话没说明白,就让大家心里犯嘀咕。
我就特别在意这些“溜走”和“犯嘀咕”的瞬间。我这个人吧,没什么惊天动地的爱好,但就是喜欢把周围的事情理清楚,让大家都能少走点儿弯路,少操点儿不必要的心。比如,老师随口提到的一个资料提交日期,群里刷得飞快,可能转眼就看不见了;或者学校出了个什么新的规定,条条框框一大堆,看得人头大。这时候,要是有个人能站出来,把这些零零散散的信息拾掇拾掇,掐头去尾,拎出重点,再用大家听得懂、乐意听的方式传达出来,那该省多少事儿啊!这不就是联络员干的活儿吗?

我觉得我挺适合干这活儿的。为啥?首先,我这个人,天生带点儿“管家婆”或者“居委会大妈”的属性(别笑,这是真话)。喜欢沟通,也善于沟通。跟人打交道,不怵,也愿意花时间和耐心去倾听。我知道,当联络员,不只是传话筒,更得是块海绵,能吸纳大家伙儿的各种声音、各种问题、各种情绪,然后还得像个过滤器,把那些需要反馈的、重要的信息提炼出来,再像个扬声器,把老师和学校的声音清晰、准确地传达到每个人耳朵里。这个过程,沟通效率是关键,但沟通里的“人情味儿”同样重要。生硬的通知谁都会发,但怎么让大家觉得这个信息跟自己有关,怎么让大家愿意去执行,这才是真本事。
我的耐心和细心,我觉得是做好联络员的两大法宝。耐心听人说话,不急着打断,哪怕对方说得有点儿乱,也能试着去理解对方想表达什么;细心看各种通知,不放过那些容易被忽略的小字,比如附件在哪里,表格格式是啥,是扫描件还是原件。这些都是魔鬼藏在细节里,一个不注意,可能就给人家添了麻烦。我愿意花这个时间,也相信自己能做到。而且我记性还不赖,重要的事儿,敲在小本本上也好,设个提醒也好,总能想办法不落下。
再说说责任心吧。我知道,联络员听着是为大家服务,但本质上,它是一份责任。既然接了这个活儿,那就得对得起大家的信任,对得起这份责任。出了什么事儿,或者信息没传到位,影响到的可不是我一个人,是整个班级。所以,一旦成为联络员,我会把它放在心里很重要的位置,就像对待自己的功课一样认真。该发的文件,一定第一时间发;该通知的事项,一定想办法让更多人看到,听到,甚至点对点地提醒。不是敷衍了事,而是要确保信息的有效触达和理解。
我不是说自己完美无缺,也不是什么社牛,非要当这个联络员出风头。我只是真心觉得,这个位置需要一个这样的人:一个愿意沟通,一个有耐心,一个够细心,一个最重要的是,对班级有感情,愿意为这个集体付出时间和精力的人。我认为我就是那个人。我想成为那座小小的桥梁,让信息在班级里流动得更顺畅,让大家离得更近一点,少一些隔阂,多一些理解。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让我们这个班级,在学习之外,在生活上,也能变得更有秩序,更温暖,更有凝聚力。
把联络员这份责任交给我吧,我会让大家看到我的努力和诚意。这不是一句空话,是我对我们班,对大家的承诺。
本文由用户 好好学习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5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