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嘛,正是从那种大大的、字少画多的绘本世界,往字多一点、章节感冒出来一点的桥梁书过渡的关键时期。有些孩子识字量蹭蹭往上蹿,恨不得一口气读完一本;有些呢,还喜欢抱着绘本不放,反复看那几页喜欢的插图。所以,推荐书得像开杂货铺,啥都有点,看孩子“口味”。
先说那些桥梁书吧,绝对是主力军。像那个《小猪梅西》系列,你知道吗?凯特·迪卡米洛写的。哦哟,别看名字普通,那猪可真不是普通的猪!它喜欢吃吐司配黄油,还惹出一堆让人捧腹大笑的事儿。字不多,句子短,故事却有趣得要命。孩子们捧着书,肩膀一抖一抖的,你就知道他们肯定在偷笑梅西又干了啥傻事。这书好就好在,它让刚开始读章节书的孩子觉得“我能行!”没有那种厚厚的文字墙压迫感,成就感立马就有了。

还有一套,《内裤超人》!哈哈,听到名字就来劲吧?戴夫·皮尔奇写的,这简直是二年级男孩子们(当然也有女孩子喜欢)的圣经!两个四年级的小捣蛋鬼,催眠了校长,让他变成了只穿内裤、披着浴帘斗篷的“内裤超人”。故事荒诞不经,里面还有很多他们自己画的漫画,甚至教你画!里面的笑话有时候挺低俗的(就是小孩子喜欢的那种),但孩子们爱死了,觉得特酷。这书的意义在于,它用最离谱的方式,让阅读变得像玩一样,甚至有点“禁忌”的刺激感,孩子们私下里偷偷传阅,那种感觉,多棒!
科普类也是二年级的香饽饽,但不是那种干巴巴全是知识点的。得有趣,有画面感。《神奇校车》系列啊,那真是经典。别看出了这么多年,它依然能打!坐上那辆校车,忽而缩小钻进人体血管里看看红细胞长啥样,忽而变成鱼游到海底探险。弗瑞丝小姐那个形象,太深入人心了,总能带着孩子们去不可能的地方。这书厉害的地方是,它把抽象的科学概念,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体验。孩子们不是在“学”知识,他们是在“经历”一次奇妙的旅程,知识就这么顺便装进了脑子里。
除了这种一套一套的,单本的经典童话稍微长一点的版本也挺受欢迎。不是那种给幼儿园看的最简化版,而是有更多细节、更丰富语言的。像《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里那些稍微长点的故事,比如《白雪公主》啊、《小美人鱼》啊,有的时候孩子们会为了想知道后面的情节,硬着头皮把字多的地方也读下来。这个阶段,他们对故事性的要求更高了,光有漂亮的图不够,得有引人入胜的情节。
我们书吧里,有时候会放一些中国原创的优秀绘本或者桥梁书。比如《团圆》,讲过年的故事,画面特别美,那种老家的味道,孩子们虽然不一定完全经历过,但那种亲情和年味儿,通过画面和简单的文字,也能感受到。还有一些神话故事改写的版本,不用特别深奥,但能让他们接触到盘古开天、女娲补天这些最基础的文化符号。读自己国家的故事,那感觉是不一样的。
别忘了幽默故事!这个年龄的孩子,对各种恶作剧、出糗的情节毫无抵抗力。除了刚才说的《内裤超人》,像一些讲校园生活里小打小闹、同学之间趣事的书,也很受欢迎。《窗边的小豆豆》虽然文字量稍大一点,但如果孩子能坚持读进去,那种自由、包容的学校生活描写,对他们来说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它不是那种哈哈大笑的幽默,是一种温吞的、带着哲理的温暖幽默。
说起来,挑选二年级的书,不能光看出版社给的“推荐年龄”。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阅读兴趣、识字能力、理解力千差万别。有的孩子可能还在读幼儿园大班级别的绘本,享受那种纯粹的视觉享受和亲子共读的温暖;有的孩子可能已经开始挑战四年级水平的小说了。所以啊,关键还得看孩子自己。
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带他们来书吧啊!让他们自己去逛,去翻,去摸。有时候孩子拿起一本书,可能就因为封面好看,或者标题吸引他,哪怕字对他来说有点多,但如果兴趣到了,他会想办法啃下来。我们大人能做的,就是把这些优秀的、有趣的、题材多样的书摆在他们面前,给他们选择的自由,然后,稍微在旁边引导一下,或者干脆就坐着,看他们沉浸在自己的阅读世界里。那种安静又充满活力的画面,特别美。
总而言之,快乐书吧给二年级孩子们推荐的书,范围挺广的。从简单的桥梁书到稍长的经典童话,从脑洞大开的幽默故事到引人入胜的科普读物,再到有文化韵味的中国原创。重点是故事要有趣,语言要生动,插图要吸引人,最最关键的是,要能点燃孩子阅读的火花。每一本被孩子反复翻阅、爱不释手的书,就是那一刻,对他来说最对的那一本。我们的任务,就是提供这样的可能性,让他们在书的海洋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岛屿。嗯,就这样。
本文由用户 好好学习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5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