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推荐的木心的书

说到陈丹青推荐木心,那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扇原本以为不存在的门。不是那种客气的、随口提一提的推荐,是带着一股劲儿,一股子非得让你知道、非得让你看一看的劲儿。第一次听到他那么大段大段、声色并茂地讲木心,讲《文学回忆录》,讲那些我连名字都没听过的集子,比如什么《散策的艺术》,什么《鱼丽之宴》,心里是有点犯嘀咕的。这老头儿,真有那么神?丹青的嘴皮子,我们是知道的,能说会道,但能把他“折服”到这份儿上的,我得承认,当时有点好奇,也有一点点,你懂的,逆反。总觉得被这么猛烈地“安利”,会不会有点夸张?

但好奇心这东西,一旦被勾起来,就像猫抓绒线团,非得扑上去拨弄几下不可。于是,就从那本据说是“听写本”的《文学回忆录》开始吧。一翻开,哎哟,这哪儿是什么学院派的文学史讲义啊!完全不是!那感觉就像是,你坐在一个老先生的客厅里,他喝着茶,慢悠悠地跟你聊古今中外那些写字儿的人。从荷马到乔伊斯,从诗经到鲁迅,信手拈来,可不是掉书袋,而是真真切切地把那些大人物、那些了不起的作品,用一种特别活泛、特别个人化的方式,跟你说。比如讲尼采,不来那些哲学大词儿,而是告诉你尼采“那股劲儿”,讲他如何像个孤独的贵族一样走路。讲到陀思妥耶夫斯基,也不是分析他的思想体系,而是描绘出那些人物的“痉挛”,那种深入骨髓的悲凉和荒诞。

陈丹青推荐的木心的书

木心的语言,真的,是另一个层面的东西。不是现在流行的那种白开水文,也不是刻意雕琢的掉书袋。它有自己的节奏,自己的韵律,干净、精准,而且常常带着一种冷不丁冒出来的幽默,那种幽默不是哈哈大笑的,而是带着一点看透世情的悲凉和狡黠。有时候一个句子能让你反复咂摸,觉得每个字都放得恰到好处,增一分则嫌多,减一分则嫌少。读他的随笔,比如《琼美卡随想录》里的那些篇章,你会发现他对生活、对艺术、对人性的观察细致入微,而且总能从最不起眼的地方拎出点哲思来。他写纽约的街景,写下雨,写和朋友聊天,都不是简单地记录,而是掺杂着他的思考、他的记忆、他跨越时空的联想。那种跳跃性,那种自由,就像他在文章里说的,“我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中也偏要写字的人。”这份倔强,这份精神的独立,太打动人。

丹青推木心,我觉得很重要一点就是推他的那种孤独。木心先生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孤独中度过,早年在国内的坎坷,后半生在纽约的清贫和默默无闻。但他的孤独不是凄风苦雨式的自怨自艾,而是一种主动的选择,一种精神上的贵族气。他“藏”起来,不是逃避,而是为了更好地成为自己,更好地观察世界。他的文字里流淌着悲伤,流淌着看破的苍凉,但底下总有一股子不服输的硬气,一股子对“美”的近乎顽固的追求。他讲莎士比亚的悲剧,讲巴赫的音乐,讲希腊的雕塑,眼睛里是有光的,那种光穿透了时代的风尘和人世的凉薄。

陈丹青说木心是他的老师,这话说出来,分量极重。不光是因为木心是他的长辈,更是因为在精神层面,木心给丹青,也给我们这些后来读他书的人,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可能性。在那个时代,大家都在追逐,都在迎合,都在想办法“成功”,而木心却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写他的“文学”,写他的悲观,写他的美学。他用自己的方式,证明了,噢,原来一个人还可以这样活,还可以这样写。他的文字是私人的,是跟自己对话,跟古人对话,跟星星月亮对话的。它不着急让你懂,也不讨好你。可一旦你进入了他的频率,那种感觉就像找到了一位失散多年的知己。

记得读《从前慢》那首诗,就短短几句,却能把人拽回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时空。“从前的日色变得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这简直就是对当下这个快餐时代的一个温柔却有力的反击。木心先生的诗,也跟他的散文一样,不走寻常路。他有很多句子,单拎出来,就像格言,或者像某种禅语。比如“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但很愉快”。多矛盾,多有力量!这不就是他一生写照嘛。看透了人世的荒凉和无常,却依然能从中咂摸出滋味,依然能保持一份从容和甚至带着点俏皮的愉快。

丹青推荐木心,与其说是推荐“书”,不如说是推荐一种“人”,一种“活法”,一种“精神”。他推的,是木心身上那种遗世独立的姿态,那种对艺术的纯粹热爱,那种即使身处逆境,依然笔耕不辍、灵魂高贵的品质。他反复强调木心的“干净”。不仅仅是文字干净,更是人格干净。在这个泥沙俱下的时代,这份干净,太稀缺了,太珍贵了。所以丹青急啊,急着要把这份干净,这份美好,这份被历史一度埋没的宝藏,捧到世人眼前。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会喜欢木心。他的东西有点儿读者。不是那种读一遍就能完全懂的,需要慢慢品,慢慢嚼。有时候觉得他有点儿故作高深,有点儿孤芳自赏。但他确实有那个资本去孤芳自赏,因为他肚子里有东西,心里有东西,而且他的文字,那种奇崛的想象,那种冷不丁冒出来的金句,是模仿不来的。

对我个人而言,读木心,尤其是丹青推荐的那些,比如《文学回忆录》是打开视野的钥匙,让我看到文学的谱系原来可以这样梳理,这样活生生。而读他的随笔和诗,则更像是一种心灵的洗涤。在他描绘的那些画面里,在他那些充满哲思又带着点孩子气的句子背后,我能感受到一个有趣的、深邃的、饱经沧桑但依然保有童真的灵魂。他不贩卖廉价的鸡汤,也不兜售苦大仇深的悲情。他只是那样,静静地写着,把那些旁人或许忽略的美好、荒诞、悲伤、智慧,一一捡拾起来,用他特有的语言,呈现给你。

所以,当陈丹青一遍遍地,甚至有点强硬地把木心推到你面前时,别急着抗拒。花点时间,翻开一本,哪怕只是《爱默生家的恶客》或者《马拉格计程车》里的几页,去感受一下那个从晚清走来,经历了民国战乱,经历了特殊时期,又飘零海外的老头儿,他是怎么看这个世界的。他的文字,也许能给你带来一些不一样的光亮,或者一些不一样的思考。至少,你会知道,哦,原来我们这个时代之外,还有这样一种声音,这样一种活法,这样一种,不可复制的,。而这份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陈丹青的“喋喋不休”,才让更多的人得以窥见一二。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本文由用户 好好学习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5018.html

(0)
好好学习好好学习

相关推荐

  • 中年人必读的经典书籍

    一、探索自我,寻找方向 中年时期,很多人会经历职业倦怠、人生迷茫等问题。这时候,阅读一些关于自我探索、人生哲学的书籍,能够帮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找到人生的新方向。 《牧羊少年奇幻之…

    2025年3月24日
    03
  • 高1必读书:开启青春阅读之旅

    步入高中,开启人生新篇章的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将接触更广阔的知识领域。阅读,是汲取知识的最佳途径。精心挑选的书籍,不仅能提升语文素养,更能拓展视野,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份…

    2025年4月22日
    00
  • 12岁一15岁必读的书

    探索世界,增长见识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求知欲旺盛,对世界充满好奇。一些优秀的科普读物可以帮助他们拓展视野,了解宇宙的奥秘,自然的奇妙,以及科技的力量。 《万物简史》:这本书以通俗易懂…

    2025年4月4日
    00
  • 45年级必读课外书

    一、点燃想象力:奇幻冒险之旅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对奇幻世界充满了好奇,推荐一些充满想象力的冒险故事,带他们开启一段奇妙的旅程。 《哈利·波特》系列(J·K·罗琳):这部风靡全球的魔…

    2025年4月16日
    00
  • 初入职场的书籍推荐

    首先要推荐的是一些职场通用技能相关的书籍,这些书籍能够帮助你建立良好的职业素养,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能受益匪浅。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绝对是职场经典之作!它能够帮助你建立…

    2025年2月9日
    00
  • 朝鲜战争的书籍推荐

    首先推荐的是经典必读系列。这部分书籍大多出自知名学者或当事人,提供了非常全面的视角和翔实的资料。 《朝鲜战争》(王树增):这本可以说是入门必读了。作者以宏大的叙事和通俗易懂的语言,…

    2025年1月26日
    02
  • 炒股新手必看的书:我的血泪教训清单

    别跟我说那些高大上的金融理论,什么有效市场假说,什么行为金融学,听着就头大。我不是学者,我就是个被股市教训得鼻青脸肿的小韭菜,想用最实在的话,告诉你哪些书,真能让你少走弯路,少亏点…

    2025年7月1日
    00
  • 初中必读书目有啥

    最近好多小伙伴私下问我,初中阶段应该读哪些书?别急,这份初中必读书目清单请收好!结合教育部推荐目录和一些我的私藏好书,希望能够帮助你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向,在书香中度过美好的初中时…

    2025年3月1日
    00
  • 好书推荐及理由100字

    首先推荐的是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这本书真的超级治愈!浪矢爷爷的杂货店,为迷茫的人们提供建议,串联起一个个温暖的故事。情节设计巧妙,读完后内心充满感动,强烈推荐给所有需要被治愈…

    2025年1月23日
    07
  • 以“必看的书推荐”为题

    书单这东西,其实挺私人的。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太正常了。所以,我不想列一个冷冰冰的、看起来特别“正确”的书单。我想聊的,是那么几本,读完之后,感觉自己脑子里的某个零件被“咔哒”一声…

    2025年7月3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