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书籍高中

真的,不是老师塞过来的单子,也不是网上流传的“经典书目”,那些玩意儿大多冷冰冰的,闻着就一股子应付的味道。我说的,是那种悄悄溜进你世界,然后轰隆一下把你震醒,或者就静静地、但顽固地给你内心添了块砖的书。比如当年,第一次读余华的《活着》。操,那是什么感觉?像被人拽着头发,摁进黄河里,呛水、挣扎,但又不得不看清楚河水里漂的都是些什么。富贵的一辈子,怎么能惨到这个份上?可他就是活着,坚韧得不像话,像野草一样,怎么踩都踩不死。读完书,我抬头看看教室里灰扑扑的天花板,再看看窗外,连路边的狗尾巴草都仿佛有了点不一样的色彩。不是变得绚烂,而是那种,即便在泥地里,也努力伸展的顽强。那种瞬间让你觉得,自己面对的那点破事儿,好像也没那么天塌下来一样。

再来,高中嘛,逃不掉的是各种升学压力,各种人际的微妙。那时候特别迷马尔克斯,读《百年孤独》。那个家族的兴衰史,魔幻得不行,可又真实得可怕。布恩迪亚家族的人,孤独了一百年,重复着祖先的命运,被孤独感像传染病一样缠绕。书里那种浓烈的孤独、那种轮回的宿命感,在青春期那种荷尔蒙乱窜、觉得自己不被理解的时候,读起来特别有共鸣。感觉自己不是一个人在对抗世界,而是,好吧,孤独是人类的普遍命运,甚至能被写得这么波澜壮阔、这么魔幻。它不是告诉你答案,但它提供了一种理解世界、理解自己处境的全新视角。你知道,原来孤独也能如此丰盛

必读书籍高中

还有那些让你脑子炸裂的书。高中物理化学已经够烧脑了,但那些书带来的“烧脑”完全不一样。比如当年偷偷在宿舍看的《时间简史》。霍金!光是这个名字就自带光环。看的时候,很多地方根本看不懂,像在看天书,但时不时蹦出来的几个概念,比如黑洞、比如宇宙的起源,就像星星一样,一下子照亮了你思维的暗角。你会开始好奇,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种对终极问题的探索,比任何考试题目都来得有魅力。它不是给你标准答案,而是激发你的好奇心,让你愿意去追问、去思考,即便答案遥不可及。那时候觉得,人活着,就该有点这种仰望星空、追问到底的傻劲儿

当然,高中不是只有沉重和宏大。有时候,你需要的只是一点温暖,一点确认,确认自己不是个怪胎。像《小王子》。那本书,用最简单的语言,讲了最复杂的事。狐狸说,“真正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这句话,当年读到时,像一股暖流流遍全身。高中里,太多东西是用眼睛“看”的:成绩排名、穿着打扮、受欢迎程度。但《小王子》告诉你,连接你和别人、和你自己内心的,是那些看不见的:爱、责任、驯养、仪式感。它提醒你,别忘了用心去看。这本书,薄薄一本,但后劲儿特别足,隔几年再看,又有新的感受,像个老朋友,总能在你需要的时候给你点拨一下。

还有那些小说,带你逃离的。高中生活太逼仄了,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像个牢笼。小说就是通往无数个平行宇宙的门。《霍乱时期的爱情》!马尔克斯又来了。五十年,五十年啊!一个人能等另一个人五十年,而且这份爱,像霍乱一样,又病态又热烈穿透时间和死亡。读的时候简直被震傻了,原来爱情可以这样!不是偶像剧里那种小打小闹,而是一种近乎偏执的信仰和等待。它拓宽了你对情感可能性的认知边界。让你知道,人可以有如此汹涌澎湃、不顾一切的感情。虽然现实中可能遇不到,但知道有这样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慰藉,一种对生活广度的理解。

别忘了那些让你愤怒、让你反思的书。《一九八四》。高中正是对权威、对规则充满疑问的时候。《一九八四》描绘的那个世界,老大哥在看着你思想罪双重思想语言被阉割。妈呀,太压抑了!那种无处不在的监视和控制,让人不寒而栗。它强烈地警示着自由的脆弱思想独立的可贵。读完这本书,再看看周围,看看教科书里某些过于整齐划一的论调,你会忍不住多想一层:什么是真相?谁在定义真相?我有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它像一颗思想的种子,种在你的脑子里,慢慢生根发芽,让你对这个世界保持一种健康的警惕和审视

所以,高中必读书籍?没有标准答案。对我来说,那些“必读”的书,不是因为它们“伟大”或“经典”,而是因为它们在那个特定的年龄、特定的情境下抵达了我。它们有的像火把,照亮前路;有的像解药,缓解焦虑;有的像武器,帮你对抗愚昧;有的像港湾,让你暂时停靠。它们不是额外的负担,而是沉重的学习生涯里,一份难得的馈赠

重要的是找到你自己的“必读”清单。别被别人的推荐束缚,也别觉得读“通俗”的就丢人。能触动你的,就是好书。能让你在试卷和习题的汪洋里,找到一块立足之地,呼吸一口新鲜空气,就是值得读的书。高中三年,是心智快速生长又极度迷茫的时期,书本提供的,是一种超越课堂、超越当下的对话。跟那些伟大的灵魂对话,跟不同的时代对话,甚至,是跟你未来的自己对话。

别把阅读变成任务,变成简历上的一项光荣事迹。让它变成一种本能,一种需求。当觉得疲惫、困惑、甚至绝望的时候,随手抓过一本书,翻开一页。也许里面的一句话,一个故事,就能给你一点力量,一点启发,或者仅仅是一刻的宁静。这些书,它们是你自己的,只属于你一个人,它们在你心里留下的痕迹,谁也拿不走。在那个充满变数、充满压力的年纪,能有这样一些稳固、可靠的“朋友”陪伴,真是件太幸运的事了。去读吧,别犹豫别设限去找到那些只对你而言“必读”的书。它们在那里等着你,等你推开门,走进它们的宇宙

本文由用户 好好学习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4872.html

(0)
好好学习好好学习

相关推荐

  • 2021年初一必读书

    首先,推荐一些能够提升语文素养的经典名著。阅读经典名著,如同与智者对话,可以帮助我们领略语言的魅力,感受文化的熏陶。《西游记》作为四大名著之一,以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精彩纷呈的情节…

    2025年4月4日
    00
  • 二年级科普读物推荐书目

    说起二年级的娃,那好奇心,简直像个装满了问号的小宇宙!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想问,有时候问题还特别刁钻,大人都得挠头半天。这时候,好的科普读物就显得尤为重要,它能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

    2025年6月10日
    00
  • 成功必看的书

    你问我,成功必看的书是哪些?哈,哪儿有什么固定书单!那些网上一抓一大把的“10本书让你财务自由”、“5本书让你走向人生巅峰”,信他们你就输了。真要说“必看”,得看你卡在哪儿,缺什么…

    2025年5月13日
    00
  • 《解锁都市慢生活:我的露营日记与装备分享》

    都市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你是否也渴望逃离喧嚣,拥抱自然?最近我迷上了露营,发现它真是个解压神器!在星空下入眠,清晨被鸟鸣唤醒,这种感觉太治愈了。这篇笔记就来分享我的露营体验和一些好…

    2025年3月11日
    00
  • 六下快乐读书吧推荐书目

    一、拥抱经典,感受文学魅力 经典文学作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阅读经典,如同与智者对话,能帮助我们提升文学素养,培养高尚情操。 1.《西游记》(吴承恩):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

    2025年3月19日
    00
  • 《解锁生活小妙招:提升幸福感从细节开始》

    生活需要仪式感,更需要实用的小妙招。提升幸福感,并非一定要做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从身边的小细节入手,将日子过得精致而美好。今天就来分享一些提升幸福感的小妙招,涵盖衣食住行各个方面,…

    2025年3月14日
    04
  • 关于心理的书籍推荐

    首先推荐的是《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以童话故事的形式,讲述了一只抑郁的蛤蟆在咨询师的帮助下,一步步走出阴霾,重新找回快乐的故事。它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心理咨询的过程,以及一些常…

    2025年1月26日
    02
  • 1~6年级的必读书目

    一年级,别整那些太复杂的东西,孩子们刚开始认字,重要的是培养兴趣。《猜猜我有多爱你》,小兔子和大兔子的对话,简单又温馨,让孩子感受到爱,这比学多少字都重要。还有《逃家小兔》,这本我…

    2025年5月19日
    00
  • 10儿童书籍推荐

    1.《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绘本可以说是亲子阅读的经典之作,通过小兔子和大兔子之间充满温情的对话,展现了爱的表达方式。图画温馨可爱,文字简洁易懂,非常适合睡前亲子共读,可以让孩子感受…

    2025年2月18日
    00
  • 必读书目高一

    一、打好语文基础,提升人文素养 语文作为母语,是所有学科的基础。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提升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蕴…

    2025年3月9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