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书目计划表

说真的,每次想正儿八经地坐下来,给自己列一个必读书目计划表,心底里就泛起一种奇异的混合情绪:既有那种“我要脱胎换骨、成为一个有深度的人了”的壮志豪情,又夹杂着一丝丝对未来可能“咕咕”(放鸽子)的心虚自我怀疑。这玩意儿,与其说是一份“计划”,不如说更像是一张精神世界的愿望清单,或者干脆就是一张自我安慰的废纸,贴在墙上或藏在备忘录里,时不时拿出来看看,提醒一下自己,嘿,你还有诗和远方,别光顾着眼前的苟且

为什么一定要列呢?周围太多人在谈阅读,谈成长,谈那些闪闪发光书单。仿佛不读点什么,你就跟不上这个时代的精神节奏了,就成了信息茧房里的井底之蛙。哎呀,这种群体焦虑真是磨人。但撇开这些外部压力,内心里是真的渴望啊。渴望去那些未曾涉足的文字世界里探险,渴望遇到那些能醍醐灌顶思想,渴望在别人的故事里看到自己的影子,或者找到完全不同的 人生可能。生活已经够平淡,够一成不变了,总得找点什么来打破它吧。

必读书目计划表

于是乎,这个计划表就在我的脑海里,在我敲打键盘的指尖下,缓慢而纠结地成形了。这过程,简直是一场小型炼狱。先是从豆瓣、知乎上那些高赞答案“偷师”,看看大家都在读啥,那些被奉为圭臬经典,那些引领风潮畅销书。什么《红楼梦》啦,什么康德三大批判啦,什么福柯《规训与惩罚》啦。光是听听名字,就觉得脑容量瞬间告急。这些砖头一样厚的书,它们散发着一种庄严不可冒犯气场,让人既心生向往望而却步。把它们写进计划表里,更像是一种仪式,一种对知识的朝拜,至于什么时候能真正翻开,甚至读完,那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除了这些“硬骨头”,我的计划表里当然少不了那些让我真正感到愉悦放松的书。小说是必须的,绝对的精神鸦片。从加西亚·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到村上春树都市孤独症候群,再到东野圭吾悬疑人性探索。这些故事像一个个虫洞,嗖地一下就能把我带离现实世界,让我沉浸在别人的悲欢离合里。那种感觉,就像在炎炎夏日突然跌进清澈的泉水里,沁人心脾。还有那些非虚构,像《枪炮、病菌与钢铁》这种试图解释一切宏大叙事,或者《娱乐至死》这种振聋发聩文化批判,它们像一把把手术刀剖析着这个世界的肌理,让人看清一些潜藏在表象之下的真相。哪怕读得咬牙切齿,甚至有点儿眩晕,但读完之后那种格局打开的感觉,是任何短视频碎片化信息都无法给予的。

当然,计划表里也混杂着一些“不那么高大上”但对我来说意义非凡的书。比如某个摄影师随笔集,字里行间透着对光影生活细腻捕捉;比如一本讲手工面包的书,光是看着里面的图片,闻着想象中的麦香,就能治愈一整天的疲惫;甚至是一本漫画《海贼王》或者《灌篮高手》,那种热血友情的力量,在我脆弱的时候,比任何心灵鸡汤都管用。这些看似边缘的书,它们是我疲惫灵魂栖息地,是我在那些“必读”重压下,得以喘息氧气

列出这张表容易,难的是如何去践行它。生活像一个巨大的吞噬机器,把时间嚼碎了再吐出来,留给你的往往是残渣。通勤路上,是刷手机还是捧书?午餐间隙,是和同事吐槽还是埋头苦读?夜晚降临,是追剧放松还是挑灯夜战啃一本艰深哲学?大多数时候,懒惰舒适赢了。那张必读书目计划表呢,就静静地躺在那里,像一个沉默的伙伴,也像一个温柔的责备者。看着它,有时会惭愧得脸红,有时会突然心血来潮,随手抓起一本,读个几页,又因为某个突发事件被打断。阅读就这样变得零零散散断断续续,像涨潮退潮的海水,永远无法填满那个巨大的清单

但仔细想想,完成度真的重要吗?那个“必”字,它到底代表了什么?是所有人都说重要,所以你必须读?还是在某个特定的时刻,某本书对你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让你觉得非读不可,它成为了你当下的“必读”?我倾向于后者。那个“必”,是主观的,是流动的,是基于你此时此刻的困惑、你的好奇、你的心灵所需。对我来说,在某个迷茫的阶段,一本讲存在主义的书可能是必读的;在某个失落的时刻,一本温暖治愈的小说就是必读的;在某个对世界感到愤怒的时候,一本历史书可能就是必读的。它们不必是鸿篇巨制,不必是名列前茅,只要它能触动你,能启发你,能让你产生哪怕一丝丝的共鸣思考,那它就是属于你此时此刻的必读

所以,我的必读书目计划表,它不是一份死板的作业,而是一份活泼的邀请函。邀请我跳进一个个文字编织的世界,去体验,去感受,去思考。它提醒我,在这个喧嚣的时代,总有一些宁静的角落,总有一些深刻智慧,等待我去发现。它不是用来衡量优秀与否的尺子,而是我通往未知地图,是我滋养灵魂食谱

看着这份永远不可能真正读完的计划表,心里反而升起一种释然。没关系,即使只读了其中的百分之几,即使很多书只读了开头,即使有些书要反复读很多遍才能略懂皮毛。重要的不是数量,不是速度,而是那些文字在我心里留下的痕迹,那些思想激起的涟漪。每一次翻开书页,每一次在字里行间迷失寻找,都是一次与自我与世界深度对话。这份计划表,它就在那里,像一个温柔的守望者,守望着我的阅读之旅,我的精神远航。它是我对知识渴望,是我对生活热爱,是我成为更好自己小小野心具象化。它是我必读书目计划表,也是我的阅读自画像

本文由用户 好好学习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4624.html

(0)
好好学习好好学习

相关推荐

  • 宝宝教育书籍推荐

    0-1岁:感知世界,触觉和视觉的启蒙 这个阶段的宝宝主要依靠触觉和视觉来感知世界,因此选择书籍时应注重色彩鲜艳、图案简单、材质安全的特点。 布书/触摸书:柔软的材质,鲜艳的色彩,丰…

    2025年3月2日
    00
  • 成年人必读书

    一、提升认知,拓展思维 认知就像地基,决定了我们能建多高的楼。《思考,快与慢》丹尼尔·卡尼曼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我们大脑的两种思考模式:系统1和系统2。了解这些认知偏差,能够帮助…

    2025年4月14日
    01
  • 初二下册语文必读书

    首先,我们要明确必读书目的重要性。初二下册语文教材选取的文学作品,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经典之作,代表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文学成就。阅读这些作品,不仅能够提升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

    2025年4月13日
    00
  • 精选书籍推荐

    首先推荐的是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这本书真的无需多言,经典之作。它以一间能够穿越时空的杂货店为背景,讲述了不同时代的人们通过书信交流,互相倾诉烦恼、寻求帮助的故事。情节设计巧妙…

    2025年2月24日
    00
  • 12岁女孩书籍推荐

    奇幻冒险类,永远是孩子们的心头好。这个年龄段的女孩,对魔法、冒险和未知世界充满了向往。推荐《哈利·波特》系列,这套书陪伴了一代人的成长,它构建了一个充满魔法和奇幻的世界,让孩子们在…

    2025年2月19日
    00
  • 12岁女孩读书推荐

    一、奇幻冒险,点燃想象力 这个年纪的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奇幻冒险类书籍能够满足他们对未知的探索欲望,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哈利·波特》系列:这套书不用多说,绝对…

    2025年2月22日
    00
  • 初一课外书必读

    一、点燃阅读激情:趣味小说开启想象之旅 对于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保持对阅读的兴趣至关重要。《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无疑是打开阅读之门的金钥匙。罗尔德·达尔的奇思妙想,将带你进入一个充…

    2025年4月17日
    00
  • 大学生应读的书推荐书单

    我不是什么书评家,也没那么多高深的理论。以下推荐的书单,都是我自己读过,觉得真正有启发、有意义的,或者,纯粹觉得有趣的。风格嘛,可能有点杂,但绝对真诚。 先说说文学吧。别一听文学就…

    2025年6月22日
    00
  • 北大校长推荐的书

    首先最吸引我的是人文社科类书籍。蔡元培校长曾提倡兼容并包,重视人文教育,他推荐的书籍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比如《四书五经》,虽然是古代典籍,但其中蕴含的哲理和智慧,对为人处世、提…

    2025年1月25日
    00
  • 表面处理书籍推荐

    先说基础。干表面处理,你得懂点电化学,懂点材料,懂点物理化学。这玩意儿是地基,地基不稳,上面盖再漂亮的楼也是空中楼阁。我当年刚入行那会儿,被那些反应方程式、电位图搞得焦头烂额,幸亏…

    2025年6月27日
    01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