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看的课外书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当年准备高考那会儿,哪有什么闲工夫“必看”课外书?卷子堆得比人高,每天脑子里除了三角函数就是古文翻译,连做梦都可能梦到阿伏伽德罗常数。但恰恰是在那种令人窒息的忙碌和一望无际的题海里,几本书,真的,就像救命稻草一样。它们不是为了让你多背几个段子、多拿几分作文素材,而是为了告诉你,这个世界还有别的样子,你自己也还有别的可能。

这些书,不一定在考纲里赫赫有名,有些甚至看起来和应试八竿子打不着。但我敢说,它们在你大脑变成一台刷题机器之前,或者当你觉得前途一片灰暗、自己不过是个考试的工具时,能给你喘一口气的机会,甚至,重新找到活着的实感

高考必看的课外书

第一本,我要扔出来的是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妈呀,第一次翻开,那种扑面而来的魔幻、那种孤独,简直了!何塞·阿卡蒂奥·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故事,在马孔多这个虚构的小镇上,时间似乎是螺旋上升的,甚至有点黏稠、有点停滞。读着读着,你会觉得现实世界的线性、按部就班突然变得索然无味。高考的倒计时、今天完成多少任务、明天还要背什么——这些在马孔多那个充满奇迹与衰败的世界里,显得那样微不足道。它让你跳出来看自己,看生活。原来孤独可以这样绵延,历史可以这样轮回,而爱情死亡又是如此荒诞真实。这本书的好处是,它彻底拓宽了你的认知边界,让你明白,文学的力量在于构建一个全新的宇宙。高考作文里,那种只会写“努力就会成功”的套话,在读过马孔多的洪流遗忘症之后,你会发现是多么苍白。它提供了一种看待世界和时间的全新视角,这种视角是宝贵的,远超任何应试技巧。而且,它会让你对南美洲,对魔幻现实主义产生强烈的好奇。那种不按常理出牌的叙事,不正是在规训中挣扎的年轻灵魂最渴望的吗?

再来一本,有点刻薄,有点好笑,又扎心到不行的,钱锺书的《围城》。嘿!方鸿渐那个窝囊可爱的形象,孙柔嘉的小心思,唐晓芙的纯真,苏文纨的假清高……这些人物啊,读完你就觉得好像认识了他们好久。钱锺书的文字太毒辣了,又妙趣横生。他描写知识分子的那种面子、那种虚荣、那种进退失据,简直绝了。高考前压力大,读读《围城》,能让你哈哈大笑,也能让你在笑完之后觉得有点悲凉。它告诉你,“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这句话不只适用于婚姻,它几乎是人生隐喻。我们拼命想考进一所好大学,进了大学又想出去;想得到一份工作,得到了又想跳槽。永远在围城内外挣扎。这本书能帮你祛魅,看清生活中那些光鲜背后的真实窘境。它的语言风格,那种引经据典化用无痕,那种机智讽刺,对提高你的语言品味思辨能力,绝对是润物细无声的好处。而且,等你将来进了大学,甚至踏入社会,你会发现《围城》里描写的那些人情世故、那些尴尬境地,真的无处不在

还有一本,可能很多人觉得太沉重,但我认为它提供了一种面对苦难力量哲学,那就是余华的《活着》。福贵的一生,经历了那么多磨难:家道中落、当兵、内战、土地改革、大跃进、饥荒、文革……他身边的亲人一个个离他而去,最后只剩他一个人,和一头老牛。读完,你可能哭得稀里哗啦,也可能觉得心如死灰。但更重要的是,你会看到一种顽强的生命力。福贵仅仅是活着,就是对苦难最大反抗。他没有高喊什么口号,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他只是在卑微坚韧活着。高考备考,说白了也是一种煎熬,一种消耗。有时候会觉得撑不下去,会怀疑这一切的意义。这时候读《活着》,能让你看到,原来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奇迹活着就有希望(虽然福贵的希望很微弱,但那就是他全部的支撑)。它让你更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更理解父辈、祖辈们经历过的岁月。那种平实的不动声色的叙述,却蕴含着排山倒海情感力量,对培养你的文字感染力,也是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的。

当然,除了这些大部头,别忘了那些短小精悍的。比如汪曾祺的散文。他写吃的、写草木、写身边的小人物,文字冲淡平和,却意境悠远。在做题做到大脑麻木的时候,读一段汪曾祺,就像在炎炎夏日喝了一碗绿豆汤清凉熨帖。那种对世间万物热爱,对生活情趣捕捉,会提醒你,除了分数和排名,生活还有诗意美好。他的文字非常干净精准,又带着一点俏皮智慧,对于提升你的语言表达观察力,非常有帮助。尤其是作文里想写点有格调不落俗套的东西,汪曾祺能给你灵感

还有诗。找一本你喜欢的诗集,不用全读,就翻到哪儿读到哪儿。可以是李白杜甫,可以是顾城海子,可以是博尔赫斯里尔克。诗歌是语言的精华,是情感的瞬间爆发。它不讲逻辑,不讲道理,它直击你的灵魂。在备考的 兵荒马乱中,诗歌能给你一片净土,让你感受到那些超越眼前的苟且东西。一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些诗句本身就是力量,是光芒。它们告诉你,人不仅仅是理性的存在,更是情感的、有梦想的、追求美的。

为什么要看这些“课外书”?因为高考考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个综合素质,一个精神状态,一个世界的理解。这些书不直接给你标准答案,它们给你的是问题,是思考维度,是感受深度。它们让你在高压之下,还能保持一点点好奇心,一点点独立思考的能力,一点点对美好事物向往

高考是一场马拉松,也是一场淬炼。你不仅要储备知识,更要强健心智。这些书,就是滋养你心智的养料。它们或许不能直接帮你跨过某个知识点,但它们能在你情绪低落时给你慰藉,在你迷茫时给你方向(不是指引具体怎么做,而是告诉你去思考)。它们让你在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应试阶段,偶尔能看到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另一番风景

所以,别再说没时间看课外书了。时间就像海绵里,挤挤总是有的。每天睡前十分钟午饭后一刻钟,甚至上厕所的时间,抓起来读几页。一年下来,你会发现自己不一样了。不是多了几分谈资,而是内心变得更丰盈、更坚韧、更有力量去面对即将到来未知。这些书,是给你自己的礼物,是你在高考这场硬仗中,悄悄积攒起来的精神财富。它们会跟着你,一辈子

本文由用户 大王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4280.html

(0)
大王大王

相关推荐

  • 📚📖 高中生必读的书籍推荐36本 📚📖

    青春期的迷茫和探索,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都可以在书籍中找到答案。精心挑选的36本书籍,涵盖文学、哲学、历史、科学等多个领域,希望能陪伴大家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高中时光。 一、文学滋养…

    2025年3月24日
    00
  • 初二必读书目推荐

    一、名著经典,感受文学魅力 阅读名著是初二语文学习的重点之一。这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洗礼,仍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它们不仅能提升大家的文学鉴赏能力,还能帮助大家理解人生的真谛。 《西…

    2025年3月24日
    00
  • 必读哲学书:开启你的智慧之旅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世界从何而来?我该如何生活?这些终极问题,或许你我都在深夜里独自思考过。哲学,看似高深莫测,实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提供了一种看待世界、思考人生的方式,帮助我…

    2025年4月19日
    00
  • 初升高暑假必读书目

    首先,文学名著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阅读文学名著,可以培养你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写作水平,更能让你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文情怀。 《红楼梦》(曹雪芹):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以其宏大…

    2025年3月2日
    00
  • 初一小学生必读书目

    这时候,阅读,这玩意儿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锦上添花,它得是根定海神针,是盏夜航灯,是能带他们潜入深海、飞向宇宙的秘密武器。小学时候的阅读,或许更多是兴趣启蒙,是认字儿、是看图、是听故…

    2025年5月13日
    00
  • 部编版四年级必读书

    后来长大了,经历多了,再回想小豆豆,才明白那不仅仅是一个淘气包的故事,更是一种教育的理想,一种对孩子天性的尊重和保护。校长小林宗作,简直就是教育界的清流,他耐心倾听小豆豆那些天马行…

    2025年6月30日
    00
  • 建筑类书籍推荐

    入门篇:开启你的建筑之旅 对于刚开始接触建筑的朋友,推荐一些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入门书籍,帮助你快速建立起对建筑的基本认知。 《认识建筑》:这本书堪称建筑入门经典,以简洁的语言和丰…

    2025年2月17日
    04
  • 八年级上册必看的书

    说起八年级,脑子里瞬间跳出各种画面:课桌上堆得小山高的书,突然冒出来的青春痘,还有,那种夹在童年和少年之间,有点儿不上不下的奇妙劲儿。学习难度突然飙升,好像一夜之间所有科目都变了个…

    2025年5月6日
    01
  • 初一阅读必读书目

    所以,今天我就任性一把,不搞什么“必读”的架势,只推荐几本我个人觉得,初一孩子们读了可能会觉得有点意思的书。 首先,我强烈推荐《瓦尔登湖》。 啥?这么高深? 初一就读这个? 别急着…

    2025年6月7日
    00
  • 初中必读书目.

    唉,一提到初中必读书目,我就想起当年被语文老师支配的恐惧。倒不是说这些书不好,有些确实是经典,但那时候的心情,就像被逼着吃不喜欢吃的菜,营养是营养,可就是咽不下去。现在回想起来,有…

    2025年7月1日
    02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