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年必读书目

说句实话,一看到“必读”俩字,我这心里就咯噔一下,总觉得带了点儿任务色彩,硬邦邦的。尤其是给初二的孩子,这个年龄段,你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正是心里头开始冒出点儿小九九、看世界开始带着点儿棱角的时候,你硬塞给他一个单子,“你必须把这些啃完!”总觉得哪儿不对劲。可转念一想,与其让他们一头扎进那些手机短视频、快餐小说里拔不出来,或者被各种“读完这本书提高作文10分”之类的功利宣传绑架,有个稍微靠谱点的指引,似乎也没那么糟。所以,“必读”姑且算是种善意的推荐吧,是我这颗老(也没多老)脑袋瓜里觉得,如果能在初二读到这些书,对孩子往后看世界、看自己,多少能有点儿不一样。

初二是个啥阶段?往前看,还是半大小子小丫头,心思单纯又有点儿混沌;往后看,中考那座山影影绰绰地压过来了,学习节奏蹭蹭往上赶。这个当口,阅读这事儿,就不能只盯着课本那点儿东西转悠了。得拓宽视野,得触碰更深的人性,得开始自己琢磨点儿事儿

初二年必读书目

我心目中的“必读”,首先得有那么几本让你看了觉得“哇塞,世界原来还能这样”的书。比如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别听名字唬人,觉得是不是特枯燥?完全不是!他用一种特调皮又特宏大的视角,把人类几十万年的历史,从非洲智人走到今天,给你捋一遍。不是那种死记硬背的年代人物事件,是他会跟你讲,认知革命、农业革命、科学革命,这些玩意儿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怎么就把人类这个物种推到了今天这步田地。你会开始想,哦,原来钱啊、国家啊、宗教啊,好多都是我们人类自己“想象”出来的东西。这种颠覆感,太重要了!初二正是世界观开始搭建的时候,看看《人类简史》,就像站在一个极高的地方往下看,那些平时觉得天经地义的事情,忽然就有了别的解释。那种感觉,绝了。

然后,得有让你跟不同命运“打个照面”的书。像余华的《活着》。福贵啊,那个老头,他的人生,唉,一言难尽。从少爷到一点点儿滑向深渊,经历各种丧亲之痛,但你看他,怎么就那么活下来了?不是活得好不好,是就那么一口气一口气喘着,看身边的人一个个走了,自己还在。那不是励志鸡汤,那是地面上长出来的东西,扎实得让人心疼。初二的孩子,可能还没怎么见过世界的另一面,看看《活着》,不是让他们消沉,是知道,嘿,人生本来就是这么复杂,甚至有点儿残酷,但人总能找到活下去的理由,哪怕只是为了晒晒太阳,听听雨声。这股子韧劲儿,比啥都强。

说到青春期那点儿拧巴劲儿,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怎么都绕不开。霍尔顿那个小屁孩,太真实了!他看啥都不顺眼,觉得周围都是“假模假式”的大人,想逃离,想去一个没人认识的地方。他骂骂咧咧,他敏感脆弱,他一心想做那个在麦田边上,抓住快要掉下悬崖的小孩子的“守望者”。初二,不就是那个劲儿嘛?看大人世界觉得虚伪,想逃离,又不知道去哪儿。那种孤独,那种困惑,太能理解了。读这本书,就像遇到一个同类,或者说,看到自己心里那些乱七八糟又不愿意给别人看的小想法,被写出来了。这不是教你叛逆,是告诉你,青春期这点儿破事儿,大家都差不多,你不是一个人。而且,文字的劲儿特别足,就像霍尔顿本人在跟你絮絮叨叨,特别带感。

还得有能激发想象力冒险精神的。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老经典了,但那种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对科技的想象,放现在一点儿也不过时。跟着尼摩船长,坐着“鹦鹉螺”号,潜入深海,看那些前所未见的景象,经历惊险刺激的冒险。这不仅仅是故事,是把那种“世界如此之大,我想去看看”的种子,悄悄种进你心里。初二,别被框死了,看看书里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说不定哪天,你脑子里也会蹦出个不一样的主意。

对了,还得有点儿能让你慢下来看看自己内心看看周遭自然的。梭罗的《瓦尔登湖》可能不是那么容易一口气读完,但时不时翻翻,读读他在湖边的独居生活,他怎么观察一只蚂蚁,怎么听雨,怎么思考简单生活。在现在这个恨不得一分钟掰成两半花、各种信息爆炸的时代,读《瓦尔登湖》就像按了一个暂停键。它告诉你,生活不一定非得是热闹喧嚣的,慢下来,感受季节的变化,观察一片叶子,听听自己的心跳,也挺好。这种向内的探索,对初二的孩子来说,是件挺奢侈但又特必要的事儿。

还有,史铁生的作品,比如《我与地坛》。那文字,像史铁生坐在轮椅上,用他那支笔,一点一点儿刻出来的。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每句话都特别重,特别真。他写地坛,写自己的困境,写他对生死的思考。这种文字的力量,能穿透很多虚头巴脑的东西,直抵人心。读《我与地坛》,你会被那种平静又深刻的力量所打动,会开始想,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遇到困难的时候,怎么跟自己相处?这可比任何说教都管用。

说起来,书单这玩意儿,真的只是个引子。最关键的,是让孩子自己去触碰,去感受。也许他翻开《活着》,觉得太沉重,看不下去,没关系;也许他读《人类简史》,觉得有些地方啃不动,放下了,也没关系。阅读不是一场考试,非得拿下多少分。它是一次又一次跟不同心灵的相遇,跟不同世界的连接。初二,正是从一个相对简单的世界,迈向一个更复杂、更多元的世界的开端。这些书,就像一个个窗口,让他往外看看,也往里瞧瞧。

别太在意“必读”俩字,更别想着读完这些就能变身“学霸”或者“文豪”。它仅仅是,在最容易被各种信息裹挟、被升学压力催促的年纪,给你一个机会,去遇见一些真正值得花时间去了解的人、去思考的事。读了,也许当时没啥感觉,但那些文字、那些故事、那些思想,就像种子一样,会埋在心里,也许过几年,忽然就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生根发芽了。

所以,别抗拒,也别功利。找一本你看得上眼的,翻开第一页。让文字带着你,去没人去过的地方,去想你没想过的事情。初二的你,值得拥有更广阔的世界,更丰盈的内心。而这一切,往往是从翻开一本书开始的。不信?试试就知道了。

本文由用户 好好学习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4238.html

(0)
好好学习好好学习

相关推荐

  • 读小学二年级推荐课外书

    一、培养阅读兴趣,从绘本开始 虽然孩子已经升入二年级,但绘本依然是不错的选择。优秀的绘本不仅画面精美,故事也充满想象力,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文字,提高阅读的趣味性。 推荐书目: …

    2025年2月5日
    00
  • 初中生必看的文学书籍

    先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哎,这名字,就够响亮。你别觉得老套,这本书讲的真不是什么“高大全”,而是那种骨子里的劲儿。他经历的那些挫折、痛苦,还有他对理想的执着,真的能…

    2025年6月11日
    00
  • 画室推荐哪些素描书籍

    说句实在话,我见过太多刚进画室的娃,手里抱着一本封面花里胡哨、内容却空洞无物的“入门教程”,或者被某本晦涩难懂的学院派大部头吓得愣是不敢下笔。这真是太可惜了。学素描,就像盖房子,基…

    2025年9月27日
    01
  • 有哪些哲理书籍推荐

    我通常会笑。我说,读哲学,可能会让你更拧巴。但这种拧巴,是一种清醒的拧巴,一种自己选择的拧巴。它不会给你一个标准答案,说“你应该这样活”,恰恰相反,它会把你脚下那块本以为坚实的地板…

    2025年10月25日
    01
  • 大学生必读的书籍推荐

    要我说,大学四年,与其追着各种速成课、考证,不如花点力气,跟一些真正有分量的文字死磕一下。不是为了装逼,是为了给自己的脑子,还有那个还不太知道自己是谁的自我,打个桩,立个骨。 第一…

    2025年6月10日
    00
  • 读一本好书推荐书目

    提升自我认知 首先推荐的是《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以对话的形式,阐述了阿德勒心理学,帮助我们理解人际关系的本质,不再活在别人的期待中。读完之后,你会发现,获得幸福的钥匙其实一直掌握…

    2025年2月9日
    01
  • 初中生必读的课外书

    很多家长私下问我,有没有适合初中生读的课外书单?必须有!这可是我压箱底的宝贝!结合新课标和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整理了这份初中生必读书单,涵盖中外名著、科普读物、历史故事等等,赶紧收藏…

    2025年3月22日
    00
  • 都有哪些恐怖书籍推荐

    首先得明确一件事,你想要哪种“吓”? 是那种一惊一乍的廉价惊吓,还是那种读完后,好几天都觉得世界蒙着一层灰,连阳光都透着诡异的心理压抑? 如果你是后者,那么请记住这个名字:雪莉·杰…

    2025年9月21日
    00
  • 必读古书籍排行榜

    读古籍这事儿吧,不像你想的那么简单。它不是在故纸堆里找点知识点,好拿去显摆。完全不是。它是你在一个混沌得要命的现代世界里,穿越回去,跟几千年前甚至更早的人,进行一场对话。这场对话,…

    2025年5月30日
    00
  • 有哪些设计书籍推荐

    先说说平面设计吧,这算是设计的入门,也是基础。很多人一开始都会啃那本《平面设计法则》,没错,是本好书,但对我来说,更像一本工具书,需要的时候翻翻查查。真正让我对平面设计产生兴趣的,…

    2025年9月5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