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必读书目

看到那摞书的时候,心里咯噔一下,厚厚实实一叠,从小学到初中,像一堵墙。部编版必读书目,这几个字自带一种沉甸甸的份量,不是说书本重,是里头裹挟的东西太多了:考试、升学、所谓的人文素养,还有我们这一代家长对孩子那点儿说不清道不明的焦虑

我家书架上其实早就堆满了各种童话、故事,还有些自己小时候压箱底的旧书,可这份单子来了,感觉性质就不一样了。以前是“读读吧,挺好玩的”,现在变成了“必须读,而且还得读透,考试要考”。这微妙的转变,挺让人咂舌的。

部编版必读书目

小学那会儿,书目里还有些让人觉得“啊,是这些啊”的熟悉感。比如《伊索寓言》,那简直是床头必备,狐狸和葡萄的故事,乌鸦喝水,小时候听得耳朵都快起茧了。还有《安徒生童话》,美人鱼的忧伤,卖火柴小女孩的寒冷,都是刻在记忆深处的画面。这些书,读起来是享受,是好奇,是跟着故事情节一路狂奔。那时候的“必读”,感觉更像是一种善意的推荐,像爷爷奶奶给你拿出一本泛黄的小人书,“瞧瞧这个,可有意思了!”

可越往上走,书单的画风就开始变了。到了初中,突然就迎面撞上了一堆“大部头”或者说,至少是名字听起来就很“文学”的作品。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这名字多美啊,听着像清晨的露珠、傍晚的余晖,透着一股子诗意。但里面的内容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固然勾人,让人向往那无拘无束的童年乐园,可一到《范爱农》、《藤野先生》,那种沉郁、那种家国情怀,别说孩子,我有时候重读都得缓一缓。让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去体会那种时代的伤痕,那种知识分子的挣扎,真的能完全领会吗?他们能看到的,会不会只是那些需要背诵的段落、那些可能出分析题句子

还有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哎呀,祥子啊,一个挣扎着想过好日子的小人物,最后却被时代命运压垮。那种绝望,那种从希望幻灭的过程,读得人心口发堵。我第一次读是中学,那种震撼到现在都忘不了。现在孩子读,他们能感知到祥子拉着车在北平城里奔波的风霜雨雪吗?能理解他买车又失去车的心痛吗?还是仅仅记住了人物性格特点、故事主要情节,为了应付那张试卷?这书,真的太沉重了点儿,对未经世事的孩子来说。

外国人来了,《海底两万里》是刺激的冒险,诺第留斯号,尼摩船长,想想那奇幻的海底世界,还是很吸引人的。比起某些苦哈哈的现实主义作品,这个读起来没那么费劲。但《简爱》呢?一个不漂亮、不富有,却独立坚韧的女性形象。她的爱情观,她的人格魅力,挺好,真的挺好。可对早恋都还是敏感话题的初中生来说,去理解简和罗切斯特那种复杂纠结的关系,理解她为了尊严放弃爱情的选择,会不会太早了些?是不是很多微妙之处,他们得等到再长大点儿,有了自己的经历,才能真正懂得?

《傅雷家书》,这可是家教的经典啊!信里傅雷先生对儿子的教诲,细致入微,从艺术到做人,从生活到情感,无所不包。读着那些文字,我常常会反思自己和孩子的沟通方式。那种严谨深情的父爱,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碎片化的时代,读来尤为珍贵。让孩子读读,也许能让他们换个角度看看自己的父母,也让我们这些父母想想,怎么更好地跟孩子交流。但这书,有时候也让人感到一丝压力,觉得傅雷先生的标准是不是太高了点儿?我们普通人,真的能做到那样系统、那样深刻引导吗?

这份书目,就像一个文学的坐标系,把一些被认为重要的经典给框了出来。它的初衷无疑是好的,想给孩子们打个底子,让他们接触那些经过时间淘洗的文字,那些能滋养心灵、开阔视野思想。毕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孩子们更容易被短视频快餐文化吸引,能让他们坐下来,啃一本厚重的书,太难了。所以,有个单子,有个推力,似乎是必要的。

但问题在于,“必读”二字,会不会把阅读变成一种任务?就像吃饭一样,本来是香甜可口,补充能量,结果非得规定你吃什么、吃多少,吃完还得写报告,这饭还能吃得香吗?很多孩子一看到是“必读书目”,心里就先竖起一道墙,觉得这是负担,是作业,兴趣的小火苗可能还没燃起来就被“必须”这盆水给浇灭了。

而且,书单是固定的,时代是变化的。有些经典固然永恒,但孩子的兴趣语境也在变。书单里当然不可能涵盖所有好书,很多当下孩子们真正喜欢、真正能引起共鸣的书,比如那些天马行空的幻想小说,那些贴近他们生活青春故事,可能就没有被列入。阅读的丰富性多样性,就这样被一个框框给限制了。

我总觉得,阅读这事儿,最重要的是,是兴趣,是心甘情愿地走进书里去探险。而不是被按头完成任务。当然,我知道,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完全脱离考试去谈阅读,有点儿理想化。学校和老师有压力,家长也有焦虑,大家都是被推着走

也许,我们能做的,不是抱怨这个书单,而是想想怎么带着孩子,把这些“必读书目”读出点儿不一样的味道。不只是抠字眼、找段落大意,而是试着跟书里的人物聊聊天,跟作者跨越时空地对话。读《西游记》,不光看孙悟空多厉害,也想想他为什么那么叛逆,为什么一路坎坷;读《围城》,不光看方鸿渐多滑稽,也想想那种围城的感觉,我们自己是不是也有过?

阅读,终究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同一本书,不同的人读,在不同的年龄读,都会有不一样的体会。这份部编版必读书目,是学校教育提供的一扇窗,通过它,孩子们能看到一些风景。但这扇窗不是唯一的,外面的世界还有更广阔的天地。希望孩子们,在啃完这些“必读”的书之后,还能保持那份对未知好奇,还能主动去推开更多扇书页的门,去遇见更多让他们心动、让他们思考文字。这或许才是阅读最本真的意义吧。

本文由用户 好好学习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4231.html

(0)
好好学习好好学习

相关推荐

  • 《男士穿搭指南:从小白到型男的进阶之路》

    男士的衣橱常常给人一种谜一样的存在感。打开衣柜,映入眼帘的总是万年不变的黑白灰,以及几件不知道什么时候买的基础款。难道男士穿搭的尽头就是如此单调乏味吗?当然不是!其实,男士穿搭也有…

    2025年3月9日
    03
  • 初中生必读课外书读书笔记

    一、《西游记》——探寻成长与责任的真谛 《西游记》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它不仅仅是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神话故事,更是一部寓意深刻的成长史诗。通过阅读…

    2025年4月16日
    00
  • 有哪些好书是人生必看

    先说说《百年孤独》吧。马尔克斯的天马行空,还有那魔幻现实主义,初读时简直惊为天人。它不仅仅是一个家族的兴衰史,更是拉丁美洲的百年缩影。你会看到战争、爱情、背叛,还有无处不在的孤独。…

    2025年6月12日
    00
  • 古代必读的经典书籍

    那么,这份地图上应该标注哪些坐标呢? 首先,毫无疑问,《论语》必须占据一席之地。它不仅仅是孔子的语录,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别把它想得太过高深,它其实很…

    2025年7月12日
    00
  • 12年级的必读书目

    但在那些喘不过气的缝隙里,总得找点别的。点燃你心里那点微弱但固执的火苗,帮你看清眼前这团乱麻,甚至,能让你稍微瞥见一点未来的形状。这时候,书就显得格外重要,不是教材,不是辅导书,而…

    2025年5月9日
    00
  • 想阅读哪些书籍推荐

    先说《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人类简史)吧,中文版译名也挺直接的,就叫《人类简史》。这本书,当年我读的时候,真的是一口气读完的…

    2025年9月15日
    00
  • 二年级下必读书有哪些

    一、经典童话故事 这个阶段的孩子依然对童话故事充满兴趣。经典童话故事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还能帮助他们建立初步的价值观。 1.《安徒生童话》:选取一些篇幅适中,情节较为简单的故…

    2025年4月13日
    00
  • 《45年级必读书》提升自我,拥抱阅读的黄金时代

    45岁,正是人生的黄金时代,褪去了青春的青涩,积淀了岁月的智慧,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成熟的心态。这个阶段,我们渴望探索更深层次的人生意义,追求更丰富的精神世界。阅读,无疑是最好的途…

    2025年4月19日
    00
  • 初中趣味数学书籍推荐

    首先,想要入门趣味数学,我强烈推荐《马丁·加德纳的数学游戏》系列。这位“数学游戏之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数学原理融入到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游戏和谜题中。像“消失的精灵”、“不可…

    2025年2月25日
    02
  • 《2024图书推荐》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书单推荐时间!今年读了一些很棒的书,迫不及待想分享给大家。这个书单涵盖了小说、社科、科普、心理等多个领域,希望能满足不同阅读口味的需求。精心挑选的每一本书都带给我不…

    2025年2月13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