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必读书目

看见这几个字,我脑子里头第一反应是,得,又是一个框。不是说它不好啊,只是这“必读”俩字儿,总带着一股子不容置疑、不读不行的味儿。想想我们那会儿,哪有什么清清楚楚列好的单子?都是野蛮生长,东一本西一本,家里的旧报纸,邻居家的连环画,《故事会》啊,《读者》啊,逮着啥看啥。现在倒好,给你筛好了,拣好了,说是精华,说是根基。你说这到底好还是不好?心里头犯嘀咕。

要说里头那些书,拿出来单独看,《西游记》《朝花夕拾》《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哪一本不是响当当的名字?都是在文学史上挂了号的,在无数人的记忆里留下了印记的。问题是,把它们硬生生摆在那儿,告诉你“你得读”,这味道就变了。就像本来是去逛自由市场,琳琅满目的,你可以凭着自己的好奇心、自己的喜好去挑拣,去发现;现在是把你领到一个指定超市,说,“瞧好了,这些是营养必需品,你得买,而且得吃光。”

部编版语文必读书目

就拿《西游记》说吧。这玩意儿,小时候看动画片,看那种薄薄的连环画,那叫一个热闹!孙悟空多神气啊,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妖怪在他手里走不过一个回合。那时候读,读的是痛快,是神奇,是跟着猴子大闹天宫的叛逆。长大了,再看原著,尤其是读到那些囉裡囉嗦的段落,读到取经路上没完没了的磨难,心里会觉得“哎呀,啥时候才到头啊?”但也是这时候,你才开始咂摸出点别的味道来。唐僧的执拗,猪八戒的小聪明和好吃懒做,沙僧的沉默,还有那些形形色色的妖怪,他们背后的故事,甚至人情世故。你会发现,哦,这不光是个打怪升级的故事,它讲的是坚持,是人性,是团队,甚至是对规则的审视。可这些深的东西,是得你慢慢嚼,慢慢悟的。强制你在某个年龄段必须“啃完”,会不会就成了囫囵吞枣?书是翻完了,考试也能应付几句,但那股子藏在字里行间的劲儿,那份心领神会,抓住了多少?

再说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这名字听着就雅致,透着一股子往事如烟的味道。书里头那些文章,《狗·猫·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范爱农》……初读的时候,可能觉得有点隔膜,年代远了,有些事儿离得远。但你如果真的静下心去读,读进去了,会发现这些文字是有温度的。百草园里覆盆子、皂荚树、斑蝥、壁土里的蟋蟀,那些画面是多么鲜活啊!三味书屋里那位“方正而严厉”的先生,寿镜吾老先生,现在想起来都觉得那老派的劲儿扑面而来。还有长妈妈,那个裹着小脚、有点迷信又有点善良的老太太,真是让人又好气又有点鼻子发酸。这些,不是历史书上干巴巴的年代描述,这是鲁迅先生自己的童年,他自己的记忆,他的。读这些文字,你不是在背诵知识点,你是在走近一个活生生的人,去感受他的喜怒哀乐,去触摸那个已经远去的时代气息。对我来说,这本书,读的不是故事情节,是情绪,是氛围,是那些回不去的时光

还有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哎哟,祥子!这书读起来,心里是真堵得慌。一个本本分分、只想靠力气挣辆自己的洋车过日子的年轻人,怎么就一点点儿地,被那个操蛋的社会、那个操蛋的命运给磨光了所有的锐气和希望,最后活成了行尸走肉?读到小福子自杀那段,我真的难受得想把书扔了。这不是那种读完能让你哈哈一笑或者心生向往的书,它是把生活里最沉重、最无情的一面撕开来给你看。读完这本书,你很难不思考:是什么把一个人变成这样?个人在时代洪流面前,真的那么渺小吗?这样的书,它的价值在于它的真实,它的力量,它能让你看见生活的残酷,也能让你更珍惜眼前的日子。但同时,它的沉重也可能让一些还没经历过太多风浪的孩子难以消化

再比如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这本书嘛,小时候读,那完全是被想象力勾着走的!诺第留斯号潜艇,尼摩船长,大章鱼,海底森林……哇!脑子里完全是一部瑰丽壮阔的探险大片。那种对未知世界好奇,对科学幻想的着迷,完全是自发的。它是打开了通往另一个世界的一扇窗。现在把它放进必读书单里,孩子们读的时候,会不会因为“必读”的压力,少了那份纯粹的ワクワク(兴奋、期待)?会不会变成硬着头皮看完,只为了交差?这真是我担心的地方。

部编版弄这么个书单,初衷肯定是好的,想让孩子们在浩如烟海的图书里,能有一个方向,能接触到一些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毕竟,在这个短平快、信息碎片化的时代,能静下心来读一本厚厚的书,已经是件不容易的事儿了。这些经典,确实蕴含着民族的文化基因,蕴含着人类共同的情感和智慧。它们是基石,是养分

可是啊,“必读”这事儿,有时候就像给正在长身体的孩子喂维生素。维生素是好东西,但如果硬塞,孩子可能反而抗拒,甚至消化不良。阅读这回事儿,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驱动力。当阅读变成一种任务,一种考核,它原本那种自由探索精神遨游的乐趣,会不会就被冲淡了?孩子们会不会为了“读完”而读,而不是为了“想读”而读?

而且,这个书单只是一个起点,或者说一个推荐。文学的世界那么大,好的书那么多,每个人的兴趣点也不一样。有人喜欢读历史,有人喜欢读科普,有人喜欢读侦探小说,有人就爱读那些天马行空的幻想故事。必读书目像是提供了一个最低标准,告诉你这些是重要的。但真正的阅读财富,在于孩子们能不能从此出发,去构建自己的阅读地图,去发现那些不在这张单子上、但同样能触动他们心灵的书。

所以啊,看着这个部编版的必读书目,我心里头是五味杂陈的。它像是一份沉甸甸的期许,希望通过这些书,给孩子们打下坚实的精神底色;它也像是一面镜子,照出我们在引导孩子阅读上的焦虑困境——既怕他们什么都不读,又怕强制阅读扼杀了他们本应有的乐趣

最终,这些书摆在那里,是一座座宝库,也是一座座挑战。孩子们是不是真的能推开门走进去,去感受,去思考,去让书里的世界和自己的生命产生连接,这不仅仅取决于书单本身,更取决于我们怎么引导,怎么陪伴。别让“必读”二字,成了孩子们逃避阅读的借口,或者完成任务枷锁。希望他们能在那长长的书单里,至少找到那么一两本,是真心喜欢,是舍不得放下的,是能在未来很多年里,依然闪闪发光的存在。那,才算没白读。

本文由用户 好好学习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4090.html

(0)
好好学习好好学习

相关推荐

  • 陈果书籍推荐

    我最近一直在读陈果老师的书,感觉受益匪浅,今天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陈果书籍推荐,希望能给同样在寻找心灵慰藉的你一些参考。 首先要推荐的自然是陈果老师的成名作——《好的爱情》。这本…

    2025年2月21日
    01
  • 六年级必读书有哪些

    一、打好语文基础,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是关键! 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于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时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推荐以下几本: 1.《西游记》: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

    2025年4月17日
    00
  • 初中有哪些课外书必读

    📖文学名著:读名著就像与智者对话,它们历经时间考验,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人文情怀。 《西游记》:这不仅仅是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故事,也是一部关于成长、勇气和团队合作的经典之作。师徒…

    2025年4月13日
    00
  • 必读书目战马

    这本书,说它是必读书目,不是因为有多么高深的文学理论,或者它能让你通过什么考试。完全不是。它是一剂直达人心的药,一剂关于疼痛、关于连接、关于那片沾满了血与泥的土地上,闪烁着的,微弱…

    2025年5月22日
    01
  • 《解锁露营小白的第一次:从装备选择到美味食谱》

    第一次露营,是不是有点小紧张?别担心,我也是从小白过来的!这份超全露营指南,从装备选择到美味食谱,手把手教你解锁露营的快乐!跟着我,一起开启你的露营初体验吧! Part 1:装备篇…

    2025年3月11日
    00
  • 服务行业必读书籍

    嗨,各位在第一线摸爬滚打的同伴们!聊聊那些书吧,不是考试用的教科书,是那种看了能让你突然“哦!”一声,或者在快被客人气炸肺时,还能找回一点点耐心和智慧的宝典。我说的是那些真正能钻进…

    2025年6月16日
    00
  • 初三语文必读书目

    📚名著导读:开启文学之旅 踏入初三,我们接触到的文学作品更加丰富多样,从古代的诗词歌赋到现代的小说散文,每一本书都蕴含着独特的魅力。《西游记》带我们进入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神魔世界,…

    2025年1月27日
    01
  • 初高中必读书

    一、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必读书 阅读理解是语文学习的核心,这些书籍能有效提升你的阅读理解能力,让你在考试中游刃有余。 1.《西游记》(吴承恩):作为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以其丰富的…

    2025年4月20日
    00
  • 豆瓣励志书籍排行榜

    首先想推荐的是《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豆瓣评分高达9.2,被誉为心灵治愈的经典之作。它并非鸡汤,而是深刻剖析了人生的意义,引导我们去思考如何面对人生的挑战,并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书中…

    2025年3月9日
    01
  • 📚樊登推荐给初中生的必读书单来啦!

    青春期,是我们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之一,也是我们塑造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一本好书,就像一位良师益友,能陪伴我们度过迷茫,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樊登老师作为著名的阅读推广人,他推荐…

    2025年4月4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