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必读书目吗

这四个字,听着就自带一种莫名的压力,或者说,一股子“必须完成、逃不掉”的任务气息扑面而来。就像小时候被要求练琴,被要求写作业,明明知道也许有好处,可心里总有点犯嘀咕:真有那么“必”吗?

说句实话,我当年初中那会儿,书桌上压着的、老师耳朵边儿念叨着的,确实有那么一份“必读书目”的影子。那会儿不像现在,信息爆炸,想看什么网上都能搜个大概。那时候,学校推荐、新华书店里摆在显眼位置的,就是我们能接触到的主要来源。什么《骆驼祥子》、《鲁滨逊漂流记》、《海底两万里》,当然还有诗词歌赋选段,文言文故事……这些名字现在想起来,脑子里先冒出来的不是精彩的情节,而是当年为了写读后感,硬着头皮翻字典、查资料,囫囵吞枣的场景。味同嚼蜡,形容当时的阅读感受,一点都不夸张。书里的主人公经历啥了?他为啥要这么干?作者想说啥?这些问题,那时候的我,似乎压根儿没想过,或者说,即使想了,也是为了找到那个“标准答案”,好在作业本上、考卷上写对。这哪儿是阅读啊?分明是应试训练的一部分。

初中必读书目吗

反倒是那些“闲书”——说起来有点羞愧,当时在老师家长眼里,那些书才叫“闲”——它们才是真正把我拽进文字世界的引路人。藏在课桌下面的武侠小说,晚自习偷偷在被窝里用手电筒照着的探险故事,同学之间像地下党接头一样秘密交换的流行小说……那感觉!心跳加速如饥似渴,完全不想停下来。那时候读金庸,读得废寝忘食,书里的人物命运牵动着你,每一页都充满了未知和惊喜。读亦舒,读得小小的年纪对生活和情感有了懵懵懂懂的认知。那些书可能登不上“大雅之堂”,更别提什么“必读”清单,但它们点燃了我对阅读的热情,让我尝到了文字真正的甘甜

所以,当我听到“初中必读书目”这几个字,心里的第一反应总是复杂的。我承认,那些被列为“必读”的书,大多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经过时间淘洗留下的精华。它们是认识我们所处这个世界、理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它们提供了思考问题的不同视角,打开了通往更广阔精神世界的大门。比如,《西游记》里那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朝花夕拾》里那种温情而犀利的回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这些价值是毋庸置疑的。让一个初中生接触这些,无疑是打基础,立根基

然而,把它们框死在“必读”这个概念里,是不是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最明显的就是,功利化。当阅读被赋予“必须完成”的任务属性,当它跟升学、考试、老师的评价挂钩,它就很容易变味儿。原本是享受,变成了负担;原本是探索,变成了被动接受。孩子们可能会为了完成任务而敷衍了事,为了写出“正确”的读后感而人云亦云,甚至因此对阅读产生厌恶情绪。这不就是南辕北辙了吗?我们希望孩子们通过阅读爱上学习,开阔视野,结果却可能让他们对阅读本身关上了心门。

而且,谁来定这个“必”?标准是什么?时代在发展,文化是多元的。今天的孩子们面临的世界,跟几十年前完全不同。除了那些经典的文学巨著,是不是也该有一些反映当代社会、科技发展、全球视野的作品进入视野?“必读书目”的名单,能不能更灵活一点,更多元一点?

我总觉得,“必读”这个提法,更像是一种无奈之举。在有限的时间里,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试图通过一份名单,确保孩子们至少能接触到一部分“有价值”的东西。但这种“确保”,是以牺牲孩子们的阅读自主性兴趣为代价的。

对我来说,更理想的状态,或许是把“必读书目”变成“强烈推荐书目”,或者“基础阅读清单”。它像一张地图,标注出几处重要的文化坐标,告诉孩子们:这些地方很重要,很精彩,值得去看看。但去不去,什么时候去,以什么方式去,应该有更多的弹性

老师和家长在这其中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他们不应该是拿着清单检查的监工,而应该是充满热情的引路人同行者。你自己读过这些书吗?你读的时候有什么感受?是枯燥还是有趣?是启发还是困惑?把你的真实感受分享给孩子,跟他们一起讨论书里的故事,书里的人物,书里的观点。甚至可以一起吐槽那些让你觉得无聊的部分。这种平等的交流情感的连接,远比冷冰冰的“必读”要求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们阅读的习惯发现的乐趣。告诉他们,世界很大,书海无垠,除了这份“推荐清单”,还有无数精彩等着他们去探索。图书馆里、书店里、甚至身边的故事里,都有值得阅读和思考的内容。允许他们有自己的阅读偏好,喜欢读科普的,就多给他找科普书;喜欢读历史的,就一起去翻历史图册。哪怕他们现在只喜欢读漫画、读网络小说,只要他们保持着阅读的惯性好奇心,那就是好的开始。我们可以慢慢引导他们去接触不同类型的书籍,去感受文字的多样魅力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初中必读书目吗?从“必须完成的任务”这个角度看,我觉得大可不必,甚至可能适得其反。但从“打下文化基础,接触人类智慧精华”的角度看,又确实有其价值。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理解和运用这份“书目”。它是枷锁,还是钥匙?是负担,还是礼物

我希望,未来的孩子们谈论起他们的初中阅读经历时,想起的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囫囵吞枣的无奈,而是因为某本书而眼前一亮的惊喜,是为了弄懂一个情节而冥思苦想的投入,是为了跟同学讨论一个观点而争得面红耳赤的活力。那是阅读真正的模样,是文字给予我们最珍贵的馈赠。别让“必读”这个词,扼杀了这一切。它应该是一个起点,而不是一个终点

本文由用户 好好学习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4051.html

(0)
好好学习好好学习

相关推荐

  • 光影流转,岁月刻痕:写给抵达或即将抵达35岁的你,兼谈那些名为《35岁必看的书》的指引

    三十五。这个数字,说来也奇怪,像是一个无形的门槛。走到跟前,不自觉地会停一停,回头看看,再抬头望望前面那团影影绰绰的路。年轻时的那种一往无前、横冲直撞的劲头,似乎被岁月的溪水磨得圆…

    2025年4月30日
    00
  • 9年级必读书目名著

    📖中国现当代文学 这部分作品更贴近我们的生活,语言也更容易理解,是很好的入门选择。 《骆驼祥子》老舍:这绝对是不得不提的一部经典!讲述了旧社会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命运,读完令人唏嘘不…

    2025年3月9日
    00
  • 初一必读阅读书目

    那个让人又爱又怕的 初一必读阅读书目,咱们掰开揉碎了聊聊? 嗨,各位,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每到升学季,或者新学期刚开始,那长长的“必读”书单就跟雨后春笋似的冒出来,尤其到了初…

    2025年6月6日
    00
  • 6年级语文必读书目

    哎,六年级啊,多好的年纪!要离开小学,要拥抱中学,仿佛一下子长大了,又好像什么都没变。说到六年级语文必读书目,嘿,那可就有点意思了。不是单纯的任务,而是一扇扇门,推开就能看见不一样…

    2025年7月3日
    00
  • 辩论的书有没有可推荐的

    先说我自己吧,大学时候参加辩论队,那叫一个菜。别人引经据典,我只能干瞪眼。那时候我就知道,死记硬背没用,得找到能真正“理解”辩论逻辑的书。后来,我啃了这几本,效果贼明显。 第一本,…

    2025年6月20日
    00
  • 初一的课外书有什么可推荐的

    要我说,初一这会儿读课外书,最忌讳的就是功利俩字儿摆中间。不是为了考试加分,也不是为了写作文非得套用哪个金句。就是纯粹图个乐子,图个心里舒坦,图个脑子里能装点儿学校不教、甚至老师自…

    2025年6月20日
    00
  • 穿书白月光小说推荐

    先说说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几种类型: 1.追妻火葬场型 这种类型简直是我的心头好!男主前期对白月光各种虐,后期幡然悔悟,开启追妻火葬场模式,看着男主吃瘪真的太爽了! 推荐:《白月光替身…

    2025年2月11日
    01
  • 安全方面的书籍推荐

    一、网络安全,守护你的数字生活 在这个信息时代,网络安全至关重要。《网络安全科普读本》可以作为入门读物,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网络安全的核心概念,比如防火墙、病毒、木马等等,读完…

    2025年2月13日
    00
  • 摄影书籍推荐哪些

    首先,我想先泼一盆“冷水”——任何书都只是工具,是引路人,绝不是终点。如果你指望读几本书就能拍出大片,那简直是痴人说梦。但反过来,若没有这些智者的引领,我们可能一辈子都在原地打转,…

    2025年8月24日
    00
  • 高一必读书目推荐

    一、文学滋养心灵 文学是人类情感的表达,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能让我们体会到人性的复杂与美好。 1.《红楼梦》(曹雪芹):中国古典小说的巅…

    2025年3月19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