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是几年级的必读书目

我第一次在课本上读到《背影》,具体是几年级,现在回想起来有点模糊了,但印象里,肯定是在初中,大概率是初一或者初二那会儿吧。那时候,语文课本里突然冒出来这么一篇,讲一个儿子送别父亲的故事。父亲穿了件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去买橘子,翻越铁道的情景。

坦白讲,十几岁年纪的我,读完这篇,心里并没有掀起什么惊涛骇浪。甚至有点费解。就……买个橘子而已啊?一个父亲,一个儿子,车站送别,这些场景,在那个信息爆炸前夜、我还没完全体会到世事艰辛的年纪,实在是太平淡了。课本上说它感人,说它情真意切,我呢,懵懵懂懂地跟着老师分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文章结构,划出那些“重要的句子”,比如“我望着他的背影,心里很快活”、“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等等。嗯,知道了,这是父爱。但那份爱,具体是什么样的滋味,抱歉,那时的我,真的尝不出来

背影是几年级的必读书目

那时候的背影,对于我而言,更多的是一个考试点。一个需要记住的词语,一个需要理解的比喻(虽然现在看来,它哪里仅仅是比喻,分明就是那个具体的、沉重的、包含万千情感的身影),一个答题框架里的素材。至于朱自清先生写下这些文字时,心底翻腾的泪水懊悔感念,那些隐藏在朴实文字下的巨大情感,我那时大概只懂了冰山一角,甚至连那一角都算不上,更像是在遥远的海面上,看到了一点点模糊的影子

是不是那个年纪太小了?或者说,是那时的生活太顺遂了?没有经历过真正的离别,没有真正体会过生活的重压,没有察觉到父母渐渐老去的背影里藏着多少辛酸付出。那个时候,总觉得父母的爱是理所当然的,他们就是那样的,一直在那里,像一座山,永远不会倒。而自己呢,像只羽翼未丰的小鸟,急切地想挣脱束缚,飞向远方。课本里的背影,似乎与我正在经历的、我渴望的“自由”完全不搭界。

后来呢,生活这本“大书”开始一页一页地翻开。离开了家乡,去了远方读书、工作。送站成了每年甚至每隔一段时间的固定节目。站在站台上,或者车厢里,看着来送行的父母,他们的身影,在人群中,在车窗外,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模糊。他们的背影,不再仅仅是课本里的那个了,而是活生生的,带着岁月的痕迹,带着不舍牵挂,带着一种你突然间就读懂了的沉甸甸的爱

有一次,父亲送我上火车。他还是那样,不善言辞。帮我拎包,一直送到检票口。我先进去,回头看他,他站在那里,人来人往,他显得有点孤单。我透过玻璃窗,看着他转身,慢慢地、一步一步地朝外走。那一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像是突然从遥远的课本里跳了出来,狠狠地撞击了我。他的步子,不再是课本里那个为了买橘子而“蹒跚”的样子,而是承载了太多东西的、默默前行的步子。那件可能不是黑布大马褂的、但同样普通甚至有点的外套,包裹着一个不再年轻的身躯。我的眼泪,就是在那一刻,完全失控了。不是因为课本要求你“体会”它,而是因为,你终于在自己的生活里,真真切切地遇到了那个背影,并且彻底理解了它。

所以,《背影》到底几年级读最合适?我觉得这根本不是一个能用具体年级来界定的问题。也许,课本把它放在初中,是因为那个年纪的学生开始有了一点点独立的意识,需要认识到父母的不易;也许,是希望他们在学习写作时,能看到这种朴实文字的力量。这些教学的考量,当然有其合理性。但对于读者个体而言,真正读懂《背影》的时机,往往和你的人生阅历挂钩,和你的情感成熟度有关。

对我来说,初中读《背影》,是“认识”它;而后来,在一次次送别与被送别中,在那些无数个真实的背影里,我才算是真正开始“读懂”它。这中间隔了多少年?十几年?二十几年?谁算得清呢。这种“读懂”,不是老师课堂上讲的,不是参考书上写的,而是长在你心里的,是那些生活细枝末节一点点浇灌出来的。

也许,《背影》不应该仅仅是某个年级的必读书目,它应该是一篇“常读之书”。像陈年的酒,不同年纪去品,味道是完全不同的。小学读,或许读个热闹,知道有这么个故事;初中读,开始学着分析文字,认识朱自清;高中读,可能能看出一点时代的背景,感受那份父子情深的压抑;到了成年,尤其当你自己也为人父母,再读,那简直就是字字扎心,句句催泪了。你会看到那个父亲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是如何艰难地为儿子打点一切;你会理解那种不善表达的爱,为何如此深沉;你会明白,有时候,一个背影,胜过千言万语

所以,别太纠结于《背影》是几年级的课文了。它是一个引子,引你开始关注那些日常里被忽略的温情;它是一面镜子,照见你和你的父母之间的关系;它更是一份情感的存档,静静地躺在那里,等你的人生阅历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去开启,再去深刻地感受。

橘子背影,这两个意象,因为这篇不到两千字的文章,变得如此丰满、如此经典。它们不再仅仅是实物,而是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家庭情感的符号。每当我看到超市里堆得高高的橘子,或者在车站瞥见某个匆忙的背影,心里总会不由自主地泛起一丝涟漪,想起那个穿着黑布马褂的父亲,想起那篇读过无数遍的《背影》。

几年级读《背影》?重要,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什么时候,在哪个人生的路口,真正地与那个背影相遇,并因此,看到了自己从未真正看清过的,那份沉默而伟大的父爱。这份相遇,才赋予了这篇课文,在你生命中无可替代的意义。

本文由用户 好好学习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3981.html

(0)
好好学习好好学习

相关推荐

  • 初三阅读书籍推荐名著

    文学的盛宴:感受文字的力量 读名著,如同与智者对话,与历史同行。它们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西游记》:这部充满奇幻色彩的神魔小说,讲述了唐僧师徒…

    2025年2月22日
    00
  • 有哪些好的消防书籍推荐

    先说入门级的,如果完全是小白,想对消防有个大概的了解,可以看看《图说消防安全知识》。这本书胜在够直观,全是图,各种场景的火灾隐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逃生技巧,一目了然。别看它简单,…

    2025年8月14日
    00
  • 八字必读书籍

    真要说八字必读书籍,其实没有绝对的“必读”。但有一些书,是我觉得绕不过去的,是你想要真正了解八字,需要啃一啃的硬骨头。 首当其冲,必须是《子平真诠》。这是八字学的奠基之作,是经典中…

    2025年6月12日
    00
  • 李连杰推荐哪些书籍呢?

    嗨,大家好,我是李连杰。今天咱们不聊功夫,也不聊电影,咱们聊点儿精神食粮,聊聊我读过的、觉得很棒的书。说实话,从小习武,我确实没太多时间像某些人一样泡在书堆里。但我相信,书籍的力量…

    2025年9月13日
    00
  • 六年级必读课外书鲁迅

    六年级,一个充满求知欲的年纪,也是开始接触更多深刻文学作品的阶段。鲁迅的作品,虽然看起来有些“难啃”,但它蕴含的思想力量和人文关怀,将会伴随你一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索六年级必读…

    2025年4月14日
    00
  • 大学生图书推荐

    步入大学,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知识宝库的大门。海量的书籍,让人眼花缭乱,不知从何下手。别担心,这份大学生图书推荐来啦!精心挑选不同领域的必读好书,希望能陪伴大家度过充实的大学时光,提…

    2025年2月13日
    00
  • 《解锁秋日穿搭:针织开衫的N种可能》

    秋风瑟瑟,衣橱也要换新啦!说到秋季必备单品,怎么能少得了温柔又百搭的针织开衫呢?它既可以是保暖的外套,也可以是内搭的点睛之笔,轻松打造各种风格,让你在这个秋天美得毫不费力。今天就来…

    2025年3月11日
    00
  • 初中学生必读的课外书

    正值青春年少的你们,对世界充满好奇,渴望探索未知。阅读,是通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也是陪伴你们成长的良师益友。今天,我精心挑选了一些适合初中生阅读的课外书籍,涵盖中外名著、科普读物、…

    2025年3月22日
    00
  • 北京市初中必读书目名单

    说起《西游记》,估计没人没看过吧?小时候看动画片,只觉得孙悟空神通广大,打妖怪可厉害了。后来,慢慢长大,才明白这师徒四人取经路上,遇到的不仅仅是妖怪,更是人性的考验。唐僧的迂腐,八…

    2025年7月13日
    00
  • 初二必读书目是什么

    首先,我们来看看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自然是绕不开的。《西游记》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水浒传》中豪迈奔放的英雄气概,《三国演义》中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红楼梦》中细腻婉转的儿女情长…

    2025年3月2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