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指定必读书目

说起这些书啊,真是五味杂陈。比如《西游记》。小时候谁没看过动画片?孙悟空多酷啊!可真拿到大部头原著,那感觉可完全不一样了。不是说它不好,恰恰相反,它太好了,好到当时的我觉得有点消化不良。那些动辄几十回的降妖伏魔,那些啰里啰嗦的诗赋描写,有时候真的能把一个小孩看睡着。但你又不得不佩服老吴(吴承恩)的想象力,腾云驾雾、七十二变、火焰山芭蕉扇……脑子里画面感十足,比现在什么特效电影带劲多了。那时候,我读《西游记》,主要是跳着看,专挑打妖怪的章节,或者那些好玩的情节,比如猪八戒偷懒、沙僧挑担子、唐僧被抓。师徒几个的形象,就那么糊里糊涂地扎根在心里,后来再看,才品出点别的味道,比如他们的执着、他们的困境、他们的人性。但说实话,当时读,更多的是为了完成任务,那种纯粹的趣味,反倒被“这是必读的”这个念头冲淡了些。

还有《水浒传》。哎呀,这本!我记得读的时候,真是看得热血沸腾又有点怕。武松打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冲风雪山神庙……这些段子太经典了,读起来爽快淋漓。感觉那一百零八个汉子,个个都带着一股子劲儿,一股子不服管的野劲儿。尤其是宋江,那时候完全理解不了他为啥非要招安,多没意思啊!好不容易聚起来,轰轰烈烈一场,最后却……读到后面,心里堵得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那种扑面而来的江湖气、兄弟情,还有那个时代深深的悲剧色彩。但讲真,有些地方写得太血腥了,比如李逵,抡起板斧就砍,看得我有点心里发毛。那时候读这些,好像就觉得“好汉”就是要这样,有点暴力崇拜的意思在里面,现在想想,其实挺复杂的。它展现了那个社会底层人民的反抗,但也暴露了人性中的粗鄙和局限。

初中指定必读书目

再说说外国文学。《海底两万里》!哇塞,这个太合我胃口了!潜水艇诺第留斯号,尼莫船长,海底探险,各种奇妙的海洋生物……读的时候脑子里全是画面,感觉自己也坐进了潜水艇里,跟着他们下潜到幽深的海底,看巨大的章鱼,看亚特兰蒂斯的遗迹。凡尔纳的想象力,简直把我的视野一下拉到了地平线以下。那种对未知的探索欲,对科学的浪漫幻想,一下就被点燃了。这本书读起来完全没有“任务”的压力,就是纯粹的享受好奇心被彻底满足了。还有像《格列佛游记》,虽然也指定,但我读的时候没觉得它是童话,反而觉得有点怪怪的,那些小人国大人国,那些奇奇怪怪的习俗,总觉得话里有话,但又说不上来。现在才知道,那是讽刺啊,那时候哪懂这些。

当然,书单里总有几本让你觉得“这离我好远”的书。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这个名字一听就带着一股子时代的印记。那时候,老师会讲他的革命精神,他的坚韧不拔。我读的时候,努力去理解他,去感受他的苦难理想。但他经历的那些,打仗、伤病、双目失明后还坚持写作……离我的生活太远了,远到我很难真正产生那种共情。我知道他是个英雄,是个值得学习榜样,但总觉得那是一个宣传画里的人物,不够真实,或者说,不够“我”能理解的真实。读这本书,更多的是带着一种“这是必读的,因为它讲奉献、讲吃苦”的意识在读,心灵触动相对弱一些。

还有《骆驼祥子》。老舍先生的书,读着总是带着一股子京味儿。祥子的悲剧,那时候读,只是觉得“这个人真倒霉啊”,买车的梦想一次次破灭,虎妞死了,小福子也……最终变成一个行尸走肉。那种绝望麻木,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有点沉重。它不像《童年》那样,虽然也是苦难,但高尔基笔下的童年还有反抗、有希望、有外婆那样温暖的存在。祥子呢?他就像被那个时代、那个社会一点点吞噬了,连反抗的力气都没有了。这本书读完心里特别不是滋味,感觉人性在那个环境下,脆弱得不堪一击。它像一记闷拳,打在心里,让你不得不去想,人怎么会变成这样?命运是什么?社会是什么?

这些书,当时读的时候,可能囫囵吞枣,可能跳着看,可能只是为了应付考试。那时候的阅读,很少是出于纯粹的热爱,更多的是带着“任务”的包袱。但现在回过头看,恰恰是这些“指定”的书,像一颗颗种子沉默地埋在了我的心里。它们可能没有在我读完的瞬间就爆发出力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我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它们开始悄悄地发芽

那些经典,你绕不开的。它们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它触碰到了人性中最普遍、最深刻的东西。《西游记》里对自由向往体制驯服《水浒传》理想破灭江湖无奈《骆驼祥子》个体时代洪流下的渺小挣扎。它们用故事,用人物,把那些抽象的概念,那些生活真相,掰开了揉碎了给你看。你可能当时看不懂,但那个印象留下了,那个疑问埋下了。

当然,也有人说,这种指定书单,扼杀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觉得读书是负担。有道理!确实有一部分人,因为强制而产生了逆反。而且书单本身可能也有局限,有些书可能脱离了当下初中生的生活认知,有些书可能更适合等心智再成熟一些再读。文学是需要门槛的,有些深度复杂性,对十几岁的孩子来说确实是挑战。但话说回来,如果没有这“指定”的一推,也许有些孩子根本就不会去接触这些经典。在这个碎片化阅读泛滥的时代,在这个短视频霸屏的时代,让孩子们静下心来读一本完整的书,读一本有分量,哪怕是被逼着读,也是一种可贵体验

我倒是觉得,与其纠结于“指定”二字,不如想想如何让这“指定”的阅读变得更有效、更有。老师的引导很重要,不能光扔本书让学生自己啃。可以带着读,讨论着读,把书里的人物情节思想,和孩子们当下生活、他们的困惑、他们的思考联系起来。比如,读《骆驼祥子》,可以讨论梦想现实差距,讨论社会个人影响;读《海底两万里》,可以讨论科学边界,讨论探索精神,甚至讨论环保问题。把书本变成一个对话起点,而不是一个考试终点

现在想来,那些初中指定必读书目,它们是烙印,是基石。也许你当年读得不情愿,读得不明白,但它们确确实实地塑造了你的底色打开了你认识世界人性的一些维度。它们是你文学 旅程起点,是你和那些伟大灵魂第一次相遇契机。即使那个相遇并不完美,甚至有些磕绊,但它发生过。而且,你随时可以回去重读,去发现当年错过的风景,去品味岁月 沉淀后的况味。那些书,它们就在那里,静静地等着你,或者说,等你长大,等你准备好

本文由用户 好好学习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3943.html

(0)
好好学习好好学习

相关推荐

  • 初中作文提升推荐什么书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提升作文能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积累和练习。但选对合适的书籍,绝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推荐的书籍,涵盖了阅读理解、写作技巧、素材积累等多个方面…

    2025年2月5日
    01
  • 📚 2022年高中生必读课外书📚

    进入高中,学习压力陡然增加,但课外阅读依然至关重要。一本好书,不仅能让你在繁忙的学习之余放松身心,还能拓宽视野、提升思维能力,甚至影响你的人生轨迹。今天就来分享一些我认为2022年…

    2025年4月5日
    00
  • 12岁女孩读书推荐

    一、奇幻冒险,点燃想象力 这个年纪的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奇幻冒险类书籍能够满足他们对未知的探索欲望,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哈利·波特》系列:这套书不用多说,绝对…

    2025年2月22日
    00
  • 毕业生自我推荐书300字

    首先,要明确自我推荐书的目的。它不仅仅是一份简单的个人简历的补充,更是你向HR展示个人优势、职业规划和未来潜力的重要途径。它应该展现你的个性、热情和对目标职位的理解,让HR看到一个…

    2025年2月1日
    00
  • 电商必读的书

    首先,别信什么“X天精通电商”之类的鬼话。真要那么容易,早就全民富豪了。电商的核心是经营,经营的核心是人性。所以,在我看来,第一本必读的,不是教你刷单技巧,也不是教你如何装修店铺,…

    2025年6月30日
    00
  • 关于推荐好书

    首先推荐的是治愈系书籍。生活已经如此艰难,我们需要一些温柔的力量来抚慰心灵。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绝对是首选。这本书讲述了一家可以倾诉烦恼的杂货店,通过书信往来,串联起一个个温暖…

    2025年2月23日
    00
  • 初一必读书课外书

    文学名著:开启想象与思考的大门 文学名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阅读它们如同与智者对话。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选择一些经典名著,能够有效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西游记》:这部中国古…

    2025年4月13日
    00
  • 12岁一15岁必读的科幻书籍

    首先推荐的是《安德的游戏》。这是一部屡获殊荣的科幻经典,讲述了天才少年安德在模拟战斗学校中磨练,最终肩负起拯救人类命运的故事。小说情节紧凑,引人入胜,不仅展现了未来战争的残酷,更探…

    2025年3月23日
    00
  • 巴黎圣母院是必读书目吗

    首先,我们得承认,《巴黎圣母院》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影响力巨大。雨果的浪漫主义风格在这本书里展现得淋漓尽致,他对人物的刻画、对故事的掌控,都让人叹为观止。卡西莫多、艾丝美拉达、弗…

    2025年3月2日
    00
  • 党内必读书目

    首先要强调的是,学习要带着问题去学,带着思考去学,这样才能真正有所收获。死记硬背效果不好,理解和运用才是最终目的。 这份书单主要围绕几个核心主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025年3月7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