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必读书目

最开始啃的,好多人都会觉得是《昆虫记》吧?法布尔那老先生,对着虫子能看一辈子。我当时拿到书,厚厚一本,密密麻麻的字,配上那些黑白的虫子插图,说实话,没啥兴趣。满脑子都是游戏漫画,或者窗外踢球的哥们儿。虫子?那玩意儿不是在地上爬、咬人、惹人讨厌的吗?何必去研究它吃什么、怎么挖洞、怎么生娃?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唾沫横飞,说这是“科学精神”,说这是“细致观察”。我呢,低头翻页,眼睛扫过那些关于粪甲虫螳螂的描写,脑子里就自动播放出它们丑陋的样子,嗡嗡的声音。但不得不承认,偶尔,就那么偶尔,某个句子,某个瞬间,会让我停下来。比如描述蜘蛛结网,那种耐心精巧,真有点儿不可思议。或者那些虫子为了生存使出的各种花招狡猾得让你觉得它们不像虫子,更像缩小版人类。那时候的阅读体验,就是碎片化的,一半是敷衍,一半是被迫塞进脑子里的知识点,只有很少一部分,像意外掉进杯子里的糖渣,带来那么一丁点儿甜味。现在想起来,如果不是“必读”,我大概永远不会翻开它,那一点点对自然细微之处的窥探,可能就错过了。虽然,那点甜味儿,真挺少

然后是《骆驼祥子》,这本真够劲!不同于《昆虫记》的隔阂感,老舍的笔下,是活生生,是活生生北京,是活生生苦难。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自己身临其境,能闻到那股老北京特有的味儿,能感受到祥子蹬车时的汗水喘息。祥子,这个一开始充满希望勤勤恳恳的小伙子,就那么一步步地,被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碾碎了。买车的梦想,一次次地破灭,虎妞的出现,更是像一团阴影,把他最后一点光亮也给吞噬了。最让我心里堵得慌的是他最后堕落的样子,从一个正直有骨气的人,变成了一个麻木不仁行尸走肉般的无赖。那时候的我们,正是对未来充满幻想的年纪,看到祥子的结局,真的像被泼了一盆冷水。老师会说,这是“旧社会”悲剧,是“剥削阶级”罪恶。这些大词儿听着挺对,但更直接的感受是,命运这玩意儿,有时候真不是盖的,能把一个好人逼成那样。这本书的画面感太强了,祥子拉车的背影、虎妞坐在炕头抽烟的样子、小福子站在门口怯生生的眼神……这些都像电影一样刻在脑子里。它让我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书里的故事,可以如此残酷,如此贴近那些我们未曾经历但真实存在过的生活。读完后好几天,心里都是闷闷的,看什么都有点灰蒙蒙的。

初二上必读书目

还有《朝花夕拾》,鲁迅先生的回忆散文集。这本书吧,感觉又不一样。不像《骆驼祥子》那么故事性强,也不像《昆虫记》那么硬邦邦的。它有点像,一个老人家坐那儿,慢悠悠地跟你拉家常,讲他小时候、年轻时候的零零碎碎。但拉的不是普通的家常,里面藏着他对那个时代观察,藏着他的,藏着他那些复杂感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感觉自己也跟着钻进了那个斑驳老宅子,看到了覆盆子,听到了蟋蟀的叫声。读到藤野先生那段,会觉得心里暖暖的,原来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善意,可以跨越国界、跨越偏见。但更多时候,是那种淡淡的 忧伤讽刺,特别是写到闰土,写到那些童年伙伴疏远变质,写到人性的麻木愚昧。那时候的我们,可能还不能完全理解鲁迅先生字里行间那些更深层的东西,那些对国民性的批判。但那种画面感情感余韵是感受得到的。《藤野先生》里他给“我”纠正讲义,《范爱农》里范爱农跌跌撞撞的样子,还有《狗·猫·鼠》里对老鼠的憎恶、对猫的厌烦,都带着一种强烈的个人化气息。这本书,就像一堆打碎了但又精心摆放好的记忆碎片,每一片都闪烁独特的光芒,让你在拼凑感受中,慢慢去体会那个远去世界和那个孤独思想者

当然,初二上必读书目可能还不止这些,记忆有时候会模糊,有些书读完就忘了大半。但上面这几本,或因为内容震撼,或因为风格独特,或因为当时被迫阅读心情,总是在脑海里留下了或深或浅印记。那时候读它们,很多时候是为了完成任务,为了应对考试,为了写出那篇“正确”读后感。阅读的快乐,往往被强制功利给冲淡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毫无价值。就像有时候吃不情愿吃的蔬菜,虽然味同嚼蜡,但它悄悄地给你补充营养。这些书,它们强行把你拉出你熟悉小世界,让你去看昆虫微观世界,去感受底层挣扎绝望,去触摸过去时光复杂人性。它们打开了一些缝隙,让一些不属于你当下经验东西,一点点地渗透进来。

回过头看,那些被称为初二上必读书目的书,它们就像一道道坎儿,也是一扇扇门。跨过去,门可能就打开了。也许当时没能完全理解,没能真心喜欢,甚至深恶痛绝,但那些文字,那些故事,那些人物,它们确实在你成长的道路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迹。它们可能在你未来的某个时刻,突然闪现出来,让你恍然大悟。所以,即便那时候我是被迫的,是不情愿的,我还是得说,谢谢,谢谢那些,谢谢那些逼着我读它们的。它们让我看见了更广阔世界,即便当时的我看得很模糊,感受得不深。这种强制的阅读,在那个特定的阶段,也许是必要的,它为你未来的自主探索,埋下了种子。当然,如果能有更多自由引导,阅读的体验肯定会更好。但毕竟必读书目嘛,它有它的任务,你有你的应付,而收获,往往是在多年以后,在那些不经意瞬间

本文由用户 好好学习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3907.html

(0)
好好学习好好学习

相关推荐

  • 初中所有必读书目

    记得那时候,书单往桌上一拍,《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呐喊》、《彷徨》、《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繁星·春水》……长长一溜,像一堵墙。一看这厚度,这名字,心里…

    2025年4月30日
    00
  • 初一必读和选读书目

    首先,我们来看看必读书目。这些书籍通常是学校推荐,也是语文学习的基石。它们涵盖了不同的 literary genres,能够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文学基础。 《西游记》: 这部古典名著…

    2025年4月27日
    00
  • 高中生必读书籍有哪些

    别跟我说什么“应试教育,读这些没用”,我呸!有用没用,谁说了算?难道人生就只有考试这一条路?难道提升自己的认知,开阔自己的视野,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这些都不算“有用”? 那么,…

    2025年5月26日
    02
  • 小学生必读书目

    一、低年级(1-2年级):这个阶段的孩子识字量有限,对图画和故事性强的书籍更感兴趣。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童话、寓言和绘本,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例如: 1.《安徒生童话》:这部经典…

    2025年3月16日
    00
  • 人力资源管理书籍推荐

    首先,对于想要入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小白来说,我推荐以下几本书: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这本书内容全面,涵盖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模块,比如招聘、培训、绩效、薪酬等等,很适合作为入门教材…

    2025年1月27日
    00
  • 高一必看书目有哪些

    首先,《百年孤独》绝对是绕不开的经典。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初读可能觉得有点晕,人物名字都记不住,什么奥雷里亚诺、阿尔卡蒂奥,简直要崩溃。但坚持读下去,你会被马孔多的兴衰…

    2025年6月12日
    00
  • 三年级上册必读的课外书

    一、培养阅读兴趣,从经典童话开始 对于刚升入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保持阅读的兴趣非常重要。一些经典的童话故事,依然是不错的选择。 1.《格林童话》:这套书无需多言,经典中的经典!其中《…

    2025年3月17日
    01
  • 35岁女人读书推荐

    一、探索自我,寻找方向 35岁,或许你正在经历职业倦怠期,对未来感到迷茫。这时候,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找到人生新的方向。 1.《向前一步》:Facebook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

    2025年2月10日
    05
  • 青少年读书推荐书目

    一、探索世界,增长见识 这个阶段对世界充满好奇,推荐一些可以拓展视野、增长见识的书籍。 1.《万物简史》:这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宇宙的起源、地球的演化、生命的诞生以及人类文明…

    2025年3月21日
    00
  • 解决问题有哪些书籍推荐

    先说说思维模式这块儿。你得明白,很多时候,问题解决不了,不是因为能力不够,而是思维方式出了问题。《思考,快与慢》这本书,绝对是经典。作者是诺贝尔奖得主卡尼曼,他把人的思考方式分成“…

    2025年8月14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