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必看的课外书

这时候,课外书,它不是什么灵丹妙药,也不能直接给你涨多少分,但它是一扇窗,一道缝隙,让你能在窒息感来袭时,喘口气。它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救,尤其在高三,当你被高度同质化的信息和目标轰炸时,太容易迷失“自己”到底是谁,到底想要什么。课外书,恰恰是提醒你:嘿,除了考试,这个世界还有别的模样,你,也不仅仅是个考生。

你说高三哪有时间看书?确实,时间像海绵里的水,得。课间十分钟,饭后溜达那几分钟,睡前那短暂的十几分钟,甚至在排队打饭的间隙,或者某个周日下午难得的喘息。关键不在于你看多久,而在于你看不看,在于你心里还留着那片地方,愿意让文字(非课本上的)进来逛逛。

高三必看的课外书

那我推荐点啥呢?不是那些告诉你“如何成功”的鸡汤,也不是那些“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的变种。要看,就看点儿能真正触动你、能给你不一样感受的东西。

第一本,如果非要挑一本,我想说也许是余华的《活着》。你可能在课本里读过片段,或者听过别人的议论。在高三那种几乎把人压扁的环境里,读《活着》,你读到的不是绝望,反而是一种力量。那种生而为人的韧性,在巨大的苦难面前,福贵只剩下“活着”这一个简单的愿望,并且他做到了。这跟你,在高三那看不到尽头的题海里挣扎,努力坚持下去,为了那个看似遥远的目标,是不是有点儿异曲同工?它让你明白,生命的重量不在于取得了多大成就,而在于如何面对那些无法回避的苦涩。高三的苦,跟福贵比起来,也许只是毛毛雨,但这书教会你一种面对苦难的态度,一种卑微但坚强的“活着”。读完,你可能没那么矫情了,会觉得:“嗯,这日子虽然苦,但还能过。”这是一种非常实在的慰藉

再来一本,可能稍微跳脱一点,比如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别被这个名字吓到,或者觉得太深奥。高三的学生,已经开始面临选择。文理分科是第一次,高考填志愿是更重要的一次。选择就意味着放弃,意味着承担选择带来的重量,或者感受不选择的轻盈。昆德拉用他那种独特的笔触,探讨爱情、政治、存在,他让你去思考“轻”与“重”,思考生命中的偶然和必然。在高三这个人生岔路口,读这本书,不是为了让你立刻明白什么大道理,而是给你的脑子松松绑,让你跳出来,用另一个角度看看你正在经历的一切。你那些关于未来、关于选择的焦虑,也许能在他的文字里找到一些共鸣,或者至少,能让你意识到,这些思考本身就是生命的一部分,不是高三特有的“病”。它给你一种哲学性的抚慰,让你知道,你的迷茫和不安很正常,而且可以深入地去想

换个口味?来点儿不那么沉重的。村上春树的散文集,随便哪本都行,比如《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或者《村上春树杂文集》。村上春树的文字有一种奇特的节奏感,好像他在跟你聊天。他写跑步,写音乐,写生活里那些细碎的、有点儿怪诞的小事。在高三那种高度紧张、一切都追求“有用”的环境下,看村上春树的散文,简直是一种奢侈的浪费,但这种“浪费”恰恰是必须的。它让你慢下来,让你感受到生活里除了分数和考试,还有别的趣味。跑步的坚持、听音乐的沉浸、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这些看似跟高考无关的东西,其实是在滋养你的灵魂。当你被卷子和公式搞得焦头烂额时,读几页村上春树,就像在盛夏灌了一口冰凉的气泡水,那种清爽和放松,能让你暂时忘却身处的牢笼。而且,他的文字里自带一种孤独但平和的氛围,对于高三很多内向或感到孤独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温柔的陪伴

再推荐一本,可能是阿城的《棋王树王孩子王》。这本短篇集,文笔极简又充满力量。特别是《棋王》,写一个在特殊年代里,痴迷下棋的年轻人,如何在极端环境下,坚持自己的热爱,最终在一场惊心动魄的“盲棋”中绽放光芒。读《棋王》,你会被那种纯粹的、近乎偏执的热爱所打动。在高三,很多时候你的学习动力可能仅仅来自外部的压力(家长、老师、竞争),但《棋王》提醒你,内心真正的热爱是什么样子。也许你的热爱不是下棋,可能是某个学科,某个爱好,甚至仅仅是想看看更广阔世界的渴望。这种从内心生发的力量,往往比外部压力更持久、更强大。它告诉你,在任何环境下,保留一点属于自己的痴迷,非常重要。而且阿城的文字,非常干净,没有废话,读起来酣畅淋漓,像喝了一口烈酒,劲儿很足。

当然,书单是个非常私人的东西,这几本只是我的个人偏爱,基于我对高三那种状态的理解。你可能更喜欢科幻,在宏大的宇宙设定中逃离现实;可能喜欢历史,在过去的兴衰中寻找规律或慰藉;可能喜欢诗集,在破碎却凝练的意象释放情绪看什么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看”这个行为本身,以及它给你带来了什么。

它可能不会直接出现在你的作文里,不会变成一道选择题的答案。但它会在某个你疲惫至极的瞬间,给你一个继续下去的理由;它会在你对人生感到迷茫时,给你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性;它会让你的眼睛里,在高三结束之后,依然闪烁着好奇的光芒,而不是只有考卷的灰白。

高三的课外书,不是为了增加你的负担,而是为了在那个极致压缩、极致功利的环境里,给你留一块自留地,一个秘密花园。在那里,你不是分数和排名的机器,你是一个有思想、有情感、有渴望。保护好这份“人”的感觉,在高三,比什么都重要。因为高考结束,你终究是要走向那个更真实、更复杂的世界的,而那时,你读过的所有文字,都将是你对抗平庸、理解世界、找到自己武器和铠甲。所以,别犹豫了,找一本能触动你的书,藏在枕头下,或者书桌的一角,让它陪你走过这段特别的旅程

本文由用户 好好学习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3858.html

(0)
好好学习好好学习

相关推荐

  • 初三推荐书目

    步入初三,学习压力陡增,但别忘了阅读也是提升自我的关键。精心挑选的书籍,不仅能缓解压力,还能开拓视野,丰富内心,助力你从容应对挑战。这份初三推荐书目,融合了经典名著和现代佳作,希望…

    2025年2月10日
    01
  • 《探秘咖啡拉花艺术:从小白到大师的进阶之路》

    一杯香醇的咖啡,不仅能唤醒沉睡的味蕾,更能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尤其当咖啡表面浮现出精美的拉花图案时,更增添了一份艺术气息和仪式感。或许你曾对着咖啡师行云流水的拉花技艺叹为观止,也曾幻…

    2025年3月12日
    00
  • 8到15岁儿童书籍推荐

    奇幻冒险类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充满想象力的故事总是充满热情。奇幻冒险类书籍能够带他们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体验惊险刺激的冒险旅程。 《哈利·波特》系列:这套书无需过多介绍,它已经成为…

    2025年2月14日
    00
  • 励志书籍好书推荐

    首先推荐的是《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可以算得上是心理学领域的经典之作,它深刻地探讨了“自律”的意义。作者M·斯科特·派克用平实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告诉我们人生本来就是充满痛苦和挑战的…

    2025年1月23日
    00
  • 必读的课外书有哪些

    首先必须推荐的是文学经典。读经典就像与智者对话,它们历经时间的考验,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艺术价值。 《百年孤独》: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巨作,描绘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兴衰史,也展现…

    2025年4月15日
    00
  • 必看的哲学书籍

    首推的,必须是《苏菲的世界》。这本书与其说是哲学书,不如说是一部披着哲学外衣的小说。一个叫苏菲的女孩收到一封神秘的信,然后开始了一段奇妙的哲学之旅。这本书把西方哲学的历史,从古希腊…

    2025年6月19日
    00
  • 艾青诗选必读篇目

    说起艾青啊,脑子里立刻就蹦出来那几个词:土地、苦难、太阳、还有那股子直愣愣、热腾腾的劲儿。不是那种咬文嚼字,玩儿技巧的诗人,他更像是大地上长出来的一棵树,或者说,他就是那片土地本身…

    2025年5月4日
    07
  • 樊登推荐口才书

    先来说说为什么我选择参考樊登读书的推荐。其实,我以前对自己的表达能力也不是很自信,讲话总是磕磕绊绊,抓不住重点。后来接触到樊登读书,发现很多讲解的书籍都深入浅出,特别实用。其中,关…

    2025年2月1日
    00
  • 八年必读书单,助你提升自我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阅读是通往知识宝库的钥匙,更是提升自我修养的阶梯。八年时间,足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构建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以下这份八年必读书单,涵盖文学、哲…

    2025年4月20日
    00
  • 读宋史推荐哪些书籍

    要我推荐书,我肯定得先推荐一本《中国通史》这种大部头,但那玩意儿太厚了,像砖头一样,不是谁都能啃得动的。真想深入了解宋朝,得找那些专门写宋史的书。 我最喜欢、也觉得最实在的,是邓广…

    2025年9月1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