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骆驼祥子》?喔唷,这本可真是,怎么说呢,读完心里会堵得慌。别光记着那个旧社会有多黑多惨,盯着祥子这个人看啊!你看他,多轴一个人,就认准了攒钱买自己的车,那辆车就是他的命,他的希望。他为了这盼头,吃多少苦都咬牙。可生活呢?它不是你努力了就一定有回报的。它像个泥潭,你越挣扎,越可能陷得深。祥子攒了钱,丢了;再攒,又没了。娶了虎妞,以为有了依靠,结果呢?虎妞死了。小福子,那个唯一让他觉得有点暖意的人,最后也……哎。
我读到祥子最后变成了那样,拉车不出力,混日子,彻底瘫了。心里真是说不出的滋味。你会想,一个人怎么就能被毁成那样?他的精气神儿都去哪儿了?这书可怕的地方就在这儿,它让你看到,不是每个人都能“逆袭”的,有时候,你拼尽全力,也只是在原地打转,甚至往下沉。想想我们自己,为了一场考试,为了一个目标,是不是也拼过?那如果努力了却没有结果,我们又会变成什么样?这书就是把这种残酷 血淋淋地摆在你面前,让你去想,去感受。

再来,《朝花夕拾》。鲁迅先生的回忆录?听起来好像有点老气横秋是吧?错了!这哪里是回忆录,这分明是一个大文豪在给你“讲故事”,讲他小时候的秘密基地、他的怪老师、他的玩伴,还有那些他心里一直放不下的人和事。百草园那段,真是绝了!那里的蟋蟀、覆盆子、皂荚树、斑蝥……简直能把人带回那个阳光明媚、虫鸣啾啾的午后。你有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百草园”?一个只属于你,藏着各种小秘密的地方?
还有范爱农。先生写范爱农,那个“身材胖胖的,颈项短,脖子总有点歪着”的范爱农,读着读着,你眼前就有了画面。他“落魄”,喝酒,说些“牢骚话”,可鲁迅先生记得他,记得他在艰难岁月里的“热诚”,记得他在先生受误解时挺身而出。那种跨越时间和生死的情谊,那种对一个“孤独者”的理解和怜惜,特别能打动人。这不是干巴巴的历史人物介绍,这是带着体温的怀念。读《朝花夕拾》,你不是在学鲁迅的生平,你是在透过他的眼睛,感受那个时代的一角,感受他作为一个“人”的情感和思考。
可能还有《水浒传》的节选?哎呀,那可就是快意恩仇、荷尔蒙爆棚的世界了!别的不说,就武松打虎那段,读起来真是过瘾!那个“景阳冈”,那头吊睛白额大虫,武松喝了酒,摇摇晃晃上了山,最后凭着一股子蛮劲儿和血性,硬是把老虎给打死了。这种力量、这种不服输,是不是挺有感染力的?当然,《水浒传》里也有很多让人皱眉头的地方,比如那些“杀戮”、那些“忠义”背后的复杂甚至扭曲。读这书,不是让你去学着“梁山好汉”那样活,而是让你看看,在那个乱糟糟的时代,有一群人是那样活过的,他们的江湖、他们的规矩,和我们现在截然不同,可人性里的勇敢、仗义、狡猾、残忍,好像都没怎么变。
八上,你开始接触的这些书,可能不会直接给你标准答案,不会告诉你遇到青春期的烦恼该怎么做,遇到考试压力怎么办。但它们会给你参照系。它们给你看祥子的挣扎,让你想想什么是希望,什么是绝望;给你看鲁迅先生的童年和回忆,让你知道原来情感可以那样细腻地表达,原来那些不经意的人和事会在生命里留下那么深的印记;给你看梁山好汉的故事,让你想想什么是正义,什么是兄弟,什么是反抗。
别光为了完成任务而去读。找个舒服的姿势,可能是窝在沙发里,也可能是在书桌前,或者干脆去个安静的角落。慢慢地翻开书页,让那些铅字不再是死板的符号,而是变成你脑海里的画面、耳朵里的声音、心里头的感受。去看看祥子疲惫的背影,听听百草园里虫子的叫声,感受一下武松拳头的力量。
这些书里藏着大千世界,藏着人情冷暖,藏着你还没来得及经历的喜怒哀乐。它们会悄悄地在你心里种下点什么,可能是对生活的理解,可能是对苦难的共情,可能是对人性的洞察,也可能只是某个瞬间,让你觉得:“噢,原来是这样啊。”。这些东西,不一定会立刻显形,但它们会慢慢生长,变成你自己的骨骼和血肉,让你在将来面对这个复杂世界的时候,心里能多一点底气,多一点光亮。所以,别敷衍,认真去读读它们吧,就像认识几个特别的朋友那样。
本文由用户 好好学习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3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