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公主”,你脑海里第一时间浮现的是什么画面?是不是bling-bling的华服,晶莹剔透的水晶鞋,还有一位英俊潇洒的王子,以及那句经典的“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坦白说,小时候的我,也曾沉迷于那样的童话世界,梦想着被拯救,被呵护。可随着年岁渐长,阅历渐丰,我慢慢发现,那些被塑造成“待救型”或“被动型”的公主,其实少了点什么。少了点生命力,少了点真正属于她们自己的光芒。
所以,当有朋友,尤其是为人父母的朋友,问我有没有好的公主书籍推荐时,我总是会带着一种近乎执拗的坚持,去寻找那些能让孩子们看到公主的另一面——不只是等待被吻醒,更懂得如何唤醒自己;不只是依靠魔法和王子,更相信自己的力量与智慧。今天,我就想来好好聊聊,在我眼中,那些真正值得一读、能让孩子眼界大开的“公主书单”。它们或许没有金碧辉煌的封面,但故事内核,却比任何一颗宝石都璀璨。

咱们先从那些对传统公主形象进行颠覆性重塑的作品说起。这些书就像一记温柔却有力的耳光,把我们从约定俗成的刻板印象里扇醒。
首当其冲,必须是《纸袋公主》(The Paper Bag Princess)。这是罗伯特·芒奇和迈克尔·马琴科的经典之作,我简直要把它奉为“反公主”圣经。故事里,美丽的伊丽莎白公主的城堡被喷火龙烧毁,王子被抓走,她自己也只剩下了一个纸袋可以穿。你以为她会哭哭啼啼,等着王子救?错了!她穿上纸袋,英勇地去智斗恶龙,成功救出了王子。结果呢?王子非但没有感激,反而嫌弃她头发凌乱、衣衫不整。公主怎么办?她直接告诉王子:“你才是真正的废物!”然后就扬长而去了。这结局,第一次读到的时候,我真的拍案叫绝!它在告诉所有小读者,公主的价值绝不在于外貌和依附,而在于勇敢、智慧和自爱。一个懂得拒绝“渣男”的公主,远比一个等待“白马王子”的公主,更有魅力,更有力量。这本书的画面感也特别强,那个穿着纸袋、满身烟尘的公主,简直就是我心中最酷的英雄。
接着,我们来说说那些“身兼数职”的公主。她们不是坐在王位上发号施令,而是亲自上阵,解决问题。
比如《黑衣公主》系列(The Princess in Black)。这是一套很适合小龄读者的绘本,作者是香农·黑尔和迪恩·黑尔夫妇。故事的主角是一名叫马格诺莉亚的公主,她平时穿着粉色的蓬蓬裙,举止优雅,但每当王国遭遇危机,比如怪物来袭时,她就会变身,穿上神秘的黑色制服,戴上面具,骑上独角兽,去拯救羊群,保护王国。这套书简直太可爱了!它巧妙地展现了孩子们在不同场合下的不同面貌,也告诉他们,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兴趣和身份,优雅和英勇可以并存。公主不是只有一种样子,她可以既是端庄的贵族,也是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这种双重身份的设计,不仅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更传递出一种信息:女孩可以文静,也可以活泼;可以爱美,也可以勇敢。这种对身份多元性的肯定,我觉得特别重要。
再来,那些用智慧和才华照亮世界的公主,也绝对值得我们大书特书。她们的武器不是剑,而是思想和创造力。
我特别想提《埃拉的魔法》(Ella Enchanted),盖尔·卡森·莱文的这部作品,虽然是青少年小说,但它对“灰姑娘”的故事进行了非常深刻的改写。埃拉从小被仙女下了“服从”的咒语,无法拒绝任何人的命令。听起来很悲惨对不对?但埃拉并没有因此放弃,她一路冒险,去寻找解除咒语的方法。她不是被王子拯救,而是自救。她的魅力在于她的聪明、善良和那份对自由的渴望。她反抗命运,不甘被摆布,最终凭自己的力量挣脱了束缚,也赢得了王子的尊重和爱情。这个故事的深度远超一般童话,它探讨了自由意志、责任与爱的意义。埃拉的旅程充满挑战,但她的坚韧和自我成长才是最动人的篇章。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了那些充满艺术气息和独立思考的公主。她们不甘于被定义,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
像《长发公主》的现代改编版本,很多都强调了她的创造力和独立性。迪士尼的动画电影《魔发奇缘》虽然仍有王子的角色,但长发公主乐佩的自我探索、对外面世界的好奇,以及她通过画画、读书、吉他等方式丰富自己的生活,都是非常积极的。而如果追溯到格林童话的最初版本,甚至有些版本会展现她如何自救。现在市面上也有许多绘本,将长发公主塑造成一个热爱自由、富有创造力的女孩,她的长发不再是困住她的枷锁,反而成了她探索世界、帮助他人的工具。她不是等待王子来爬,而是自己想办法出去。这种主动性的转变,让这个古老的故事焕发出新的生命。
还有一类公主,她们的“公主”身份,更多地体现在她们的品格和影响力,而非简单的血统。她们或许并非生来皇族,但其人格魅力,足以加冕。
莎拉·克鲁的《小公主》(A Little Princess),虽然严格意义上莎拉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公主”,但她被父亲称为“小公主”,她也确实拥有公主般高贵的心灵和品格。即使在经历家道中落、沦为寄宿学校的女仆之后,她依然保持着乐观、善良、富有想象力和尊严。她用自己的内在力量影响着身边的人,用想象力抵御现实的残酷。她的故事,向孩子们诠释了真正的“公主”精神,不是来自外在的财富和地位,而是源于内在的丰富和人性的光辉。这种“公主”精神,是任何人都无法剥夺的。这本书,每一次重读,都能让人热泪盈眶,感受到那种生命力与希望的强大。
说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了一些让我印象深刻的“非典型公主”故事。它们可能没有“公主”二字在标题里,但其核心精神却与我所推崇的“公主”理念不谋而合。
比如,可以考虑《萨拉和她的魔法衣橱》(Sara and the Magical Wardrobe,我这里指的是泛指一类通过服装或自我打扮来展现个性、建立自信的儿童书籍,而非特定一本)。这类故事往往强调女孩可以通过自己的选择和创造,来定义自己的形象和风格,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审美标准。一个公主,如果连穿什么衣服都要别人来决定,那她的“自主权”又体现在哪里呢?这类书倡导的是自我表达和自信。
当然,还有那些讲述女孩领导力与团队协作的故事。公主不一定非要孤身奋战,她也可以是团结伙伴、共同成长的领袖。例如,如果能找到关于花木兰故事的绘本或儿童小说,即便她不是公主,但她所展现出的忠诚、勇敢、智慧和责任感,无疑是任何一位“公主”都应该拥有的品质。她替父从军,凭一己之力保家卫国,那份超越性别的担当,简直是熠熠生辉。这告诉我们,真正的力量,有时就是肩上的责任和心中的大爱。
写到这里,我心潮澎湃。我真的希望,我们能给孩子们,尤其是女孩子们,提供更多元的“公主”形象。她们可以强大,可以聪明,可以富有创造力,可以拥有自己的声音,可以去冒险,也可以安静地思考。她们可以穿上铠甲,也可以穿着纸袋;可以亲吻青蛙,也可以对不合适的王子说不。她们不必完美无缺,可以有自己的小脾气、小缺点,但她们始终是自己人生的主角。
这些推荐的公主书籍,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拒绝了传统童话里那种单一、被动的女性形象。它们打开了一扇窗,让孩子们看到,成为公主,不意味着要等待被救赎,而是意味着拥有选择的权利,拥有改变的力量,拥有善良和坚韧的品格。真正的皇冠,往往不是戴在头上,而是藏在心里,由勇气、智慧和爱编织而成。
所以,当下次再有人问我推荐公主书籍时,我不会再只是列举那些金发碧眼的浪漫故事。我会满怀激情地告诉他们,去读那些让女孩们知道,她们可以成为任何自己想成为的人,她们可以自己书写自己的传奇的故事吧。那才是,真正的,公主殿下。
本文由用户 大王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7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