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的本质是什么?是人类最早的心理画像,是潜意识里翻涌的恐惧、欲望和对世界的原始解释。它本就该带着一股野蛮的、未被驯化的生命力。所以,如果你问我哪些童话好,我的答案永远偏向那些更“真”的,甚至有点“危险”的。
首当其冲,必须是未删减版的《格林童话》。别去看那些花花绿绿的幼儿绘本,去找一个靠谱的全译本。你会发现,这根本不是睡前故事,这简直是午夜凶铃。灰姑娘的姐姐为了穿上水晶鞋,一个削掉了脚趾,一个砍掉了后跟,血把鞋子都染红了;白雪公主的恶毒王后,最后的惩罚是穿上烧红的铁鞋,跳舞至死。还有《杜松子树》,那个被后妈做成肉汤给爸爸吃的孩子……这些故事里有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残酷美学。它不负责给你一个完美的梦,它负责告诉你,这个世界有嫉妒、有贪婪、有彻骨的恶,但同时,也有与之抗衡的、同样坚决的善与正义。这种力量感,是那些“王子公主从此幸福快乐”的轻飘飘版本永远无法给予的。读它,就像赤脚走在粗粝的土地上,能感受到大地的脉搏。

如果觉得德意志的森林太阴郁,那咱们往东走,去感受一下斯拉夫民族的狂野。我强烈推荐任何一本靠谱的俄罗斯民间故事集,特别是收录了“火鸟”、“ Vasilisa the Beautiful”和“Baba Yaga”(雅加婆婆)这些经典故事的版本。俄罗斯童话的气质完全不同,它更加磅礴、诡谲,带着一种冰天雪地里才能淬炼出的凛冽。这里的森林是活的,深不见底;这里的女巫雅加婆婆,住在长着鸡脚的木屋里,用人骨做篱笆,她不是单纯的坏,而是一种自然伟力的化身,既能吃人,也能提供帮助,全看你的智慧和胆识。这里的英雄,经常是傻瓜伊万,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愣头青。整个故事都透着一股“管他呢,豁出去了”的劲儿。读这些故事,你闻不到宫廷的香水味,只能闻到黑面包、伏特加和熊的气味。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充满了原始萨满气息的想象力。
说完了古典的,我们必须聊聊现代的。因为童话不是死的标本,它在不断地被重述、被解构、被赋予新的灵魂。在这里,我必须用最大的力气推荐安吉拉·卡特的《染血之室》(The Bloody Chamber)。注意,这本书绝对不是给孩子看的。它是写给成人的童话,或者说,是童话的“里世界”。卡特像一个最高明的外科医生,把我们熟悉的“蓝胡子”、“小红帽”、“穿靴子的猫”全部精准地解剖开,然后用一种华丽、繁复、带着哥特式美感的语言,将它们重新缝合成全新的、闪烁着女性主义光辉的暗黑神话。她笔下的小红帽不再是无知少女,她可以比狼更野性;美女与野兽的故事,探讨的是施虐与受虐、人性与兽性之间模糊的边界。这本书的颠覆性在于,它把童话里那些被动的、等待拯救的女性角色,全部变成了欲望的主体。她们有恐惧,但更有勇气和力量。每一次重读,都像一次华丽的冒险,酣畅淋漓。
当然,童话也不总是尖锐和黑暗的。它也有温情和哲思的一面,但绝不是那种肤浅的“你要善良哦”的说教。如果要找一本既有童话的奇幻外壳,又有深刻哲学内核的书,我心中的不二之选,是德国作家米切尔·恩德的《毛毛》(Momo)。
读《毛毛》是什么感觉?就像在一个无比喧嚣的下午,你突然走进了一座古罗马的圆形废墟,世界一下子安静了。整个故事的核心,是一个叫“毛毛”的小女孩,她没什么特别的,就是特别会“倾听”。她对抗的是一群偷时间的“灰先生”。这哪里是童话?这分明就是一则写给现代人的永恒寓言。我们每个人,不都在被无形的“灰先生”追赶着,用效率、用KPI、用“更好的未来”来偷走我们当下的时间吗?恩德没有声嘶力竭地呐喊,他只是用一个最温柔、最简单的故事,轻轻地问你:你的时间,还在吗?你还会倾听吗?这本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的返璞归真。它告诉你,对抗一个冰冷、僵化的系统,所需要的不是更复杂的系统,而恰恰是最本源的人性——倾听、陪伴、感受当下。
所以你看,好的童话从来都不是单一维度的。它可以是粗粝的、是诡谲的、是颠覆的,也可以是温柔而深刻的。它们像一面面奇特的镜子,照见的不是一个虚幻的完美世界,而是我们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最复杂的样子。别再用“幼稚”这个词去框定童话了,那些真正的好童话,比我们想象的要成熟、要深刻、要“野”得多。它们值得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反复阅读,每一次,都能挖到新的宝藏。
本文由用户 好好学习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7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