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他的。
我的书单,从不为什么宏大的目标服务。它只服务于一个目的:让你感觉自己更像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有血有肉,有欲望,有愤怒,有软弱,也有力量的,具体的人。

所以,我的推荐,更像是一份邀请,邀请你走进几个房间,看看里面藏着什么。
第一间房,叫看见自己。
这间房里没有哈哈镜,只有最朴素的镜子。有时照得你毛骨悚然,有时又让你长舒一口气,低语一句:“原来,不止我一个人这样。”
你绕不开波伏娃的《第二性》。我知道,它像一块又厚又重的砖头,名字听起来就像要写一万字论文。但你听我说,你不需要把它当圣经一样逐字啃读。你就随便翻开一章,比如讲神话的那部分,或者讲少女时期的那部分。你会读到一种被雷电击中的感觉。那些你模模糊糊、藏在心底说不出口的憋屈、困惑、被规训的愤怒,被一个女人在几十年前,用如此精准、如此冷静又如此滚烫的文字,全部摊开在了阳光下。那不是一本理论书,那是一把钥匙,为你打开了名为“女性处境”的房间大门。你走进去,才发现自己原来一直住在这里而不自知。
然后,你一定要去那不勒斯的破败街区走一走,和埃莱娜·费兰特笔下的莉拉与莱农相遇。“那不勒斯四部曲”,谈论的绝不仅仅是友谊。它是一部女性版的《百年孤独》,讲的是两个女人一生如何互为镜像,如何彼此嫉妒又疯狂相爱,如何在一个由男性制定的规则世界里,用她们自己的方式野蛮生长。她们的友谊,充满了背叛、竞争、撕扯,黏稠得化不开,却又是彼此生命里唯一的光。读它的时候,你会想起你生命中那个或许已经走散,但你永远无法忘记的女性朋友。那种复杂到无法言说的情感,费兰特替我们说出来了。这就是看见。
第二间房,更像一间兵器库,我叫它铸造铠甲。
光是看见还不够,看见了问题,然后呢?任由无力感吞噬吗?不。我们需要武器,需要铠甲,需要一套属于我们自己的语言和逻辑,去对抗这个世界无处不在的噪音和偏见。
这间房的入门级装备,是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这本薄薄的小册子,能量密度大得惊人。伍尔夫用一种近乎漫游的笔调,轻轻地告诉你一个振聋发聩的真理:一个女人想要写作(或者说,想要创造、想要独立思考),首先需要一年五百英镑的收入和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她谈的不是钱,也不是物理空间,她谈的是经济独立和精神自由。这是女人安身立命的基石。当你再听到有人说“女孩子不用那么拼,找个好人嫁了就行”的时候,伍尔夫的声音就会在你耳边响起,给你递上一把锋利的匕首。
然后,你需要升级你的装备。拿起那本让你越读越气的卡罗琳·克里亚多·佩雷斯的《看不见的女性》。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女性生存世界BUG大全”。它用密不透风的数据和案例告诉你,为什么你在办公室会觉得冷,为什么你看病时症状容易被误判,为什么你用的手机尺寸那么反人类,为什么汽车安全测试里根本没有考虑你的身体结构……这个世界,默认的“人”是男性。我们,是那个“第二性”,是那个需要被额外标注的群体。这本书给你的不是安慰,是愤怒,一种清醒的、有理有据的愤怒。而这种清醒的愤怒,就是最有力的铠甲。它让你明白,很多时候你感到的不适和不公,不是你“太敏感”,而是这个系统本身就有问题。
第三间房,光线有点奇特,我称之为推开一扇窗。
我们总在自己的生活里打转,被日常的琐碎磨损。阅读,就是那个在我们熟悉的水泥墙上,硬生生砸开一扇窗的动作。窗外的风景,可能光怪陆离,可能匪夷所思,但它会让你知道,世界远比你想象的要大,生命的形态也远不止一种。
去读读S.A.阿列克谢耶维奇吧,随便哪一本,《战争中没有女性》或者《切尔诺贝利的祭祷》。她写的不是历史,是无数被历史碾过的,活生生的人的“声音”。尤其是《战争中没有女性》,你会听到那些女兵、女护士、女游击队员的声音,她们谈论杀戮,也谈论第一次来月经时的慌张;她们是英雄,也是渴望一条漂亮裙子的女孩。这本书会彻底击碎你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原来女人可以如此坚韧,如此残酷,如此复杂。她们不是谁的妻子或母亲,她们就是她们自己。
如果你胆子再大一点,可以去厄休拉·勒古恩的《黑暗的左手》里看看。那是一个没有固定性别的世界,人们随时可以成为男性或女性。勒古恩用一个科幻的外壳,探讨了一个最本质的问题:如果剥离了性别的二元对立,我们该如何定义“人”?如何去爱?这本书不会给你答案,但它会像一个思想的钻头,在你脑子里钻出一个洞,让全新的风灌进来。它让你明白,我们今天所遵从的许多社会规范,根本不是天经地义的。
最后一间房,很柔软,很舒服,它可能是一个庇护所,或游乐场。
我极度反感那种把阅读无限拔高的论调。有时候,我们读书,不为任何目的,就是想逃一会儿。想从没完没了的工作、复杂的人际关系、沉重的自我审视里,钻出来喘口气。
这种时候,你可以躲进简·奥斯汀的世界里。别觉得她老套,她那辛辣的讽刺和对人性的洞察,今天读来依然能让你会心一笑。看伊丽莎白·班纳特和达西先生之间智力超群的交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那是一种秩序井然的美,一种聪明人的快乐。
你也可以读一本毫无“用处”的诗集。比如玛丽·奥利弗的诗。她写清晨的林地,写一只蚂蚱,写风的声音。她的诗里有一种沉静的、专注的力量,能把你的注意力从焦虑的未来和悔恨的过去,拉回到此时此刻。她告诉你,仅仅是“活着”,认真地去看,去听,去感受,就已经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
甚至,一本印刷精美的植物图鉴,一本讲如何烘焙面包的书,一本关于中古家具的历史考据……任何能让你暂时忘记自己,沉浸到另一个具体、美好的世界里去的东西,都是好书。因为在这个不断要求我们“成为什么”的世界里,允许自己“什么都不为”地沉醉片刻,本身就是一种了不起的反抗。
所以,你看,根本没有什么“女人必读书单”。
你的书架,应该像你的内心一样,丰富、多元,甚至有点矛盾。那里应该有让你看清现实的镜子,有让你抵御侵犯的武器,有让你窥见远方的窗户,也应该有一个柔软的、只属于你自己的,可以安心打滚的角落。
书是地图,但路,终究是你要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本文由用户 好好学习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6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