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真正钻进那个被尼罗河浸润、被黄沙掩埋又被重新发现的古老世界,甚至去触摸现代开罗那鲜活又混乱的脉搏,书,绝对是最好的那张机票。
别急着去搜什么“埃及必读书单”,那些清单十有八九干巴巴的,跟旅行社的行程单似的,看着就让人犯困。我给你聊的,是我自己一本本啃下来,有的让我拍案叫绝,有的让我在深夜里默默流泪,有的甚至改变了我对那个国家的整个看法的私藏。

如果你是个“故事迷”,想一头扎进法老的黄金时代
先别碰那些大部头的历史专著,我怕你直接从入门到放弃。咱们先来点软的,来点能让你身临其境的。
首推,不接受任何反驳,必须是芬兰作家米卡·瓦尔塔里的《埃及人》(The Egyptian)。
这本书简直就是个“大杀器”。它不是那种轻飘飘的网络小说,也不是那种板着脸说教的历史课本。主角是一个叫辛努海的医生,生活在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就是那个搞宗教改革、长得有点怪怪的法老埃赫那吞的时代。这本书牛就牛在,它通过辛努海这个小人物的眼睛,把你活生生拽回了三千多年前的底比斯。
你跟着他学医,跟着他恋爱,跟着他被流放,看遍了宫廷的阴谋诡计、战场的血肉横飞,也感受到了普通人在神权和王权下的挣扎与无奈。作者的细节描写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你会知道当时的人怎么处理伤口,怎么酿啤酒,甚至连底比斯贫民窟里混杂着香料、粪便和河泥的复杂气味,仿佛都能透过纸张钻进你的鼻孔。读完这本书,那些博物馆里冷冰冰的莎草纸和雕像,在你眼里瞬间就活了,有了温度,有了故事。它不是历史,它就是活生生的生活。
如果你心中的“考据党”开始苏醒,想挖点硬核的
小说看爽了,你可能就开始琢磨了:“等等,历史上真是这样吗?” 这时候,就该上点“硬菜”了。
但别怕,我不会推荐那种让你看三页就能睡着的纯学术著作。可以从一些写得比较有趣的科普历史开始。比如法国埃及学家克里斯蒂安·贾克(Christian Jacq)写的一系列小说,像《拉美西斯五部曲》。贾克本身就是研究拉美西斯二世的专家,他的小说虽然有虚构成分,但大的历史框架和生活细节都非常扎实。读起来像通俗演义,娱乐性和知识性平衡得很好,绝对是历史入门的“甜品”。
如果你想再进一步,想系统地了解一下古埃及几千年的王朝更迭、神祇谱系,那我推荐你找一本靠谱的通史。这里有个小技巧,别选那种恨不得把每个法老都拉出来念一遍简历的流水账。我个人很喜欢英国历史学家乔安·弗莱彻(Joann Fletcher)的《埃及的故事》(The Story of Egypt)。
为什么是这本?因为作者的讲述方式太有魅力了!她不是在罗列知识点,她是在讲故事。她会把考古发现的过程、文物背后的猜测和争议都写进去,让你感觉自己就像一个侦探,跟着她一起在历史的迷雾里寻找线索。这本书的叙事充满了热情,你会感觉到作者对古埃及是真爱,那种爱能感染到你,让枯燥的历史变得闪闪发光。
如果你想看到金字塔之外,那个活色生香的“现代埃及”
敲黑板!埃及 ≠ 古埃及。
这个国家现在还有一亿多人口,他们在开罗拥挤的街头生活、恋爱、挣扎、欢笑。想了解这个埃及,你就必须读一个人——纳吉布·马哈福兹(Naguib Mahfouz)。
他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埃及的“鲁迅”。他的作品,就是开罗的浮世绘。
如果只能选一部,那必须是他的《开罗三部曲》(Cairo Trilogy)。这套书分别是《宫间街》《思宫街》和《甘露街》,讲述了一个开罗家庭从一战到二战期间几十年的变迁。它太伟大了,真的。它不是那种宏大叙事的史诗,它就是生活本身。你看着那个专横的父亲白天道貌岸然,晚上却流连于酒馆;看着那个隐忍的母亲如何撑起整个家;看着孩子们在传统与现代、信仰与欲望之间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读马哈福兹,你不需要去开罗,开罗会主动来找你。你几乎能闻到街角水烟袋里飘出的苹果味儿,听到铜匠铺里传来的叮当声,感受到午后阳光炙烤着小巷石板路的温度。你会理解埃及人性格里那种宿命、虔诚、幽默和坚韧的复杂混合体到底是怎么来的。这是了解现代埃及灵魂的不二之选。
想要更刺激、更现代一点的?那就读《雅各比恩大楼》(The Yacoubian Building)。这本书像一把手术刀,把21世纪初开罗社会的光鲜外皮切开,让你看里面盘根错节的欲望、腐败、同性恋、宗教极端主义……非常生猛,非常真实,可能会颠覆你对埃及的一些浪漫想象,但它绝对能让你看到一个更完整、更立体的埃及。
如果你是个“视觉动物”,文字已经满足不了你
有时候,一张好照片胜过千言万语。对于埃及这种视觉冲击力极强的文明,一本好的画册绝对是享受。
我强烈推荐英国DK出版社出的一系列关于埃及的图书,比如《古埃及:探索法老、神祇、象形文字和金字塔的神秘世界》。
DK的书,你懂的,视觉效果直接拉满。印刷精美得不像话,大量的文物高清照片、神庙的剖面图、古墓的复原图……它能把复杂的结构和历史给你掰开了、揉碎了,用视觉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你可以清晰地看到图坦卡蒙黄金面具上每一道精细的刻痕,能看懂象形文字的构造逻辑,能明白金字塔的内部结构到底有多复杂。
这种书不一定需要你从头读到尾。把它放在手边,随时翻一翻,就像在逛一个永不闭馆的线上博物馆。那种沉甸甸的质感和扑面而来的视觉冲击,是电子书无法替代的。
所以,你看,通往埃及的路,真的不止一条。你可以从一个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开始,也可以从一张震撼人心的高清照片切入,更可以潜入开罗某个嘈杂的街巷,去聆听一个家族的呼吸。
别再只盯着金字塔了。找一本书,泡杯茶,让那些沉睡了几千年的故事,那些仍在尼罗河畔继续上演的故事,慢慢在你眼前展开。
书是地图,但真正的风景,还得自己去看。去闻。去感受。
本文由用户 大王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6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