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不想给你一份冷冰冰的、按部就班的清单。那太像AI了,没劲。我想聊聊几本曾经结结实实地“砸”到过我的书,它们不只是故事,更像是一次越境,一次灵魂的迁徙。
如果你还没读过《百年孤独》,现在,立刻,马上去找范晔翻译的那个版本。别犹豫。马尔克斯的世界,很多人说是魔幻现实主义,我觉得那词儿太学术了,太干了。对我来说,那是一种气味,一种黏稠、湿热、混杂着香蕉、鲜血和栀子花的气味。你读这本书,不是在看故事,你是在马孔多那片蒸腾的土地上,被一场下了四年十一个月零两天的大雨淋得浑身湿透。范晔的翻译,简直就是一场语感的狂欢,他把那种西班牙语里特有的、长得能把人绕晕的句子,变成了中文里同样华丽、同样恣肆汪洋的文字瀑布。那种阅读体验,酣畅淋漓,你会感觉自己不是在阅读,而是在经历一场漫长又绚烂的家族梦境。它告诉你,原来小说可以这么写,原来世界可以这么光怪陆离又这么真实得可怕。

但如果,你觉得《百年孤独》太喧闹、太盛大,让你有点喘不过气。那么,请你调转方向,去认识一下《斯通纳》。
这本书,我跟你讲,它的力量是安静的,是向内收的。一个叫威廉·斯通纳的大学老师,一辈子,平平无奇。没有奇遇,没有戏剧性的冲突,就是上学、教书、结婚、变老。听起来无聊透顶,对吧?可我当年看完,坐在沙发上,半天没动。那种巨大的虚无和巨大的坚韧,像两只手,从书里伸出来,死死地攥住了我的心脏。约翰·威廉斯写的,是每一个普通人在生活的泥沼里,如何试图抓住一点点属于自己的、发光的东西——可能是对文学的热爱,可能是一段不完美的感情。而杨向荣的译笔,朴素到了极点,干净、克制,没有任何花哨的炫技,就像斯通纳本人一样。正是这种朴素,把那种深入骨髓的孤独和无声的抵抗,传递得精准无比。这本书的后劲儿特别大,它不会立刻给你一拳,但会在你之后很多个深夜里,悄悄地浮上心头,让你一遍遍地想,“活着”到底是什么。
聊点不那么“文学”的?来,这本《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原名 Educated 。说实话,最初我是被这个中文译名吸引的,多美,多有力量。这不算小说,是作者塔拉·韦斯特弗的亲身经历。一个在美国爱达荷州大山里长大的女孩,家里是极端的摩门教徒,不相信政府、不相信医院、不相信学校。她17岁前没进过一天教室,却靠着自学,最后考上了剑桥大学。
这听起来像个励志鸡汤故事?错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疼。物理上的疼和精神上的疼。塔拉的文字,或者说,译者任爱红传达过来的文字,有一种原始的、粗粝的质感。她没有控诉,没有煽情,只是在讲述。讲述她如何在垃圾场里被砸伤,如何在哥哥的暴力下生存,如何在踏入文明世界后,感觉自己像个怪物,如何与那个她深爱又让她遍体鳞伤的家庭进行痛苦的切割。这本书就像一把手术刀,冷静地划开一个名为“家庭”和“教育”的复杂肌体,让你看到里面的血管、神经和脓疮。它探讨的不是“知识改变命运”这么简单,而是一个人如何通过教育,重塑自我,定义自己到底是谁。读完你会明白,有时候,最需要挣脱的牢笼,恰恰是那个我们称之为“家”的地方。
我们再往思辨的深水区走一走。米兰·昆德拉,这个名字你肯定听过。他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有太多人讨论过了。我想说的是,读昆德拉,尤其要感谢译者。我读的是许钧教授的译本,感觉非常好。昆德拉的小说,迷人的不只是故事,而是他在故事里穿插的那些哲学思辨,那些关于“轻”与“重”、“媚俗”、“永恒轮回”的探讨。
这对翻译的要求极高。既要保证故事的流畅,又要传达出那种冷静、抽离又充满智性魅力的哲思。许钧的翻译做到了。你读的时候,会感觉自己像个灵魂,飘在托马斯、特蕾莎、萨宾娜和弗兰茨四个人物的上空,看着他们在历史的洪流和个人的情欲中沉浮。这本书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智力上的愉悦和情感上的迷惘交织在一起的复杂体验。它像一首复调音乐,几个主题反复出现、变奏,让你在掩卷之后,依然能在脑海里回响很久很久。它会让你思考,我们生命中的那些选择,那些偶然,究竟是轻如鸿毛,还是重若命运。
最后,插播一个科幻。别一听科幻就想到飞船大战。特德·姜(Ted Chiang)的《你一生的故事》,简直是给大脑做的顶级SPA。这本书是短篇小说集,每一篇都基于一个精巧绝伦的科学或哲学设定。同名篇《你一生的故事》就是电影《降临》的原著。讲一个语言学家如何通过学习外星人的语言,获得了预知未来的能力。
这小说的核心,不是外星人长什么样,而是语言如何塑造我们的思维和感知。这个点,简直酷毙了。而翻译(李克勤等)在这里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因为小说本身就在探讨语言,翻译的精准和优雅,直接决定了读者能不能get到那个最核心的妙处。特德·姜的厉害之处在于,他用最硬核的科学逻辑,探讨最柔软的人类情感。他的小说,是科幻的外壳,哲学的内核,读完让你对时间、对自由意志、对爱,都会有全新的思考。那种感觉,就像有人在你脑子里开了一扇窗,灌进来的全是新鲜空气和闪烁的星辰。
其实,推荐翻译书籍,说到底,我们是在推荐那些灵魂的摆渡人。一个好的译者,他不是在做语言的转换,他是在用自己的母语,为另一位天才的灵魂,重建一个可以栖居的身体。我们能跨越语言的壁垒,去感受马孔多的湿热,去体会斯通纳的孤独,去触摸塔拉的伤痕,全都要感谢这些在幕后默默工作的译者。
所以,去找一本书吧,任何一本。让它带你离开你熟悉的世界,去一个你从未到过的地方,认识一些你从未想过会认识的人。这才是阅读翻译作品,最无可替代的魅力。
本文由用户 好好学习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6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