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水深。
上来就列一串书单的,不是蠢就是坏。你以为卖书直播是开卷考试,照着标准答案念就行?我告诉你,这是即兴演讲,还是带着KPI的那种。你的直播间,就是你的场子,你的选品,就是你这个人本身。观众买的不是那几百页纸,是你的眼光,你的故事,你唾沫横飞时眼里闪过的光。

所以,别再推那些烂大街的“必读经典”和机场书店成功学了。真的,求求了。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被那些嚼烂了的鸡汤和“让你内心强大”的陈词滥调折磨得够久了。你再拿本《人性的弱点》出来,一脸真诚地说“这本书改变了我”,弹幕只会飘过一排“哈哈哈”和“又是它”。你不是在卖书,你是在进行一场尴尬的行为艺术。
想把书卖出去,卖得体面,卖得让大家觉得“跟着你买,值”,你得重新建立你的选品逻辑。忘掉畅销榜,至少暂时忘掉。你的选品,应该是一个组合拳,一个精心设计的局。
第一类,我管它叫“尖叫品”或者“引流款”。
这类书,不一定是为了走量,它是你的开场白,是你直播间的“镇场之宝”。你得找到那种,就是那种封面一亮出来弹幕就炸了,不管他们买不买,但气氛瞬间就起来了的书。可能是设计极其诡异的艺术画册,可能是讲“中世纪酷刑大全”的冷门历史,也可能是一本关于“如何与你的猫交谈”的奇趣指南。
它的核心价值在于话题性。你要讲的不是这本书多有深度,而是它多“有病”,多好玩,多离谱。你要把关于这本书最有趣的那个点,那个能让人“卧槽”一声的故事给挖出来。比如讲那本猫语书,你就别干巴巴地介绍作者,你要绘声绘色地模仿几个书里的“猫叫声”,然后讲一个你照着书学结果被你家主子挠了的段子。大家笑了,弹幕活了,你的直播间热度就上来了。记住,尖叫品的任务是破冰,是吸引眼球,是让那些随便划进来的路人停下脚步,而不是创造GMV。
第二类,这是核心,是你的灵魂——“戳心窝子”款。
这是真正建立你和粉丝之间信任的桥梁。这类书,必须,我是说必须是你真情实感读过、爱过、甚至被它“捅”过的书。它可以是小说,是散文,是诗集,甚至是某本传记。重点不在于它的名气,而在于它和你个人生命经验的连接。
卖这种书,你不能讲情节梗概,不能讲写作手法,那些太干了。你要讲的是,你在什么样的夜晚读到它,当时你正经历着什么狗屁倒灶的破事,书里的哪一句话像一道闪电一样劈中你,让你在凌晨三点的床上坐起来。你要把你的脆弱、你的感悟、你的私人记忆,毫不吝啬地掰开来,揉进这本书里。
比如说,你要推荐一本关于孤独的小说,你别说“这本书深刻地探讨了现代人的精神困境”,太虚了。你要说:“有一阵子我真的觉得快混不下去了,一个人拖着箱子搬家,坐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外卖都不知道点什么。就是那个时候,我翻开了这本书。我读到主角说‘我渴望被看见,哪怕是被最无聊的人’,我当时眼泪就下来了。原来不只我一个人这么想。”
看到没?你卖的不是书,你卖的是共鸣,是一种“我懂你”的信号。当一个粉丝因为你的故事而下单,他买的其实是一份理解。这种连接,是任何折扣都换不来的。这种书,是你个人品牌的基石。
第三类,务实的,我们叫它“硬通货”或者“工具人书”。
光有情怀吃不饱饭,直播间总得有几个能稳定走量的东西。这类书就是。它们通常解决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比如,怎么做不翻车的家常菜、如何整理乱成一团的房间、给孩子读什么绘本、健身入门指南……
但同样是工具书,卖法也得讲究。你千万别像个说明书推销员一样,一条条念目录。你要场景化。你要把那个痛点给描绘得淋漓尽致,然后把这本书当作唯一的解药递过去。
卖菜谱,你就别说“本书包含八大菜系一百零八道菜”,你要说:“你是不是也受够了天天吃外卖?想给对象露一手,结果厨房差点炸了?来,看这本,傻瓜式操作,我一个厨房白痴照着做,上周做那个黄焖鸡,我朋友吃完差点把盘子给舔了。你看这页,它连你切葱花要切多长都给你标出来了,保姆级教程!”
卖收纳书,你就现场抓起一件皱巴巴的衣服,演示书里那个“三秒叠衣法”。卖亲子绘本,你就用最温柔或者最搞怪的声音,现场读一小段,让直播间的宝妈们身临其境。
硬通货的关键在于“即刻解决”的价值感。让用户觉得,我今晚下单,明天照着做,我的生活就能马上变好一点点。这种确定性,是消费的重要推力。
第四类,用来拉高你段位的,我称之为“装逼书”或者“品味坐标”。
直播间不能全是接地气的,你得偶尔露一手,让大家知道你的阅读射程有多远,品味有多刁。这种书,可能是某个小众流派的文学经典,一本艰涩的哲学小册子,或者一本探讨未来趋势的前沿著作。
卖这种书,你不用指望它爆单。它的目的,是筛选粉丝和巩固人设。你要传递的信息是:“我的直播间不只有柴米油盐,还有星辰大海。”
讲这种书的时候,你的姿态要稍微“端着”一点,但不能油腻。你可以讲讲这本书背后的八卦,作者和另一个大文豪是怎么吵架的;你可以从书里的一个观点,延伸到最近的某个社会热点,秀一下你的思辨能力。你甚至可以坦诚地说:“这本书读起来有点费劲,我当时也啃了好久。但相信我,翻过那座山,你能看到的风景完全不一样。买不买没关系,但希望你们知道有这么一本书存在。”
这种操作,会让铁粉觉得“没跟错人”,会吸引到更高质量的观众,也会让你在众多“叫卖式”的图书主播中,显得卓尔不群。
所以你看,一场好的卖书直播,就像一场交响乐。尖叫品是定音鼓,一锤子砸响,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戳心窝子的书是小提琴,负责抒情,拉近你和观众的距离,是情感的顶点;硬通货是大提琴和贝斯,稳稳地提供低音,是销量的压舱石;而那些装逼书,则是长笛和双簧管,偶尔的华彩,展现你的技巧和品味。
别再傻乎乎地一本接一本地过书了。设计你的节奏,安排你的剧本。用一本书打开话题,用另一本书击穿人心,再用一本书解决问题,最后用一本书提升格局。
最终你会发现,你卖得最好的,永远不是那本书本身,而是你赋予它的,独一无二的,闪闪发光的——你自己的故事。
本文由用户 大王 上传分享,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65yunshebao.com/book/6430.html